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跳跃运动的得电方法和装置,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中的可以直接提取永磁能转化为电能但极少消耗其它能量的发电。
背景技术:
1、自从发电机问世一百多年来,技术一直处于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之中,完美提取永磁能也是这样。传统发电机由于是通过机械运动,即磁铁与铁芯之间或铁芯与铁芯之间的相对运动,使铁芯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造成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运动的进行,导致永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的机械能,相当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一方面永磁能被白白的浪费,人们为了得到电能而苦苦挖掘化石燃料和核能燃料去用这些燃料换取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另一方面无数专家学者为了提高发电效率而劳心费神殚精竭虑,但是仍然举步维艰收效甚微,因为老方法已经穷途末路。一直以来,有一个现象被人们忽视,那就是线圈相对于铁芯的连续运动和跳跃运动,不改变铁芯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却改变了线圈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这样产生电能所带来的磁通,几乎并不阻碍运动部件或驱动机构的运动,虽然可以极大地不可以思议的提高发电能效,却一直没有人尝试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发电机由于是通过机械运动使铁芯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造成线圈电流的磁通总是阻碍运动的进行,消耗了更多的机械能降低了效率,无法在发电机中直接提取永磁能转变为电能,只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采用线圈相对于铁芯运动包括连续运动和跳跃运动的方案,使线圈电流的磁通由于被屏蔽无法产生阻碍力,或者虽然有阻碍力但是产生在磁铁和铁芯这些固定部件之间,对运动机制的抵抗极其微小甚至没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发电效率,相当于直接在发电机中提取永磁能或提取励磁的电能转变为电能。
2、线圈相对于铁芯的运动有两个技术方案:一个是线圈相对于铁芯的连续运动;一个是线圈相对于铁芯的跳跃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线圈相对于铁芯的跳跃运动。
3、跳跃运动的方案含有交流电方案、直流电方案、单相电方案和多相电方案,还有单级方案和多级方案。
4、这个方案是利用磁铁和铁芯的正确设置或励磁线圈和铁芯的正确设置,在一段或多段铁芯的多个凸极中分别产生两个方向的静止磁通,在这些铁芯凸极上套上或绕上静止线圈,这些线圈都是相连的,在这些线圈的相同匝数位置抽出抽头,或者在相邻两线圈之间抽出抽头。然后用两根电压输出线,依次与这些抽头快速通断,相当于与两根电压输出线相连的线圈沿着铁芯凸极做快速循环运动,运动中让与两根输出线相连的线圈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快速周期性变化。由于它的运动是相当于多个线圈从一部分凸极跳跃进入另一部分凸极,所以叫做跳跃运动。
5、这个方案的装置是由两部分或三部分组成,两部分时是由固定部件和驱动机构组成,三部分时是由固定部件和驱动机构和辅助装置组成。只有固定部件和驱动机构也能发电,但过程中漏电严重,导致输出电压太低效果折扣,有辅助装置后基本不漏电才可输出正常电压。另外,对于其它的附属装置,例如散热装置、稳压或波形整理装置等暂不阐述。
6、利用磁铁和铁芯的正确设置,或者是利用励磁线圈和铁芯的正确设置,在一段铁芯或多段铁芯的多个凸极中产生两个方向的静止磁通,在这些铁芯凸极上套上或绕上静止线圈,这些线圈都是相连的但总的首尾不相连,在这些线圈的相同匝数位置或者是在相邻两线圈之间抽出抽头并标出数字标号。这些多个磁铁或励磁线圈、多个铁芯凸极、桥架和多个线圈多个抽头,就组成了固定部件。
