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1-06  64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


    背景技术:

    1、调蓄池具有储存雨水削减峰值流量、拦截雨水中污染物净化水质、提高雨水利用率等多种作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调蓄池依据其处于排水系统流程中的位置分为泵前调蓄、泵后调蓄两种,其中泵后调蓄池可以利用雨水泵站提升初期雨水,因此其水位不受进水管标高限制,该型调蓄池具有深度浅、工程造价低等优势;但调蓄池与河道均位于雨水泵站后,容易互相影响,运维要求高。并且因初期雨水混合了尘土、沙子、废纸等污染物,水质情况相较后续雨水更差,阀门及管道易阻塞、调蓄池内易沉积泥沙,检修维护工作量大。

    2、泵后调蓄池位于泵站后,在调蓄池储存满初期雨水后,为避免地面积水,排水系统应立刻切换,从调蓄池改向河道方向排涝,同时需要避免河道雨水反灌回调蓄池。因此,亟需针对后调蓄池开发一种分水结构,能够精准切换泵站的排水方向,向调蓄池或向河道,并且运行安全、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能够精准切换泵站的排水方向,向调蓄池或向河道,并且运行安全、维护方便。

    2、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该分水井采用钢混结构、设置在雨水泵站与调蓄池流程之间、设有分流区和过滤区、由泵站控制室控制运行,所述分流区设有与泵管连接的进水口、与过滤区连接的排放口ⅱ以及与河道连接的排放口ⅰ,在所述分流区的底部设有集水坑,所述排放口ⅰ和所述排放口ⅱ各自设有分流闸门,所述分流闸门设有分流启闭机;在所述分流区的井壁底部设有在线水质监测仪的取样装置,所述在线水质监测仪的显示器及主机安装在泵站控制室;所述过滤区设有与调蓄池连接的排放口ⅲ、过流截面宽度为所述分流区过流截面宽度的一半、底部填筑有垫高层,在所述过滤区的中央设置从底板至顶部的分流墙,在所述分流墙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格栅,每组所述格栅横设在所述过滤区的井壁与所述分流墙之间,并且下部格栅采用粉碎型格栅;分水井运行时,经泵站提升后的雨水,首先进入分流区,在降雨初期,打开排放口ⅱ上的分流闸门,关闭排放口ⅰ上的分流闸门,初期雨水排向过滤区,经格栅过滤后排入调蓄池;待调蓄池水位上涨至设定液位时,或在线水质监测仪显示水质已达标时,关闭排放口ⅱ上的分流闸门,调蓄池停止进水;打开排放口ⅰ上的分流闸门,雨水直接排向河道。

    3、所述粉碎型格栅的有效高度大于等于调蓄池设定液位高度,所述格栅上部采用污水格栅,所述污水格栅的有效高度大于等于向调蓄池排水时泵站水泵瞬时启停时产生的壅高液位高度。

    4、所述垫高层与所述排放口ⅲ之间的净距为30cm~50cm。

    5、在所述排放口ⅲ上设有蓄水闸门,所述蓄水闸门设有蓄水启闭机。

    6、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放口ⅲ均是由柔性防水套管构成的。

    7、在所述分流区的井壁上设有一个爬梯ⅰ,在所述过滤区的井壁上设有两个爬梯ⅱ,两个所述爬梯ⅱ上分别位于所述格栅的前方和后方。

    8、在所述蓄水闸门、所述排放口ⅱ上的分流闸门、所述排放口ⅰ上的分流闸门以及所述格栅上方设有设备吊装口,在所述吊装口上覆盖有钢盖板。

    9、在井壁外侧布置有从地面至分水井顶板的楼梯,在所述楼梯及分水井主体结构边缘布置有不锈钢栏杆。

    10、每组所述格栅装配在一组滑轨上。

    11、所述蓄水启闭机和所述分流启闭机均采用手电两用启闭机。

    12、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多种功能集中布置于一个分水井内,高效、经济、节省占地,能够精准切换泵站的排水方向,向调蓄池或向河道,并且运行安全、维护方便,能够适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泵站至调蓄池之间的雨水分流。具体讲,1)粉碎格栅前后设置两道闸门,可以有效避免降雨排沥时闸门突然损坏造成事故;两个闸门同时关闭后,可阻水进入过滤区,为检修格栅机提供便利条件;2)分水井内设置了格栅,格栅包括上部的污水格栅与下部的粉碎格栅,在分水井低水位时,水流中的大块污染物被粉碎格栅直接粉碎;在高水位时,上部水流的污染物被污水格栅阻拦,被阻拦的污染物,因重力作用沉入下部水流,进而进入下部的粉碎格栅粉碎。用粉碎格栅代替污水格栅,可以避免大块污染物阻塞后续管道及在调蓄池内沉积,同时极大减轻了污水格栅需要经常清理的问题。3)过滤区底板采用混凝土垫高,同时采用缩小截面积的设计以增大过流速度,避免粉碎格栅产生的碎泥沙沉淀在过滤区。4)传统调蓄池依靠运维人员经验运行,本发明的分水井内设置了在线水质监测仪,可将水质情况实时数字化显示,辅助运维人员根据初期雨水水质判断调蓄池的开启及关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该分水井采用钢混结构、设置在雨水泵站与调蓄池流程之间、设有分流区和过滤区、由泵站控制室控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型格栅的有效高度大于等于调蓄池设定液位高度,所述格栅上部采用污水格栅,所述污水格栅的有效高度大于等于向调蓄池排水时泵站水泵瞬时启停时产生的壅高液位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层与所述排放口ⅲ之间的净距为30cm~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放口ⅲ上设有蓄水闸门,所述蓄水闸门设有蓄水启闭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放口ⅲ均是由柔性防水套管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流区的井壁上设有一个爬梯ⅰ,在所述过滤区的井壁上设有两个爬梯ⅱ,两个所述爬梯ⅱ上分别位于所述格栅的前方和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闸门、所述排放口ⅱ上的分流闸门、所述排放口ⅰ上的分流闸门以及所述格栅上方设有设备吊装口,在所述吊装口上覆盖有钢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在井壁外侧布置有从地面至分水井顶板的楼梯,在所述楼梯及分水井主体结构边缘布置有不锈钢栏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格栅装配在一组滑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启闭机和所述分流启闭机均采用手电两用启闭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分水井,采用钢混结构、设置在雨水泵站与调蓄池流程之间、设有分流区和过滤区、由泵站控制室控制运行,运行时,经泵站提升后的雨水,首先进入分流区,在降雨初期,打开调蓄池方向的分流闸门,初期雨水排向过滤区,经格栅过滤后排入调蓄池;待调蓄池水位上涨至设定液位时,或在线水质监测仪显示水质已达标时,关闭调蓄池方向的分流闸门,调蓄池停止进水;打开河道方向的分流闸门,雨水直接排向河道。本发明将多种功能集中布置于一个分水井内,高效、经济、节省占地,能够精准切换泵站的排水方向,向调蓄池或向河道,并且运行安全、维护方便,能够适用于雨水泵站后调蓄池的泵站至调蓄池之间的雨水分流。

    技术研发人员:高增,张莹,张大为,林涛,王跃磊,刘天顺,张宁,杨坤,李松,朱海岩,李连强,张明运,李楠,王海洋,陈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6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