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1-06  46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工程,具体涉及mems制造过程中的一种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探针卡(probe card)是晶圆测试(wafer test)中被测芯片(chip)和测试机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芯片封装前对芯片的电学性能进行初步测试,并筛选出不良芯片后,再进行之后的封装工程,因此,探针卡的作用至关重要,属于半导体核心检测耗材。

    2、垂直式探针卡,vertical-probe,由于探针的针与基材垂直而命名,是一种用于多管芯测试的探针卡。垂直探针卡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pcb(和测试机配套的印刷线路板)、space transformer(空间转换器,mlo或者mlc或者wst)和probe head(探针和引导板)。

    3、在探针卡的测试中,探针网络分为i/o、power、gnd等,其中一组power下含几根到几百根探针,并且一根探针还可能属于多组power,如果一根或几根探针发生短路,那么瞬时的高电流可能将相关的几组power的探针全部烧毁,一旦大面积探针烧毁则探针卡无法修复,则探针卡报废。

    4、为减少探针卡探针短路的情况发生,往往会在探针表面增加绝缘层,当探针处于高密度区域时,其探针即便发生碰撞也不会造成短路,可大幅降低探针因变形而造成的短路从而发生的断针和烧针现象,减小探针卡的故障率。

    5、绝缘材料覆盖探针中间区域,与封装基板接触的探针针尾,以及与待测单位接触的探针针尖为导电区域,普通探针为铜制,其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不甚理想,因此需在两端导电区域局部电镀性能更好的金属材料。由于探针尺寸小,目前还没有仅在探针两端部进行局部电镀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及其加工方法,用以解决目前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分区域设置保护层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其包括针体、从针体一端延伸出的针尾和从针体另一端延伸出的针尖,所述针体外表面为绝缘层,所述针尾外表面为au(金)镀层,所述针尖外表面为pd-ni(钯-镍)合金层。

    3、可选地,所述针尾长度为60-80μm,针尖长度为250-350μm。

    4、可选地,所述针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体、pd-ni合金层、sio2薄膜层和绝缘层。

    5、可选地,所述pd-ni合金层厚度为180-220nm,所述sio2薄膜层厚度为280-320n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2-2.5μm,所述au镀层厚度为0.8-1.5μm。

    6、可选地,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对二甲苯。聚对二甲苯可通过cvd蒸发沉积,并且其绝缘性好。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8、s1:探针本体成型;

    9、s2:对本体进行前处理;

    10、s3:电镀pd-ni合金层;

    11、s4:沉积sio2薄膜层;

    12、s5:沉积绝缘层;

    13、s6:刻蚀去除针尾处绝缘层,并腐蚀去除针尾处的sio2薄膜层。

    14、s7:在针尾表面电镀金镀层;

    15、s8:刻蚀去除针尖绝缘层,并腐蚀去除针尖处的sio2薄膜层。

    16、在后续需要去除绝缘膜时,可以通过作为牺牲层的sio2薄膜层,将绝缘膜完全清除干净,不发生残留,如存在残留会影响探针的接触性能。sio2成膜的附着力和均匀性好,并且可通过hf酸去除,不会对基体产生损伤。

    17、可选地,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8、s11:在晶圆上进行涂敷光刻胶;

    19、s12:使用烘板固化,得到厚度为50-80μm的胶膜层;

    20、s13:使用光刻机、掩模版和显影液实施光刻工艺,得到厚度为50-80μm,长度5000-8000μm的探针胶膜结构;

    21、s14:在探针胶膜结构区域电镀cu-au(铜-金)合金,获得探针本体;

    22、s15:使用koh(氢氧化钾)水溶液使探针剥离释放。

    23、可选地,所述s2步骤中前处理是指分别在无水乙醇、除锈剂和异丙醇中超声振动进行至少一次清洗,最后将本体表面吹干。

    24、可选地,所述s2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5、s21: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后在纯水中超声清洗;

    26、s22:在除锈剂中超声清洗后在纯水中清洗;

    27、s23:在异丙醇中超声清洗后在纯水中超声清洗;

    28、s24:使用n2吹干本体表面。

    29、可选地,所述s3步骤中pd-ni合金层的电镀工艺参数如下:镀液温度为50-60℃,电流密度为1.2-1.3a/dm2,电镀时间为20-40s。

    30、可选地,所述s4步骤中sio2薄膜层采用pe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沉积形成。

    31、可选地,所述s5步骤中绝缘层采用cvd(气相沉积)工艺沉积形成。

    32、可选地,所述s6步骤和/或s8步骤中所述绝缘层刻蚀采用rie(反应离子)或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所述sio2薄膜层的腐蚀采用hf(氢氟)酸。

    33、可选地,所述s7步骤中电镀金镀层的工艺参数如下:挂镀,双阳极电镀,直流电流,电流密度为1-5asd和电镀温度为45-55℃。

    34、可选地,所述s3和/或s7步骤中电镀前,先进行清洗,具体为:臭氧处理样品20min,在稀硫酸中清洗5min,在纯水中清洗30s,其中稀硫酸浓度为5%wt,温度为25℃。

    3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36、1.针尾镀金,有利于增加针卡的信号传输,减少故障率;

    37、2.电镀pd-ni层作为阻挡层,减少探针中的铜扩散到探针表面,影响针尾镀金处的探针接触;

    38、3.针臂的绝缘层可大幅减少pitch距离在80μm区域的探针出现短路的现象;

    39、4:针尖处裸露pd-ni合金层,可防止探针的cu元素扩散至探针表面从而出现氧化等问题,而相较金镀层来说,又不会在清针过程中出现延展物导致探针卡短路。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从针体一端延伸出的针尾和从针体另一端延伸出的针尖,所述针体外表面为绝缘层,所述针尾外表面为au镀层,所述针尖外表面为pd-ni合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体、pd-ni合金层、sio2薄膜层和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pd-ni合金层厚度为180-220nm,所述sio2薄膜层厚度为280-320n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2-2.5μm,所述au镀层厚度为0.8-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对二甲苯。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前处理是指分别在无水乙醇、除锈剂和异丙醇中超声振动进行至少一次清洗,最后将本体表面吹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sio2薄膜层采用pecvd工艺沉积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绝缘层采用cvd工艺沉积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和/或s8步骤中所述绝缘层刻蚀采用rie或icp刻蚀工艺;所述sio2薄膜层的腐蚀采用hf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MEMS制造过程中的一种高密度垂直探针卡探针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探针包括针体、从针体一端延伸出的针尾和从针体另一端延伸出的针尖,所述针体外表面为绝缘层,所述针尾外表面为Au镀层,所述针尖外表面为Pd‑Ni合金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尾镀金,有利于增加针卡的信号传输,减少故障率;电镀Pd‑Ni层作为阻挡层,减少探针中的铜扩散到探针表面,影响针尾镀金处的探针接触;针臂的绝缘层可大幅减少pitch距离在80μm区域的探针出现短路的现象;针尖处裸露Pd‑Ni合金层,可防止探针的Cu元素扩散至探针表面从而出现氧化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刚,印体健,于海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强一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6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