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机器人用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9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特别涉及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电线。



    背景技术:

    机器人焊接时需用到氮气进行保护,同时又需要大平方的动力电源线,需要分别接气管和电源线。安装效率低,线缆和气管缠绕在一起容易相互纠缠干扰,且气管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焊接工作一般需要电流非常长,需要较粗的电源线,一般的电源线无法承受机器人的这种扭曲和弯折的要求,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断裂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电线,该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将气管和电源线复合在同一条电缆中,延长了气管和电线的寿命,节省了安装时间。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包括气管、导体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气管内部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气流通道,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层包覆于气管外侧,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外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管为聚氨酯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层包括6股或18股无氧铜丝,6股或18股无氧铜丝缠绕于气管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股无氧铜丝以完成外径(完成外径:各股铜线绕在气管上之后的总外径)的10~12倍为节距缠绕于气管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股无氧铜丝分别为由至少两次复合绞合而成的单根直径为0.08±0.008mm的极细无氧铜丝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股无氧铜丝的中心添加有多根防弹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层在各股无氧铜丝之间还添加有棉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棉线与各股无氧铜丝交替排列缠绕于气管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外层包括无纺布层和外皮层,所述无纺布层缠绕包覆于导体层外侧,无纺布层外侧挤出外皮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皮层为高聚合度pvc外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管和电源线复合在同一条电缆中,同时保证的气管和电源线的使用寿命,极大的提高了安装速度,并节省了安装空间,更通过多股以较小的节距绕在气管上极细无氧铜丝,提高了导体的导电性能和耐弯折的性能,各股导体又由多次复合绞合而成极细无氧铜丝和中心添加防弹丝组成,提高了导体层大电流传输的可靠性和抗拉伸、耐扭曲性,更在导体层添加棉线,使电线抗拉、抗弯折和抗疲劳性能大大增强,电线长期使用不易损坏,保证了焊接机器人的长时间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包括气管1、导体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气管1内部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气流通道,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层包覆于气管1外侧,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外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

    该电线将焊接机器人的气管1和电源线复合在同一条电缆中,同时保证的气管1和电源线的使用寿命,极大的节省了安装空间,并提高了安装速度。

    所述气管1为聚氨酯气管1。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气管1,强度高,不易损坏,气管1在进行组装前要检测耐弯折次数,固定次数不会开裂和产生折痕。

    所述导体层包括6股或18股无氧铜丝2,6股或18股无氧铜丝2缠绕于气管1外侧。

    各股无氧铜丝2以完成外径(完成外径:各股铜线绕在气管1上之后的总外径)的10~12倍为节距缠绕于气管1外侧。

    各股无氧铜丝2分别为由至少两次复合绞合而成的单根直径为0.08±0.008mm的极细无氧铜丝2组成。

    各股无氧铜丝2的中心添加有多根防弹丝3。防弹丝3,顾名思义,有超强的抗拉性和耐热性,这样,电线即可保证导体正常的电流的稳定传输,又可大大的提高导体的抗拉伸、耐扭曲的抗疲劳的特性,避免导体在随机器人的运转中发生断裂的情形。

    所述导体层在各股无氧铜丝2之间还添加有棉线4。添加棉线4能够加强导体层整体强度,在承受拉力拉动作用下,棉线4首先承受拉力作用,进而避免各股无氧铜丝2因承受较大的拉力作用而发生内缩,能够保护各股无氧铜丝2不被拉扯断裂,棉系还可以保护导体在随机器人的运转中不会发生位移,以致导体之间相互摩擦到致使导体发生断裂,通过对导体之间缝隙的填充,整条电线结构上会更圆整,外观更美观。

    所述棉线4与各股无氧铜丝2交替排列缠绕于气管1外侧。

    所述保护外层包括无纺布层5和外皮层6,所述无纺布层5缠绕包覆于导体层外侧,无纺布层5外侧挤出外皮层6。

    所述外皮层6为高聚合度pvc外皮。采用具有超高聚合度pvc外皮包覆,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和高的机械强度与抗疲劳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1)、导体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气管内部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气流通道,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层包覆于气管外侧,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外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为聚氨酯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层包括6股或18股无氧铜丝(2),6股或18股无氧铜丝缠绕于气管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各股无氧铜丝以完成外径的10~12倍为节距缠绕于气管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各股无氧铜丝分别为由至少两次复合绞合而成的单根直径为0.08±0.008mm的极细无氧铜丝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各股无氧铜丝的中心添加有多根防弹丝(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层在各股无氧铜丝之间还添加有棉线(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线与各股无氧铜丝交替排列缠绕于气管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层包括无纺布层(5)和外皮层(6),所述无纺布层缠绕包覆于导体层外侧,无纺布层外侧挤出外皮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层为高聚合度pvc外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机器人用电线,包括气管、导体层和保护外层,所述气管内部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气流通道,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导体层包覆于气管外侧,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外层包覆于导体层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管和电源线复合在同一条电缆中,同时保证的气管和电源线的使用寿命,极大的提高了安装速度,并节省了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苏胤权;彭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光机电(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