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01-07  46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设计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汽车空调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部分,制冷压缩机作为汽车空调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空调的特性。在制冷压缩机的设计中,压缩机支架作为支撑整个压缩机的零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冷压缩机的使用性能。在压缩机支架的设计阶段,对该零件的性能进行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对于设计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目前对压缩机支架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对压缩机支架进行模态化分析,通过对压缩机支架进行结构优化实现模态提升,从而减少压缩机的振动;或者,对整车空调怠速工况进行振动噪声测试,以对压缩机支架进行结构优化,从而有效控制压缩机支架的共振问题;或者,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压缩机支架进行模态分析、静强度分析、动强度分析及疲劳寿命分析等一系列的分析,需要耗费疲劳试验时长800小时;或者,改进压缩机支架的材料。

    3、上述分析方法要么思路较为单一,要么开发周期长,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包括:

    3、获取第一实采加速度谱,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为骡车在所有检测路面完成一次测试,压缩机支架与车身纵梁连接处的加速度谱;

    4、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冲击响应谱和第一功率谱密度,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为所述骡车在单条所述检测路面完成一次测试,所述压缩机支架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处的冲击响应谱,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具有多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对应不同时长;

    5、根据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和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确定目标功率谱密度;

    6、基于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得到所述压缩机支架的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

    7、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和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确定目标功率谱密度,包括:

    8、确定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的包络谱;

    9、将每个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转换为各自对应的第二冲击响应谱;

    10、根据所述包络谱和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确定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

    1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包络谱和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确定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包括:

    12、比较所述包络谱的最大响应值和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的最大响应值;

    13、若所述包络谱的最大响应值大于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的最大响应值,且所述包络谱的最大响应值与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的最大响应值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对应的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为第二功率谱密度;

    14、对比所述第二功率谱密度的对应时长,对应时长最短的所述第二功率谱密度为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

    15、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冲击响应谱,包括:

    16、基于所述骡车在单条所述检测路面完成一次测试的时长,切割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以得到第二实采加速度谱;

    17、对所述第二实采加速度谱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三实采加速度谱;

    18、根据所述第三实采加速度谱,确定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

    19、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功率谱密度,包括:

    20、根据所述第三实采加速度谱和标准sn曲线,确定第一伪损伤值,所述第一伪损伤值为所述骡车在单条所述检测路面完成一次测试所述压缩机支架的伪损伤值;

    21、根据所述第一伪损伤值,确定总伪损伤值;

    22、基于伪损伤等效原则,将所述总伪损伤值等效为第一功率谱密度。

    23、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伪损伤值,确定总伪损伤值,包括:

    24、基于所述骡车在每条所述检测路面测试的循环次数,以叠加单条所述检测路面的所有所述第一伪损伤值,得到第二伪损伤值;

    25、将所有所述检测路面的所述第二伪损伤值叠加,以得到所述总伪损伤值。

    2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得到所述压缩机支架的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包括:

    27、通过单位加速度频响分析,确定应力频响函数;

    28、基于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和所述应力频响函数,确定应力功率谱;

    29、将所述应力功率谱转换为应力时间谱;

    30、基于所述应力时间谱,确定预设时长内应力幅值的出现次数;

    31、根据所述应力幅值的出现次数和材料sn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

    3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是否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包括:

    33、当所述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小于预设值时,无需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

    34、当所述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需要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

    35、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装置,包括:

    36、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实采加速度谱;

    37、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冲击响应谱和第一功率谱密度;

    38、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和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确定目标功率谱密度;

    39、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得到压缩机支架的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

    40、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42、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

    43、在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

    4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5、(1)通过获取第一实采加速度谱,以得到目标功率谱密度,并根据该目标功率谱密度得到压缩机支架的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该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相当于实际疲劳损伤值,从而全面校核压缩机支架在复杂路面情况下疲劳破坏的可能性,避免设计缺陷导致压缩机支架发生破坏;

    46、(2)通过将第一实采加速度谱等效转换为目标功率谱密度,能够有效缩短压缩机支架前期开发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开发效率。

    4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和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确定目标功率谱密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包络谱和所述第二冲击响应谱,确定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冲击响应谱,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功率谱密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伪损伤值,确定总伪损伤值,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得到所述压缩机支架的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支架疲劳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结构设计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实采加速度谱;将所述第一实采加速度谱转换为第一冲击响应谱和第一功率谱密度;根据所述第一冲击响应谱和所述第一功率谱密度,确定目标功率谱密度;基于所述目标功率谱密度,得到所述压缩机支架的第一模拟疲劳损伤值,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压缩机支架。本发明能够全面校核压缩机支架在复杂路面情况下疲劳破坏的可能性,避免设计缺陷导致压缩机支架发生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郑风云,陈本念,余季芳,谢朝兴,胡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7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