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试验装置、方法,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与流程

    技术2025-01-05  45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试验装置、方法,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大容量长时物理储能技术,其不涉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度更高,可以大幅改善电网发电、用电的时空结构,增大电网的调峰能力,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正在我国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的荷载安全性,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试验装置、方法,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能够模拟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洞室“充气-储气-放气”的工作全过程,具有可拆卸、方便移动的特点,可多场地进行试验,从而为实际工程的技术参数选择提供支持,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2、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和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

    4、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设置于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的周向外围。

    5、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6、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包括第一支承机构(4)、第二支承机构(1)、多个千斤顶(2)和围岩(3),

    7、所述第二支承机构(1)的位置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支承机构(1)的内部提供第一容置空间;

    8、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机构提供第二容置空间;

    9、所述千斤顶(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和第二支承机构(1)之间;

    10、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使得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之间形成第三容置空间;

    11、所述围岩(3)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使得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的周向外围均充填有所述围岩(3)。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包括板式机构,

    13、所述板式机构沿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的轴向设置,所述板式机构的边长大于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的直径。

    14、作为优选,所述板式机构由钢板,或者,具有支承强度的其他合金制成。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承机构(1)包括支承框架(7)和斜撑(8),

    16、所述支承框架(7)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的外围,于所述支承框架(7)和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17、所述斜撑(8)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承框架(7),所述斜撑(8)的另一端固定。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第二支承机构(1)之间的间隔均等。

    19、作为优选,所述多个千斤顶(2)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第二支承机构(1)之间均匀设置。

    20、作为优选,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包括侧壁、第一堵头(6a)、第二堵头(6b),

    21、所述第一堵头(6a)设置于所述侧壁的第一径向末端,使得所述第一堵头(6a)的边缘与所述侧壁的第一径向末端的边缘之间密封连接;

    22、所述第二堵头(6b)设置于所述侧壁的第二径向末端,使得所述第二堵头(6b)的边缘与所述侧壁的第二径向末端的边缘之间密封连接;

    23、所述第一堵头(6a)上设置有通孔(9),使得测试气体能够从所述通孔(9)进入至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的内腔中。

    24、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还包括液压机构和气体压缩机,

    25、所述液压机构用于向所述千斤顶提供液压油,使得所述千斤顶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第二支承机构(1)之间伸缩;

    26、所述气体压缩机用于向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通入测试气体。

    27、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28、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组装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

    30、将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设置于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形成所述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

    31、按照设定的方式,向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内通入测试气体,并且,通过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向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施加围压作用力,或者,改变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向所述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施加围压作用力的大小;

    32、记录试验操作参数和试验结果参数;

    33、根据所述试验操作参数和试验结果参数,得到试验操作参数与试验结果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

    34、为了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35、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获取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

    37、将所述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的结果参数,输入至所述数学模型;

    38、所述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结果参数,得到所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参数。

    39、为了达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40、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装置包括:

    41、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

    42、数学模型,用于将所述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的结果参数,输入至所述数学模型;

    43、运算单元,所述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结果参数,应用所述运算单元,得到所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参数。

    44、为了达到上述第五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如下:

    45、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所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46、为了达到上述第六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如下:

    47、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所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48、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能够利用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模拟真实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并利用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模拟向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施加围压的场景,因此,能够为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实际施工提供参考。

    49、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根据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能够根据基于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进行的试验方法,得到试验操作参数与结果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再根据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首先由该数学模型推演得到该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施工参数,然后,根据该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施工参数再进一步根据施工条件调整施工参数,因此,能够提高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施工效率,并得到与环境更加适应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


    技术特征:

    1.一种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5)和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包括第一支承机构(4)、第二支承机构(1)、多个千斤顶(2)和围岩(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4)包括板式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机构由钢板,或者,具有支承强度的其他合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机构(1)包括支承框架(7)和斜撑(8),

    6.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反力架模型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一种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一种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所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所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千斤顶式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试验装置、方法,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和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千斤顶式围压施力组件设置于待测试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周向外围。该试验方法基于该试验装置而实现。该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将待施工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目标作为结果参数,输入至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根据结果参数,得到地下岩石内衬储气库的设计参数。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设计方法。其能够模拟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洞室“充气‑储气‑放气”的工作全过程,从而为实际工程的技术参数选择提供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江,曹雷年,王瑞华,张晓明,朱鸿飞,孙冠华,于显杨,王娇,刘佳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中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6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