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与流程

    技术2025-01-08  42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1、物联网在互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的推动下飞速发展,得到广泛应用,旨在实现万物互联。随着无源反向散射技术的发展,无源物联网近年来逐渐兴起,与有源物联网相比,无源物联网的传感器和标签可以将周围可利用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工作所需能量,同时实现向目标节点的信息传递,解决了有源物联网的传感器需要电池供电而存在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2、在相关技术中,在无源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蜂窝网络技术,蜂窝无源物联网架构可以实现增加通信传输距离、低成本大规模组网且支持对无源物联网设备定位的功能。蜂窝系统的时隙通常为10ms,最小为1ms,即蜂窝系统设备无法1ms内连续多次发送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而无源物联网设备与读写器之间可以实现微秒级信息传输,因此,蜂窝系统的最小时隙严重影响了无源物联网设备连接蜂窝系统的接入效率和盘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旨在提升蜂窝无源物联网架构中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效率和盘存效率。

    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

    5、基于所述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盘存方式;

    6、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和/或接收到的所述上行信号,发送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

    7、其中,所述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盘存指令和接入确认指令;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响应盘存的第一上行信号和响应接入确认的第二上行信号。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包括:

    9、获取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量;

    10、基于所述上行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量,确定所述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盘存方式,包括:

    12、若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小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则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第一盘存方式;

    13、若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则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第二盘存方式;

    14、若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小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且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大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则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第三盘存方式;

    15、其中,所述基站的接入时隙用于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小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和/或接收到的所述上行信号,发送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

    17、发送第一盘存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所述第一盘存指令携带所述盘存方式、最小接入时隙数量和接入设备数量;

    18、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上行信号;

    19、基于所述盘存方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或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1、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二盘存方式,则接收到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后,发送指示继续盘存的第二盘存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所述第二盘存指令的编码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盘存指令的编码长度;

    22、基于接收到的第一上行信号数量和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停止发送所述第二盘存指令。

    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4、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一盘存方式或所述第三盘存方式,则基于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将所述最小接入时隙划分为一个或多个上行时隙,所述上行时隙用于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单个第一上行信号;

    25、发送所述第一盘存指令后,开始计时;

    26、确定所述计时达到所述最小接入时隙后,停止接收所述第一上行信号。

    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携带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空口标识,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或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

    28、基于接收到的所有空口标识,确定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

    29、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一盘存方式,则同时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所有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

    30、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二盘存方式或所述第三盘存方式,则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依次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

    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依次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

    32、确定发送第一上行信号的第一时序的第一无源物联网设备;

    33、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所述第一无源物联网设备;

    34、确定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第二上行信号后,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确定发送第一上行信号的第二时序的第二无源物联网设备,并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至所述第二无源物联网设备,直至所述接入确认指令发送至各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

    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携带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和/或设备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36、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和接收到的第二上行信号,发送携带所述设备信息的第三上行信号至核心网网元;

    37、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元发送的携带设备标识的盘存确认指令,并基于所述携带的设备标识,将所述盘存确认指令转发至对应的无源物联网设备。

    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和接收到的第二上行信号,发送携带所述设备信息的第三上行信号至核心网网元,包括:

    39、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一盘存方式,则发送携带所有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三上行信号至所述核心网网元;

    40、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二盘存方式或所述第三盘存方式,则每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后,发送携带所述设备信息的第三上行信号至所述核心网网元。

    4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应用于无源物联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42、接收基站发送的指令,所述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盘存指令和接入确认指令;

    43、基于所述盘存指令,确定此次盘存的盘存方式;

    44、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盘存方式,确定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策略;

    45、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接入策略,发送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响应盘存的第一上行信号和响应接入确认的第二上行信号。

    4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指令还包括指示盘存成功的盘存确认指令,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指令,包括:

    47、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盘存指令,所述第一盘存指令携带所述盘存方式、接入设备数量和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数量;和/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继续盘存的第二盘存指令;和/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接入确认指令;和/或,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盘存确认指令;