7、驱动机构就是利用驱动开关将固定部件的抽头和电压输出线联系起来并进行控制,使每根电压输出线分别采用接通一个断开一个的方式依次与这些抽头接通。例如图1中固定部件的第一组线圈抽头,当两根电压输出线与它们的接通顺序分别是1、2、3……直至13和13、14、15……直至25(分别从1和13开始)的单向循环时,得到直流电;当接通顺序是往复循环时,得到交流电;当只驱动其中的一组线圈时,得到单级电;同步驱动两组线圈并将输出串联或并联时,得到两级电;以上都是单相电;进行交流电的驱动时将两组线圈的驱动开关每个周期首次接通时间点错开一个相位角,或者虽然不错开相位角是同步驱动,但固定部件上两组线圈的起始位置错开一个相位角(例如将图1中第二组线圈的绕线方向反过来,得到180度相位角的两相电),就能得到两相电。
8、这些没有辅助装置的固定部件和驱动机构运行时由于漏电严重,得到的电压太低。添加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辅助装置后,因为电压滞后于电流,所以线圈脱离回路后是向电容充电的且不能振荡,还有二极管避免了切换时的短路,所以几乎完全避免漏电,得到正常电压。其中直流电的辅助装置较简单,每个线圈和抽头只加一个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等即可,但交流电的辅助装置需要增加一倍多的元件,且控制过程较复杂(用辅助电源不断改变电容的方向和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9、驱动机构有很多种,这里只阐述三种,分别是电刷式驱动、霍尔驱动和电路板式驱动。我们只阐述这三种的直流两级(含单级)驱动,其它的类推。
10、第一种是电刷式圆周驱动。
11、利用工作面和电刷接触就导通,离开就断开的原理,将工作面和电刷当成一个驱动开关。若干个这样的驱动开关的一端是工作面串联二极管后与抽头连接,另一端就是电刷的引出线,若电刷在转子上那么还要经过滑环和静止电刷或换向器和静止电刷才可以直接输出电压。工作面可以布置在圆盘上,也可以布置在圆柱上或圆筒上。
12、对于圆盘式布置,工作面与电刷的相互布置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将与前一半抽头相连并串联有二极管的工作面嵌入一个定子圆盘上,将与后一半抽头相连并串联有二极管的工作面嵌入另一个定子圆盘上,两个定子圆盘各自放置一个电刷,使两个电刷通过工作面导通的线圈数量是总数的一半。当两个电刷做同步圆周运动时,两个电刷之间产生直流电。如图4是两个定子圆盘和工作面和电刷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相邻两工作面之间的间隙约等于工作面宽度,但是在实际设计制作时,该间隙可以自行设置,甚至该间隙也可以很小,便于使用固体电刷。图中电刷是做逆时针转动。
13、在图4中,每个定子圆盘1有4个耳朵2,耳朵中都有螺丝孔3,有13个工作面4;其中工作面4的引出线串联二极管5后连接固定部件的抽头;如果二极管5都是导通的,那么当两个圆盘上的电刷7逆时针转动时,两个电刷7之间就有感生电动势,借助滑环和电刷可以输出。
14、另一个方案是将与前一半抽头相连并串联有二极管的工作面和与后一半抽头相连并串联有二极管的工作面都嵌入同一个定子圆盘中,在这个定子圆盘上放置两个电刷,使两个电刷通过工作面导通的线圈数量是总数的一半。当这两个电刷做同步圆周运动时,其导通的线圈中产生直流电,两个电刷之间产生交流电,该交流电通过两路滑环由碳刷支架输出交流电,该交流电通过2片工作面的换向器由碳刷支架输出直流电。如图3(a)是全部工作面嵌入同一个定子圆盘及电刷在圆盘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相邻两工作面之间的间隙约等于工作面宽度,但是在实际设计制作时,该间隙可以自行设置,甚至该间隙也可以很小,便于使用固体电刷。图中电刷是做逆时针转动。
15、两级驱动即将上述驱动机构多出相同的一套即可,让它们同步驱动,并将电压输出线串联以倍增电压。虽然由于电压输出之前都有二极管,可以并联,但是除非各零件例如线圈匝数等很标准,否则不推荐并联。
16、根据相邻两工作面之间的间隙不同,可以分别使用固体电刷或刷毛电刷。当电刷是固体的时候,要求固体材料的柔软性导电性耐磨性很高,且工作面与嵌入体表面的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也很好。当电刷是接触面覆盖导电性绒毛的时候,要求绒毛的耐磨性很好。当电刷是刷头嵌入刷毛的时候,要求刷毛的韧性导电性耐磨性很好推荐铍铜合金制作刷毛。
17、第二种是霍尔元件与电子开关相配合的驱动。
18、用电子开关作为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的驱动开关,用小磁铁靠近霍尔元件产生的电信号作为驱动电子开关的信号电平。电子开关可以用mos管,也可以用igbt,也可以用其它电子开关。
