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摄像头往往是固定在潜水设备上的,若要调整摄像头的上下摆动,必须调整整体潜水设备的姿态才行,这样容易造成设备运行不稳定的现象;现有的水下摄像设备往往将设备的整体密度设置成与水的密度相同,然后通过上浮推进器推进上浮、下沉推进器推进下沉,若运行过程中出现断电损坏的情况,推进器不能使用,进而无法实现上浮,进而容易造成设备丢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上下调节视野的潜水摄像机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潜水摄像机构,包括机器人舱体,所述机器人舱体的前端和后段分别密封安装有半球形的前舱盖和后舱盖;所述前舱盖为透明材质,所述前舱盖内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左侧架和右侧架;所述左侧架和右侧架的前侧设置有摄像头活动架;所述摄像头活动架背侧的靠左端设置有轴架,所述轴架的末端横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左侧架上的轴孔转动配合;所述摄像头活动架背侧的靠右端固定安装有舵机,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同轴心设置,且所述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架;所述摄像头活动架的前侧面中部安装有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的两侧还设置有探照灯。
进一步的,机器人舱体的顶部安装有手提把手,还包括保险缆绳,所述保险缆绳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舱体的顶部;所述机器人舱体的底端还安装有呈八字形张开的着陆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舱体的排水体积为v,所述水下机器人本体的总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满足m<ρv;所述机器人舱体的两侧固定设置两竖向的升降推进器,两所述升降推进器能将机器人舱体向下推进;所述机器人舱体的尾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前进推进器,所述前进推进器能将所述机器人舱体向前推进。
有益效果:本机构的双目摄像头能实现上下摆动,当摄像头需要上下调节视野时,不用调节潜水设备的姿态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将自身重量设置成低于排开水的重量,使设备不运行或损坏使会由于自身密度小的问题自动上浮,进而增加该设备的上浮可靠性,防止设备水下损坏后不能及时上浮造成损失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潜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该潜水装置的全部剖开示意图;
附图3为该摄像机构的第一示意图;
附图4为该摄像机构的第二姿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4所示的一种潜水摄像机构,机器人舱体40,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前端和后段分别密封安装有半球形的前舱盖41和后舱盖43;所述前舱盖41为透明材质,所述前舱盖41内设置有摄像装置68;所述摄像装置68包括底板62,所述底板62上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左侧架33和右侧架63;所述左侧架33和右侧架63的前侧设置有摄像头活动架36;所述摄像头活动架36背侧的靠左端设置有轴架34,所述轴架34的末端横向设置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与所述左侧架33上的轴孔转动配合;所述摄像头活动架36背侧的靠右端固定安装有舵机37,所述舵机37的输出轴64与所述转轴35同轴心设置,且所述输出轴64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架63;所述摄像头活动架36的前侧面中部安装有双目摄像头66,所述双目摄像头66的两侧还设置有探照灯65;该舵机37启动后,由于输出轴64的末端是固定在右侧架63上的,因而其舵机37的输出使自身发生沿输出轴64的旋转运动,进而使摄像头活动架36沿输出轴64旋转,进而实现双目摄像头66的上下摆动;当摄像头需要上下调节视野时,不用调节潜水设备的姿态也可以实现。
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排水体积为v,所述水下机器人本体的总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满足m<ρv;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两侧固定设置两竖向的升降推进器49,两所述升降推进器49能将机器人舱体40向下推进;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尾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前进推进器31,所述前进推进器31能将所述机器人舱体40向前推进;设备完全浸入水中后,在升降推进器49不运行时,由于机器人舱体40会由于浮力作用下做上浮的运动,进而实现了水下机器人本体的上升运动,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升降推进器49来削弱机器人舱体40的上升速度;若需要控制机器人舱体40做下潜运动,同时启动两升降推进器49,进而两升降推进器49将机器人舱体40向下推进,进而实现机器人舱体40的下降过程;推进和转弯方法:同时等功率运行两前进推进器31,进而两前进推进器31将机器人舱体40向前推进;若控制两前进推进器31用不同功率进行推进,进而实现机器人舱体40的转弯,实现转向后重新控制两前进推进器31做等功率推进,进而实现了恢复向前推进的状态;将自身重量设置成低于排开水的重量,使设备不运行或损坏使会由于自身密度小的问题自动上浮,进而增加该设备的上浮可靠性,防止设备水下损坏后不能及时上浮造成损失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机器人舱体40的顶部安装有手提把手42,还包括保险缆绳38,所述保险缆绳38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顶部;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底端还安装有呈八字形张开的着陆支架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潜水摄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机器人舱体(40),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前端和后段分别密封安装有半球形的前舱盖(41)和后舱盖(43);所述前舱盖(41)为透明材质,所述前舱盖(41)内设置有摄像装置(68);所述摄像装置(68)包括底板(62),所述底板(62)上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左侧架(33)和右侧架(63);所述左侧架(33)和右侧架(63)的前侧设置有摄像头活动架(36);所述摄像头活动架(36)背侧的靠左端设置有轴架(34),所述轴架(34)的末端横向设置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与所述左侧架(33)上的轴孔转动配合;所述摄像头活动架(36)背侧的靠右端固定安装有舵机(37),所述舵机(37)的输出轴(64)与所述转轴(35)同轴心设置,且所述输出轴(64)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架(63);所述摄像头活动架(36)的前侧面中部安装有双目摄像头(66),所述双目摄像头(66)的两侧还设置有探照灯(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摄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机器人舱体(40)的顶部安装有手提把手(42),还包括保险缆绳(38),所述保险缆绳(38)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顶部;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底端还安装有呈八字形张开的着陆支架(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摄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排水体积为v,水下机器人本体的总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满足m<ρv;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两侧固定设置两竖向的升降推进器(49),两所述升降推进器(49)能将机器人舱体(40)向下推进;所述机器人舱体(40)的尾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前进推进器(31),所述前进推进器(31)能将所述机器人舱体(40)向前推进。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