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重晶石增白方法。
背景技术:
1、重晶石的晶体呈大的管状,晶体聚集在一起有时可形成玫瑰花形状或分叉的晶块,这称为冠毛状重晶石。纯的重晶石是无色透明的,一般则呈白、浅黄色,具有玻璃光泽。而且重晶石可以用作白色颜料(我们俗称立德粉),还可用于化工、造纸、纺织填料,在玻璃生产中它可充当助熔剂并增加玻璃的光亮度。但它最主要的是作为加重剂用在钻井行业中及提炼钡。
2、天然的重晶石含有杂质,主要是氧化物以及碳素等,这会导致直接加工的重晶石粉末灰度较大,若是用于涂料或者颜料等领域则需要较高的白度,目前的酸洗工艺虽然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但是依然达不到较高的白度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晶石增白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重晶石增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重晶石原矿破碎成直径在10-15cm的块状,将破碎后的重晶石清洗掉其上附着的泥土以及杂质,清洗过程中在清洗水中加入3-5%的naoh;
5、(2)清洗完成的重晶石烘干后进行二次破碎,破碎成直径为3-5mm的重晶石颗粒;
6、(3)经过色选机将色度较深的重晶石颗粒剔除,留下色度较浅的重晶石颗粒;
7、(4)将色度较浅的重晶石颗粒研磨成重晶石粉末,之后采用无机混酸进行酸洗去除其中的氧化物杂质和有机物杂质,酸洗完成后进行脱酸,脱酸后烘干;
8、(5)将烘干后的重晶石粉末混合少量的硼砂,在焙烧炉中高温煅烧,煅烧过程中往焙烧炉中持吹入co2,煅烧完成后冷却即得成品。
9、进一步的,步骤4中无机混酸采用体积比为1:1:1的hcl、h2so4、hno3,其中hcl浓度为2-4mol/l,h2so4浓度为3-6mol/l,hno3浓度为2-3mol/l,加水稀释至ph值在2-3之间。
10、进一步的,酸洗过程中保持温度在40-60摄氏度。
11、进一步的,步骤4的脱酸过程中,先将酸洗完成的重晶石粉末沥干,之后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5%的naoh溶液清洗一遍。
12、进一步的,步骤5中高温煅烧于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煅烧持续60-90min。
13、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4、本发明通过将重晶石原矿破碎成块状,在清洗过程中在清洗水中加入naoh,如此可以提升表面污渍的去处洁净度,然后进行二次破碎成3-5mm的颗粒后,基本可以使得内部杂质呈现的深色暴露,经过色选机可以挑出几乎所有含杂质较多的深色颗粒,如此可以极大的降低后续的处理成本,同时初始杂质的降低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之后经过酸洗去除氧化物杂质和有机物杂质,然后高温煅烧去除碳素,煅烧过程中吹入co2,反应掉碳素的同时避免反应过激,降低氧化性,增加煅烧炉的使用寿命。
1.一种重晶石增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晶石增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无机混酸采用体积比为1:1:1的hcl、h2so4、hno3,其中hcl浓度为2-4mol/l,h2so4浓度为3-6mol/l,hno3浓度为2-3mol/l,加水稀释至ph值在2-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晶石增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酸洗过程中保持温度在40-60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晶石增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脱酸过程中,先将酸洗完成的重晶石粉末沥干,之后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5%的naoh溶液清洗一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晶石增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高温煅烧于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煅烧持续60~9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