19、以mos管为例,对应于图1的固定部件,对应于驱动开关的接通状态从1向13运动和从13向25运动,使用mos管作为电子开关并联在输出电压线上并显示二极管方向的示意图如图5(该图只显示了第一级的示意图,第二级的类同)。
20、图5中1至13的mos管都是将漏极串联二极管后并联在电压输出线上,源极直接接抽头,(相邻两抽头之间还有电阻和延时开关和电容);13至25的mos管都是将源极串联二极管后并联在输出电压线上,都是漏极直接接抽头,(相邻两抽头之间还有电阻和延时开关和电容)。但也可以尝试将二极管串联在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的其它位置。
21、图5中的mos管都已经接好配套的稳压二极管和限流电阻等电子元件,隔离后就可以接受霍尔元件发来的电平信号,做开合动作。如果使用igbt,那么合理布置管子引脚、其它元件及二极管的位置与mos管的类同。
22、对应于每一级的26个电子开关两级一共52个电子开关,应该在一个薄壁圆筒上布置52个霍尔元件;对应于辅助装置中电压疏通方案的间歇开关即1个电子开关,应该在该圆筒上增加1个霍尔元件。
23、以两级驱动为例,当单极性霍尔元件按照如图6的展开图布置时,当下面的小磁铁1从左往右运动时,霍尔元件就会按照将1、13、1’、13’作为一组,将2、14、2’、14’作为一组,将3、15、3’、15’作为一组,……直到将13、25、13’、25’作为一组的顺序依次产生低电平信号,通过高低电平转换模块可以使相同数字标号的电子开关依次短暂接通。小磁铁1的运动方向长度比相邻两组霍尔元件之间的间隙稍大,应保证相邻两组霍尔元件具有同时被触发的时间段。但周期末尾即13、25、13’、25’这组与1、13、1’、13’这组之间的间隙要大于其它霍尔组之间的间隙,使这两组霍尔元件不能具有被同时触发的时间段。
24、图6上面的双箭头5表示布置霍尔元件的薄圆筒的圆周长。图中霍尔元件6是对应于图2中的间歇电子开关11的,是双极性霍尔元件,磁铁7与磁铁8的极性相反,在首次启动时应调试让7触发霍尔元件6产生高电平。如果启动时的预给电装置工作参数正常,那么可以不要这个霍尔元件6。
25、这些霍尔元件是固定在薄壁圆筒上的,薄壁圆筒是固定在电机上的,电机上的转子上是有小磁铁的。霍尔元件的电平信号是输送到电子开关的,电子开关及隔离电路及其它元件是布置在电路板上的,从电路板是可以引出电压输出线的。两级电的的输出电压可以直接串联以倍增电压。虽然在电压输出线之前都有二极管,可以并联,但是除非各零件例如线圈匝数等很标准,否则不推荐并联。
26、第三种是电路板式驱动。
27、用运算控制系统直接控制电子开关的开合动作,这个运算控制系统可以是时钟电路可以是单片机可以是计算机可以是plc。每个电子开关的一端连接固定部件的抽头,另一端用两根电压输出线分别将前一半和后一半电子开关并联起来,并且在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的适当位置串联有二极管,与霍尔驱动的原理相同,当驱动程序使与两根导线并联的电子开关做其中两个电子开关的单向循环同步流水灯运动时,就可以得到直流电能。
28、它的电子开关原理是与霍尔驱动同样的原理,以mos管为例,对应于图1的固定部件,对应于驱动开关的接通状态从1向13运动和从13向25运动,使用mos管作为电子开关并联在输出电压线上并显示二极管方向的示意图如图5(该图只显示了第一级的示意图,第二级的类同)。
29、图5中1至13的mos管都是将漏极串联二极管后并联在电压输出线上,源极直接接抽头,(相邻两抽头之间还有电阻和电子开关和电容);13至25的mos管都是将源极串联二极管后并联在输出电压线上,都是漏极直接接抽头,(相邻两抽头之间还有电阻和电子开关和电容)。但也可以尝试将二极管串联在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的其它位置。
30、图5中的mos管都已经接好配套的稳压二极管和限流电阻等电子元件,隔离后就可以接受运算控制系统发来的电平信号,做开合动作。如果使用igbt,那么合理布置管子引脚、其它元件及二极管的位置与mos管的类同。
31、两级电的电路式驱动机构就是在一块电路板上,再多分布一套电子开关,让运算控制系统的程序控制它们做同步驱动的动作,并将两级电压输出线直接串联以倍增电压。虽然疏通装置在电压输出线之前加了二极管,可以并联,但是除非各零件例如线圈匝数等很标准,否则不推荐并联。
32、疏通辅助装置的间歇电子开关、线圈预给电的延迟开关、电容预充放电的延迟开关,也可以由运算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33、这种驱动方式不但功耗小,而且静态无运动部件,兼具延时小,响应速度快,输出稳定的优点。
