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肥掺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
背景技术:
腐植酸肥料具有较高的肥效,同时又是一种化肥增效剂,可提高氮利用率1-2倍,提高磷、钾利用率1倍左右。因其具有刺激、缓冲等功能,又可称为刺激肥料、缓冲肥料、呼吸肥料。
腐植酸肥料主要由少量的腐殖酸粉料与大量的无机肥掺混而成,现有腐植酸肥料的掺混设备主要为搅拌式掺混筒,属于间歇式掺混设备,即投料后充分混合后再出料,其产量有限,且搅拌叶的边角处容易黏附大量肥料,基本每次掺混后都需要及时清理,否则影响产品的掺混效率及掺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由进料管、混料管及出料管通过抱箍串联连接而成,进料管、混料管及出料管均为椭圆形截面的直管,进料管的一端为竖截面,进料管的另一端为斜截面,且进料管的斜截面为正圆形,进料管的斜截面均设有正圆形法兰,出料管的一端也设有正圆形法兰,混料管的两端均设有正圆形法兰;
抱箍由两端的角铁和中部的环形条块组成,环形条块的内弧面设有两个与正圆形法兰对应的环形卡槽,两个角铁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贴合连接;
进料管竖截面一端设有进料斗,进料管斜截面一端通过抱箍与混料管连接,进料管的外管壁套接有限位圆环;
出料管竖截面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出料管斜截面一端也通过抱箍与混料管连接,出料管的外管壁也套接有限位圆环;
混料管的个数为奇数个,位于中间位置的混料管的外管壁设有齿道,齿道啮合在圆形齿圈内,且齿道还啮合有小齿轮,小齿轮内部套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
优选地,混料管的个数范围为3-7个。
优选地,进料管管口的高度与出料管管口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出料斗的上部由分隔板均分成两部分。
优选地,正圆形法兰与环形卡槽的接触面均经过光滑处理。
优选地,正圆形法兰与环形卡槽之间填充有滑石粉或润滑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模拟矢量发动机的喷气管之多维变向原理及结构,采用进料管、混料管及出料管通过抱箍串联连接而成,进料管、混料管及出料管均为椭圆形截面的直管,进料管及出料管的一端分别为斜截面并设置正圆形法兰,混料管的两端均设有正圆形法兰;当电机及旋转轴带动小齿轮旋转,齿轮传递到椭圆形的齿道及圆形齿圈,使圆形齿圈形成如图所示的异形凸轮式运动轨迹,使中间的混料管绕小齿轮产生行星式圆周运动,该混料管具有圆周运动,同时自身有自转,一方面促进肥料在混料管内翻滚;另一方面中间的混料管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掺混筒两端的进料管、出料管分别被一个限位圆环定位,中间的混料管行星式圆周运动造成巨大的扭矩,并分别传递到两边的混料管中,带动肥料也在混料管中呈行星式圆周运动,从而产生充分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肥料掺混过程,无需搅拌叶的参与,不会产生粘料及吸湿结块等不利现象,有利于肥料颗粒的分散及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的进料管的限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的混料管的齿轮传动结构图。
图中:进料管1、混料管2、出料管3、抱箍4、角铁401、环形条块402、环形卡槽403、紧固螺栓404、正圆形法兰5、进料斗6、限位圆环7、出料斗8、齿道9、圆形齿圈10、小齿轮11、旋转轴12、电机13、分隔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由进料管1、混料管2及出料管3通过抱箍4串联连接而成,进料管1、混料管2及出料管3均为椭圆形截面的直管,进料管1的一端为竖截面,进料管1的另一端为斜截面,且进料管1的斜截面为正圆形,进料管1的斜截面均设有正圆形法兰5,出料管3的一端也设有正圆形法兰5,混料管2的两端均设有正圆形法兰5;抱箍4由两端的角铁401和中部的环形条块402组成,环形条块402的内弧面设有两个与正圆形法兰3对应的环形卡槽403,两个角铁40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404贴合连接;进料管1竖截面一端设有进料斗6,进料管1斜截面一端通过抱箍4与混料管2连接,进料管1的外管壁套接有限位圆环7;出料管3竖截面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8,出料管3斜截面一端也通过抱箍4与混料管2连接,出料管3的外管壁也套接有限位圆环7;混料管2的个数为奇数个,位于中间位置的混料管2的外管壁设有齿道9,齿道9啮合在圆形齿圈10内,且齿道9还啮合有小齿轮11,小齿轮11内部套接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3。
