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激光转印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4-12-26  63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激光转印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1、金属化是太阳能电池制作工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导电浆料印刷烧结制备金属化电极,实现电流输出。对于太阳能电池来说,银浆等导电浆料的成本占比较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池的发展。

    2、目前,一些金属化工艺中使用银包铜、铜浆替代纯银浆料,以降低导电浆料的成本占比。但银包铜浆、铜浆金属化制备的电极可焊性能差,可能会导致组件焊接时出现可靠性的问题,影响太阳能电池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激光转印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通过分段栅线设计,实现降本的同时改善可焊性,避免出现可靠性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

    3、电池片;

    4、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设于所述电池片,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分为第一栅线段和第二栅线段,所述第一栅线段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焊接区域,所述第一栅线段用于与焊带焊接;

    5、其中,所述第一栅线段和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不同,所述第一栅线段的焊接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栅线段的焊接强度。

    6、根据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通过第一栅线的分段式设计,与焊带焊接的第一栅线段和不与焊带焊接的第二栅线段制备浆料不同,降低太阳能电池金属化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极结构的可焊性,避免出现可靠性问题,保证太阳能电池成品的质量。

    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栅线段将位于同一直线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栅线段间隔开。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焊接区域内所述第二栅线段与所述电池片接触,所述第一栅线段设于所述第二栅线段背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焊接区域和所述电池片的非焊接区域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为纯银浆料或银合金浆料。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为铜浆料或银包铜浆料。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栅线段的长度为5mm-20mm。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

    14、第二栅线,所述第二栅线与所述第一栅线相交连接,所述第二栅线用于收集所述电池片上产生的电流,所述第一栅线用于汇集所述第二栅线的电流。

    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激光转印设备,该激光转印设备包括:

    16、浆料填充机构,所述浆料填充机构包括壳体和刮刀装置,所述壳体形成容纳浆料的浆料腔,所述浆料腔的一端具有开口,浆料通过所述开口填充至转印膜,所述刮刀装置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17、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刮刀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刮刀装置动作开关所述开口,在电池片上印刷第一栅线,制得太阳能电池,所述第一栅线分为第一栅线段和第二栅线段,所述第一栅线段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焊接区域,所述第一栅线段用于与焊带焊接,所述第一栅线段和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不同,所述第一栅线段和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由不同的所述浆料腔输出转印,所述第一栅线段的焊接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栅线段的焊接强度。

    18、根据本申请的激光转印设备,通过设置开口可调整的浆料填充机构,实现浆料在转印膜上的灵活填充,使用两种不同的浆料制备分段式的第一栅线,降低太阳能电池金属化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极结构的可焊性,避免出现可靠性问题,该激光转印设备还可以提升激光转印的适用范围,便于对激光转印制备电极栅线的长度、结构等做出调整。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浆料腔对应一个刮刀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均朝向所述开口设置;

    20、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相互靠近以关闭所述开口,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相互远离以打开所述开口。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分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相互靠近或远离。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上远离刀刃的一端设有磁性件,所述壳体设有磁吸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磁吸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磁吸装置产生对所述磁性件的引力或斥力,以使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旋转。

    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相互靠近或远离。

    2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设有气缸,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沿所述气缸的缸体伸缩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气缸动作。

    2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

    26、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浆料填充机构在电池片上印刷第一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分为第一栅线段和第二栅线段,所述第一栅线分为第一栅线段和第二栅线段,所述第一栅线段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焊接区域,所述第一栅线段用于与焊带焊接;

    27、所述浆料填充机构包括壳体和刮刀装置,所述壳体形成容纳浆料的至少两个浆料腔,所述浆料腔的一端具有开口,浆料通过所述开口填充至转印膜,所述刮刀装置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刮刀装置动作开关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栅线段和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不同,所述第一栅线段和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由不同的所述浆料腔输出转印,所述第一栅线段的焊接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栅线段的焊接强度。

    28、根据本申请的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通过控制浆料腔的开口打开或关闭,使用两种不同的浆料制备分段式的第一栅线,降低太阳能电池的金属化成本,提高电极结构的可焊性,避免出现可靠性问题,保证太阳能电池成品的质量。

    29、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段将位于同一直线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栅线段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焊接区域内所述第二栅线段与所述电池片接触,所述第一栅线段设于所述第二栅线段背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在所述焊接区域和所述电池片的非焊接区域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为纯银浆料或银合金浆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为铜浆料或银包铜浆料。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段的长度为5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

    9.一种激光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浆料腔对应一个刮刀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均朝向所述开口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分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相互靠近或远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上远离刀刃的一端设有磁性件,所述壳体设有磁吸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磁吸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磁吸装置产生对所述磁性件的引力或斥力,以使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的刀刃相互靠近或远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气缸,所述第一刮刀和所述第二刮刀沿所述气缸的缸体伸缩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气缸动作。

    15.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激光转印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的印刷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片;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设于所述电池片,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分为第一栅线段和第二栅线段,所述第一栅线段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焊接区域,所述第一栅线段用于与焊带焊接;其中,所述第一栅线段和所述第二栅线段的印刷浆料不同,所述第一栅线段的焊接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栅线段的焊接强度。所述太阳能电池通过第一栅线的分段式设计,与焊带焊接的第一栅线段和不与焊带焊接的第二栅线段制备浆料不同,降低太阳能电池金属化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极结构的可焊性,避免出现可靠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雍文炯,殷志豪,韩玉浩,杨广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2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