34、辅助装置的方案包括免漏电方案和预给即给电疏通方案。免漏电方案就是第一将每个线圈都并联一个rc支路,如图2,其中的电阻6和电容71都比较大或足够大,使rc的时间常数比线圈的大得多,使每个线圈的rlc回路无法振荡且充放电很慢,且进入输出电压回路后串联的l和串联的rc总回路也不能振荡;第二将固定部件的每个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都串联二极管5,对于电刷驱动机构,该二极管位于驱动开关之前,对于霍尔驱动和电路板驱动机构,该二极管位于驱动开关之后或之前。
35、预给即给电疏通方案有三个阶段可以用到,第一个阶段是在发电系统启动时提前对线圈或电容给电,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提前对电容充电,将图2的每个电容71都串联一个电子开关72,(预给即给电方案的装置都画成虚线,是因为启动完成后它们就完全不起作用了,以下的道理相同),如果单独使用电容充电可以使用普通的电子开关;如果与线圈预给电方案配合使用给充电,就使用延时开关,给触发信号后经过一个时间段自动接通;无论使用哪种开关,都要先断开72并将电容逐个充满电,启动时都要让全部电子开关72的接通动作和线圈给电开关92的断开动作和驱动机构的合闸动作即开始运行动作同时发生;第二个方案是提前对线圈给电,如图2,在每一级线圈的首1尾25抽头连接开关91和常开型的延时开关92和直流电源8,先计算出全部线圈的时间常数和电流达到最大时需要的时间段,将这个时间段设置到延时开关92上,断开电容71的开关72并充满电,接通开关91,再触发延时开关92,同时触发驱动机构的延时开关和延时开关72,使线圈中电流达到最大时自动断开,断开的同时电容接通且驱动机构运行,完成给电后断开91。第二个阶段是即给电,刚启动时每个周期的开始,如果第一个阶段只对电容充电但充电不足,或放电给线圈导致电量不足,仅能维持二极管疏通但不能避免电流增大时反向电压的堵塞,或者其它原因导致的电容电量不足,这就需要增添图2中的直流电源10和间歇开关11和单控开关12和电阻和二极管,其中间歇开关11受驱动机构控制,只在每个周期的开始阶段接通一下,其中如果系统稳定正常或电容有足够电量不需要周期性的电源10时,就将单控开关12断开。该间歇开关11对于电刷式驱动机构,是采用如图7(c)的只有一个工作面2的换向器1和两个电刷3来实现的,对于霍尔驱动或电路板驱动机构,是由一个接受霍尔或计算控制系统的信号电压的电子开关来实现。这个间歇性即给电是个备用的装置,是为了防止前两个预给电不给力时尝试一下的,若给力可不用,或启动完成后断开。
36、当将即给电代替预给电进行启动的时候,需要将现有的间歇开关11、直流电源10、单控开关12和电阻再并联一个直流电源和开关和电阻和二极管,并且并联上去的直流电源用小电压(仅能疏通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的二极管即可),原间歇直流电源10用大电压(反向电动势较大),并且电容71必须能够抗得住开始时段的反向电压,利用线圈电压大于非开始时段的疏通电压的电压差逐渐给电容充电,利用串联电容的特性让全部电容带电。启动完成后将两个直流电源都断开。
37、第三个阶段是相邻两个驱动开关的接通状态切换时,假设线圈的数量较少(经过实验,8个线圈以下都无法自动切换,我们假设有6个线圈,虽然我们的优选方式是24个线圈不符合假设,但是作为一种方案,必须适用于所有条件和假设,所以这里需要假设一下),当图7(a)和(b)中的驱动开关从1向4运动和从4向7运动且电流方向是从1向7时,就需要在1至4那一侧的二极管,设置辅助电源进行切换,这个辅助电源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如图7(a),在二极管附近串联一个线圈1,该线圈1并联一个直流电源2和开关3,当相邻两个驱动开关同时接通时,开关3也接通,对线圈1充电,当后面的驱动开关将要断开时,开关3断开,线圈1放电将二极管冲开,紧接着后面的驱动开关断开,完成切换;第二个方案如图7(b),将1至4的二极管1都并联一个直流电源2和开关3,当相邻两个驱动开关同时接通时,开关3也接通,使该二极管所在的抽头通电,当后面的驱动开关断开后,开关3也断开,二极管导通,完成切换,这个方案虽然有极短暂的断点,但位于切换后的断点,无妨。这两个方案对于电刷式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图3(b)的两个小副电刷10刷过小副工作面9来实现,两个小副电刷10之间的电压可以由电刷供应到两个滑环,再由滑环供给小副电刷10。对于霍尔驱动或电路板驱动机构,可以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的信号来自霍尔元件或计算控制系统。
