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

    技术2025-01-15  36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1、大量研究表明,城市化对城市居民健康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过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潜在积极影响并强调了绿地对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性。例如,医学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在减少儿童、青少年和妇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身体健康外,城市内的绿地暴露还有助于恢复枯竭的情感和认知资源,提供一系列社会和心理益处。此外,人们普遍认为,将绿地暴露与健康联系起来的复杂潜在机制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产生影响。

    2、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类型的绿地上,以讨论增强健康结果的具体特征。例如,alcoc研究了草地和森林,揭示了土地覆盖类型对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研究还表明,灌木和草原可能比树木更有效地改善心理健康并减少严重过敏。考虑到公园和森林的自然性,公园和森林之间的比较显示出对心理健康的各种好处,有研究发现,居民经常访问的城市景观中树木密度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越低。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地的数量及其特征,如植被覆盖和大小(结构类别),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益处,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如短暂的快乐、压力)和精神障碍(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较少强调对生理健康的实时监。然而,哪种类型的绿地或特征对健康最有益的问题仍未解决,这对于推进对自然健康益处的研究至关重要。

    3、剂量反应概念的采用促进了对绿地暴露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定性调查向定量调查的转变。这与环境暴露和健康行为有关,还经常提供加强公共卫生的行为建议。pretty在自然与健康联系的背景下明确使用剂量反应方法,评估对运动强度和暴露持续时间的剂量反应。shanahan探讨了如何使用剂量反应模型来为基于自然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信息,并强调自然剂量在质量、数量和暴露持续时间方面以多种方式影响健康反应。目前的研究都没有计算出自然界提供最佳健康益处的具体暴露量或持续时间,并且一些研究发现,根据剂量反应关系的特定趋势,可能存在最佳暴露时间阈值。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引入了“效率阈值”和“效益阈值”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阈值模型来量化绿地暴露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绿地中,效率阈值可以在4min内达到,效益阈值可以在12min内达到。然而,他们的实验设计没有区分绿地类型,只关注一种生理指标(eeg),并且缺乏对典型城市环境中绿地暴露的健康效率和效益阈值的全面了解。鉴于他们的研究是一个试点实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重复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利用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定量比较暴露于不同绿地景观所带来的健康益处,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设置蓝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和绿色封闭空间,并根据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评估各种空间对健康的影响,设定优先级为:蓝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绿色封闭空间。

    4、其中,设置蓝色空间,包括,沿湖安装步道;保护本地湖泊和河流以及提高城市设计中水体的环境质量。

    5、其中,设置绿色开放空间,包括,在公园周围的商业区设置开放的草坪。

    6、其中,设置绿色开放空间和绿色封闭空间,还包括,在居民区附近的社区公园减少建筑物和硬路面的数量,增加林地和灌木丛景观。

    7、其中,所述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以时间为x轴、以各种生理指标为y轴绘制剂量反应曲线,这些生理指标包括脑电图、心率、血压、皮肤温度、皮肤电导率、肌电图和唾液皮质醇水平。

    8、其中,所述生理指标包括脑电波和心率;利用所述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进行评估时,首先,使志愿者位于待评估空间中进行一段时间的绿地暴露,然后使用头戴式设备获取志愿者的脑电波数据,使用运动手表获取志愿者的心率数据;然后分别将脑电波数据和心率数据作为生理指标,利用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计算,从而得到待评估空间的效率阈值和效益阈值。

    9、其中,在利用模型进行计算之前,对脑电波数据进行如下处理:首先使用matlab工具对所述脑电波数据进行滤波,然后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消除伪影,再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计算相对功率,最后使用r4.2.2中的四阶逻辑函数和rstudio中的drc包来拟合相对功率数据。

    10、其中,在利用模型进行计算之前,对心率数据进行如下处理:首先使用excel计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然后进行对数处理,最后使用r4.2.2中的四阶逻辑函数和rstudio中的drc包来拟合数据。

    11、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选取厦门市15个城市公园的5个典型城市景观(开放绿地、半封闭绿地、封闭绿地、蓝地、灰地),应用生理健康阈值模型,通过持续监测脑电图(eeg)和心率(hr)两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计算绿地暴露的效率阈值和效益阈值。(1)脑电阈值结果显示,与绿地暴露相比,蓝空暴露可以更快地达到生理健康效率阈值(4-5min),但在效益阈值方面没有显示出优势。绿地越开放,达到效率阈值(5-6分钟)的速度越快,但(封闭)绿地的冠层密度越高,达到效率阈值的时间越短(8-9分钟)。(2)hr阈值显示,蓝地和开放绿地最快达到效率阈值(1min),其余绿地在6-7min后达到效率阈值。蓝地(11min)比绿地(23-26min)更快达到效益阈值,绿地的开放程度对效益阈值的速度没有显著影响。(3)结合脑电图和心率阈值的结果可以看出,蓝空间在减轻压力方面效果更好,而开放绿地可以更快地达到效率阈值。本发明验证了生理健康阈值模型,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参考,以增强居民的压力管理和健康。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城市规划中,设置蓝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和绿色封闭空间,并根据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评估各种空间对健康的影响,设定优先级为:蓝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绿色封闭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蓝色空间,包括,沿湖安装步道;保护本地湖泊和河流以及提高城市设计中水体的环境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绿色开放空间,包括,在公园周围的商业区设置开放的草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绿色开放空间和绿色封闭空间,还包括,在居民区附近的社区公园减少建筑物和硬路面的数量,增加林地和灌木丛景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以时间为x轴、以各种生理指标为y轴绘制剂量反应曲线,这些生理指标包括脑电图、心率、血压、皮肤温度、皮肤电导率、肌电图和唾液皮质醇水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指标包括脑电波和心率;利用所述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进行评估时,首先,使志愿者位于待评估空间中进行一段时间的绿地暴露,然后使用头戴式设备获取志愿者的脑电波数据,使用运动手表获取志愿者的心率数据;然后分别将脑电波数据和心率数据作为生理指标,利用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计算,从而得到待评估空间的效率阈值和效益阈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模型进行计算之前,对脑电波数据进行如下处理:首先使用matlab工具对所述脑电波数据进行滤波,然后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消除伪影,再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计算相对功率,最后使用r4.2.2中的四阶逻辑函数和rstudio中的drc包来拟合相对功率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模型进行计算之前,对心率数据进行如下处理:首先使用excel计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然后进行对数处理,最后使用r4.2.2中的四阶逻辑函数和rstudio中的drc包来拟合数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设置蓝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和绿色封闭空间,并根据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评估各种空间对健康的影响,设定优先级为:蓝色空间>绿色开放空间>绿色封闭空间。此种基于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利用生理健康效应阈值模型定量比较暴露于不同绿地景观所带来的健康益处,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技术研发人员:金越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9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