    48、其中,所述第二盘存指令的编码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盘存指令的编码长度。

    4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盘存方式,确定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策略包括:

    50、基于所述第一盘存指令携带的所述盘存方式、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和所述最小接入时隙数量,生成退避数列;

    51、获取所述退避数列中的任一退避数,所述退避数用于确定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时刻;

    52、基于所述盘存方式,确定所述退避数的递减策略。

    5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盘存指令携带的所述盘存方式、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和所述最小接入时隙数量,生成退避数列,包括:

    54、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第一盘存方式或第三盘存方式,则基于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和所述最小接入时隙数量,生成所述退避数列;

    55、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第二盘存方式,则基于所述最小接入时隙数量,生成所述退避数列;

    56、其中,所述第一盘存方式表征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小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所述第二盘存方式表征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所述第三盘存方式表征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小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且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大于所述基站的最小接入时隙;所述基站的接入时隙用于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小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

    5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确定所述退避数的递减策略,包括:

    58、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一盘存方式或所述第三盘存方式,则对比所述退避数和所述接入设备数量;

    59、若确定所述退避数小于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则基于设定时钟信号,控制所述退避数递减;或者,若确定所述退避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则基于盘存成功指令,更新所述退避数,更新后的退避数为当前退避数与所述接入设备数量之差,所述盘存成功指令由所述基站发送;

    60、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二盘存方式且所述退避数不为0,则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盘存指令,控制所述退避数减1。

    6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接入策略,发送所述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包括:

    62、接收所述第一盘存指令或所述第二盘存指令后,若确定所述退避数为0,则发送携带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空口标识的第一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

    6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接入策略,发送所述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还包括:

    64、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后,开始计时;

    65、若确定在第一设定监听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入确认指令,则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发送携带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二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和/或设备数据。

    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发送携带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二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包括:

    67、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一盘存方式,则接收到所述接入确认指令后,基于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时刻,定时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

    68、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二盘存方式或所述第三盘存方式,则接收到所述接入确认指令后,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

    6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0、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后,开始计时;

    71、若确定在第二设定监听时长内接收到指示盘存成功的盘存确认指令,则退出盘存。

    7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3、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一盘存方式,则设置所述第一设定监听时长和所述第二设定监听时长均为第一时长;

    74、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二盘存方式,则设置所述第一设定监听时长和所述第二设定监听时长均为第二时长;

    75、若确定所述盘存方式为所述第三盘存方式,则设置所述第一设定监听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设定监听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

    76、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

    7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7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7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80、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8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包括:获取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基于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盘存方式;基于盘存方式和/或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发送指令至无源物联网设备;其中,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盘存指令和接入确认指令;上行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响应盘存的第一上行信号和响应接入确认的第二上行信号。如此,本技术基于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不同的盘存方式,以降低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信号的等待时间,提升了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效率和盘存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盘存方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和/或接收到的所述上行信号,发送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携带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空口标识,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和/或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上行信号,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依次发送所述接入确认指令至接入成功的无源物联网设备,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携带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和/或设备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和接收到的第二上行信号,发送携带所述设备信息的第三上行信号至核心网网元,包括:

    11.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源物联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指示盘存成功的盘存确认指令,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指令,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盘存方式,确定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策略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盘存指令携带的所述盘存方式、所述接入设备数量和所述最小接入时隙数量,生成退避数列,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确定所述退避数的递减策略,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接入策略,发送所述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指令和所述接入策略,发送所述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盘存方式,发送携带所述无源物联网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二上行信号至所述基站,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2.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1至2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源物联网设备的盘存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其中,盘存方法包括:获取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基于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盘存方式;基于盘存方式和/或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发送指令至无源物联网设备;其中,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盘存指令和接入确认指令;上行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响应盘存的第一上行信号和响应接入确认的第二上行信号。如此,本申请基于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最大传输时长,确定不同的盘存方式,以降低无源物联网设备发送信号的等待时间,提升了无源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效率和盘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露,李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7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