1.跳跃运动的得电方法和装置,与传统经典发电机相同的技术特征是,都有线圈和铁芯和使铁芯内产生磁通的磁铁,当它是励磁式发电机的时候,就是都有线圈和铁芯和励磁线圈,都是以铁芯为介质通过使线圈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而产生感生电动势,但其不同的技术特征在于,它的磁铁与铁芯之间不能相对运动,它的铁芯与铁芯之间也不能相对运动,即其不是依靠磁铁与铁芯之间的相对运动,也不是依靠铁芯与铁芯之间的相对运动,使铁芯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是使包围铁芯的线圈中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它所取而代之的方法是,让铁芯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处于静止状态但呈现有规律的分布,让线圈和铁芯做快速的相对运动,包括连续运动和跳跃运动,由于铁芯中磁通大小和方向分布有规律,从而使线圈相对于铁芯运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进而产生感生电动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跃运动的得电方法和装置,提供出线圈相对于铁芯做跳跃运动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利用磁铁或励磁线圈在若干个铁芯的若干个凸极内形成两个方向的静止磁通,在这些凸极上绕上静止线圈,当凸极没有极靴的时候,可以套上带骨架的线圈,在线圈的相同匝数的位置抽出抽头,也可以在每个相邻两线圈之间抽出抽头,并将抽头标出数字标号,然后用两根电压输出线与这些抽头分别采用快速的接通一个断开一个的方式向前运动,快速通断运动过程中使与两根电压输出线相连的线圈数量基本维持不变,但是让这些线圈中的磁通量和磁通方向发生快速周期性变化,进而产生感生电动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跃运动的得电方法和装置,提供出固定部件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由铁芯、磁铁、线圈和抽头组成,多个磁铁在若干个铁芯的多个凸极中产生两个方向的静止磁通,将线圈按照磁通方向的顺序,先将第一组线圈绕在这些凸极上,从始至终绕线方向不变,并抽出抽头,再将第二组线圈绕在这些凸极上,并抽出抽头,第二组线圈的起始点和绕线方向根据驱动机构的运行方式和交、直流电而不同;当两级驱动机构同步运行且发直流电的时候,第二组线圈的起始点在第一组线圈的180度位置即第一组线圈的中间将要改变磁通方向的位置,绕线方向与第一组的绕线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跃运动的得电方法和装置,提供出跳跃运动直流电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件上所有的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都串联有驱动开关和二极管,且每个线圈都并联有电阻和电容,两组线圈的每一组的抽头、驱动开关和二极管所并联的电压输出线都是两根,每一组线圈上的驱动开关,接通断开向前运动的运动方式都是单向循环运动,两组驱动开关同步运动,相位差为零,两组线圈的电压输出线串联或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跃运动直流电的方案,提供出辅助装置的方案,其特征在于,辅助装置的方案包括免漏电方案和预给电即给电方案,免漏电方案就是将固定部件上的每个抽头与电压输出线之间都串联有二极管,且每个线圈都并联有电阻和电容;预给电方案包括线圈预给电和电容预给电方案,线圈预给电就是将每组线圈的首尾都接入开关和延时开关和直流电源,启动时接通延时开关让直流电源对线圈给电,电流达到最大时自动断开,同时电容接通驱动机构运行;电容预给电就是将每个电容电阻中都串联一个延时开关,启动前预先将每个电容充电,启动时与线圈预给电同时动作,线圈延时开关自动断开的同时电容延时开关和驱动机构自动接通,当仅对电容预给电时,电容的延时开关可以由普通电子开关代替,只要能与驱动机构同时运行即可;即给电方案就是在每个周期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在电压输出线附近并联一个单控开关和间歇开关和直流电源的小支路,并加一个二极管防止反向冲击负载,对输出电压施加一个能抵抗反向电压的电压,启动完成后将单控开关断开;当将即给电代替预给电进行启动的时候,需要将现有即给电的单控开关和间歇