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与流程

    技术2024-12-24  47


    本申请涉及液氨储罐的监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


    背景技术:

    1、氨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带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液化成液态氨。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通常通过液氨储罐进行存储。液态氨易挥发成氨气,氨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爆炸,由于液氨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液氨储罐的检测、维护保养缺失或不到位,则可能会导致储罐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液氨储罐可能会发生以下风险事故:

    3、爆炸:液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储罐内积聚过多液氨或者受到外部火源引发爆炸。

    4、漏液:由于储罐本身或管道系统存在漏洞或损坏,导致液氨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5、中毒:液氨泄漏后,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当人员暴露在高浓度液氨气体中时,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6、冷冻伤:液氨的温度极低,接触液氨会导致皮肤或组织冷冻伤。

    7、其他事故:液氨储罐还可能发生其他事故,如储罐内部压力过高导致爆炸、设备故障引发事故等。因此,在液氨储罐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储罐的安全性。

    8、由于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因素众多,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目前对液氨储罐的安全监测是采取全面排查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其中重点监测是由专业工作人员选定的,导致重点监测的内容不客观,容易造成漏检。此外,当液氨储罐所处的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由工作人员选取重点监测因素,导致安全监测效率低下。

    9、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以客观的、全面的自动选取容易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重点监测因素,提高安全监测效率,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方案无法以客观的、全面的自动选取容易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重点监测因素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液氨储罐对应的事故树,并根据所述事故树确定导致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多个影响因素,所述事故树用于将液氨储罐事故的发生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事件,然后通过逻辑关系将各所述事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4、根据所述液氨储罐对应的所述事故树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并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

    5、将目标影响因素发送至预设终端,所述目标影响因素为所述影响程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的所述影响因素。

    6、可选地,根据所述液氨储罐对应的所述事故树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包括:

    7、根据所述液氨储罐对应的所述事故树确定导致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最小割集;

    8、根据所述最小割集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结构重要度;

    9、根据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构建各个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所述判断矩阵。

    10、可选地,根据所述最小割集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结构重要度,包括:

    11、根据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

    12、其中,χi为第i个影响因素,i(χi)为影响因素χi的结构重要度,ni为影响因素χi所属最小割集包含的影响因素的个数,er为第r个最小割集。

    13、可选地,根据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构建各个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所述判断矩阵,包括:

    14、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的层级;

    15、根据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的层级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得分;

    16、根据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得分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导致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所述判断矩阵。

    17、可选地,根据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的层级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得分,包括:

    18、根据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得分;

    19、其中,si为影响因素χi的得分,n为结构重要度总层级数,ni为影响因素χi的结构重要度的层级。

    20、可选地,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包括:

    21、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比较权重;

    22、对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比较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比较权重为各个所述影响因素对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所述影响程度。

    23、可选地,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包括:

    24、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cr值一致性验证;

    25、在所述判断矩阵通过所述cr值一致性验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所述影响程度。

    2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装置,该装置包括:

    27、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液氨储罐对应的事故树,并根据所述事故树确定导致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多个影响因素,所述事故树用于将液氨储罐事故的发生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事件,然后通过逻辑关系将各所述事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28、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液氨储罐对应的所述事故树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并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

    29、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影响因素发送至预设终端,所述目标影响因素为所述影响程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的所述影响因素。

    3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3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32、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液氨储罐对应的事故树,自动得到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液氨储罐对应的事故树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进而可以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将影响程度大于预设值的影响因素反馈给预设终端,从而对于不同的液氨储罐,通过获取并对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所有影响因素的分析,避免了人为选取重点监测因素的不客观和对重点监测因素漏检的问题,实现了客观的、全面的自动获取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重点监测因素,提高安全监测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无法以客观的、全面的自动选取容易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重点监测因素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液氨储罐对应的所述事故树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最小割集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结构重要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构建各个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所述判断矩阵,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所述结构重要度的层级确定各个所述影响因素的得分,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判断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影响因素对于所述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包括:

    8.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氨储罐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该方法通过获取液氨储罐对应的事故树,自动得到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液氨储罐对应的事故树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进而可以根据判断矩阵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将影响程度大于预设值的影响因素反馈给预设终端,从而对于不同的液氨储罐,通过获取并对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所有影响因素的分析,避免了人为选取重点监测因素的不客观和对重点监测因素漏检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无法以客观的、全面的自动选取容易导致液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重点监测因素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加义,刘同双,冯澎波,刘素丽,王倩,赵铁剑,狄清林,王文华,雍晓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1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