参照图1,混料管2的个数范围为3-7个,混料管2总长越长,肥料掺混的停留距离及停留时间越长,利于肥料的充分混合;但混料管2太多,各个混料管2之间扭矩传递不顺畅,导致进料管1的扭矩无法传递到出料管3,造成出料管3及相邻的混料管2无法正常旋转,影响肥料的滚动混合过程。
参照图1,进料管1管口的高度与出料管3管口的高度相同,避免肥料在重力势能影响下、在混料管2内滑落,进一步提高肥料成分的混合停留时间,提高混合效率。
参照图1,出料斗8的上部由分隔板14均分成两部分,利于两种混合的定量同时添加。
参照图1-2,正圆形法兰3与环形卡槽403的接触面均经过光滑处理,正圆形法兰5与环形卡槽403之间填充有滑石粉或润滑油,促使进料管1、混料管2及出料管3之间正常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电机13及旋转轴12带动小齿轮11旋转,齿轮传递到椭圆形的齿道9及圆形齿圈10,使圆形齿圈10形成如图4所示的异形凸轮式运动轨迹,使中间的混料管2绕小齿轮11产生行星式圆周运动,该混料管2具有圆周运动,同时自身有自转,一方面促进肥料在混料管2内翻滚;另一方面中间的混料管2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掺混筒两端的进料管1、出料管3分别被一个限位圆环7定位,中间的混料管2行星式圆周运动造成巨大的扭矩,并分别传递到两边的混料管2中,带动肥料也在混料管2中呈行星式圆周运动,从而产生充分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肥料掺混过程,无需搅拌叶的参与,不会产生粘料及吸湿结块等不利现象,有利于肥料颗粒的分散及充分混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由进料管(1)、混料管(2)及出料管(3)通过抱箍(4)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混料管(2)及出料管(3)均为椭圆形截面的直管,所述进料管(1)的一端为竖截面,所述进料管(1)的另一端为斜截面,且所述进料管(1)的斜截面为正圆形,所述进料管(1)的斜截面均设有正圆形法兰(5),所述出料管(3)的一端也设有正圆形法兰(5),所述混料管(2)的两端均设有正圆形法兰(5);
所述抱箍(4)由两端的角铁(401)和中部的环形条块(402)组成,所述环形条块(402)的内弧面设有两个与正圆形法兰(5)对应的环形卡槽(403),两个所述角铁(40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404)贴合连接;
所述进料管(1)竖截面一端设有进料斗(6),所述进料管(1)斜截面一端通过抱箍(4)与混料管(2)连接,所述进料管(1)的外管壁套接有限位圆环(7);
所述出料管(3)竖截面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8),所述出料管(3)斜截面一端也通过抱箍(4)与混料管(2)连接,所述出料管(3)的外管壁也套接有限位圆环(7);
所述混料管(2)的个数为奇数个,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混料管(2)的外管壁设有齿道(9),所述齿道(9)啮合在圆形齿圈(10)内,且所述齿道(9)还啮合有小齿轮(11),所述小齿轮(11)内部套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管(2)的个数范围为3-7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管口的高度与出料管(3)管口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8)的上部由分隔板(14)均分成两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圆形法兰(5)与环形卡槽(403)的接触面均经过光滑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殖酸复合肥的矢量式掺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圆形法兰(5)与环形卡槽(403)之间填充有滑石粉或润滑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