开关和直流电源和电阻的小支路再并联一个直流电源和开关和电阻和二极管的小支路,并且并联上去的直流电源用小电压(仅能疏通抽头至电压输出线之间的二极管即可),原间歇直流电源用大电压(反向电动势较大),并且电容必须能够抗得住开始时段的反向电压,利用线圈电压大于非开始时段疏通电压的电压差逐渐给电容充电,利用串联电容的特性让全部电容带电,启动完成后将两者都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跃运动直流电的方案,提供出切换时的辅助装置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当驱动开关的接通状态在相邻两个驱动开关之间切换时,当正在切换的两个驱动开关之间线圈的电压方向与前方二极管方向相反导致前方二极管不通时,可以用辅助直流电源进行辅助切换,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二极管都串联一个线圈,该线圈并联一个直流电源和一个开关,当相邻两个驱动开关同时接通时,前面的该开关也接通,给该线圈充电,当后面的驱动开关将要断开时,该开关断开,线圈放电将二极管冲开,紧接着后面的驱动开关断开,完成切换;第二个方案是将二极管都并联一个直流电源和开关,当两个驱动开关同时接通时,前面的该开关也接通,使该二极管所在的抽头通电,当后面的驱动开关断开后,该开关也断开,二极管导通,完成切换;这两个方案中该开关的动作,对于电刷式驱动机构是由小副工作面和小副电刷来实现的,对于霍尔驱动或电路板驱动机构,分别是由受小磁铁激发的霍尔元件或运算控制系统发出的电平信号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跃运动直流电的方案,提供出电刷式驱动机构的方案,其特征在于,让电刷相对于工作面进行运动,利用电刷接触工作面就导通、离开工作面就断开的原理,将这些电刷和工作面相当于一个个开关,从而实现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中驱动开关的通断和电压的输出;它的工作面可以分布在圆盘上,圆盘用长螺丝和套筒固定在轴承座上,它的电刷固定在转子上,转子装在轴上,轴通过轴承装在轴承座上;它的电刷根据相邻两工作面之间的间隙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电刷,当该间隙较小的时候,可以是固体电刷(例如石墨等)或刷毛式电刷,当该间隙较大的时候,可以是刷毛嵌入刷头的刷毛式电刷;将工作面分布在圆柱侧面或圆筒内侧面,也属于权利保护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刷式驱动机构的方案,提供出刷毛式电刷的方案,其特征在于,电刷与工作面接触部分用刷毛接触,刷毛运动到工作面上时,刷毛应有一定的弹性弯曲,以保证接触导电良好,刷毛使用韧性、耐磨性、导电性都很好的材料例如铍铜合金制作,刷毛嵌入刷头并引出引出线,刷头固定于刷握,刷握固定于转子或其它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跃运动直流电的方案,提供出霍尔元件和电子开关相配合的驱动方案,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的驱动开关是电子开关,电子开关的触发方式是小磁铁靠近霍尔元件时的电平信号,霍尔元件分布在薄圆筒上,通过排线与电路板上的排母连接,电路板上分布着全部的电子开关和隔离电路和高低电平转换电路和排母,电子开关分成四组,并联着四根电压输出线,每一级两根,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电压输出线互相串联或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跃运动直流电的方案,提供出电路板式驱动方案,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的驱动开关是电子开关,电子开关的触发方式是运算控制系统发送的电平信号,运算控制系统可以是单片机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plc;运算控制系统与电子开关之间有适配电路,适配电路包含接口电路、隔离电路等;电子开关与固定部件的抽头之间或电子开关与电压输出线之间串联有二极管,电子开关被运算控制系统驱动的顺序是单向循环运动;两级驱动机构就是电路板上有多出一倍的电子开关,并联在四根电压输出线上,每一级两根,第一级与第二级的电压输出线互相串联或并联;将该电路板集成为一个模块,也属于权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