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实施例属于压缩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
背景技术:
1、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热力发电循环系统,具有效率高,系统简单等优越的特点。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高效的核心在于循环具有较低的压缩功,因此,等温压缩近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介质是进一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
2、然后目前没有能够满足需求的等温型压缩机可供使用,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供等温的压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
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压缩入口和压缩出口;
3、混流器,所述混流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混流器与所述压缩入口连通,所述混流器用于混合二氧化碳和油;
4、分离器,所述分离器与所述压缩出口连通,所述分离器用于分离二氧化碳和油的混合物。
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流器具有混流进气口和混流进液口,所述混流进气口用于引入二氧化碳,所述混流进液口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引入油。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7、油箱,所述油箱具有油箱出液口,所述油箱出液口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油箱用于为所述喷嘴提供油。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箱与所述喷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高压泵。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油量调节阀,所述油量调节阀位于所述高压泵与所述喷嘴之间。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具有分离出液口,所述油箱具有油箱进液口,所述分离出液口与所述油箱进液口连通。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12、透平机,所述透平机具有透平进液口和透平出液口,所述分离出液口与所述透平进液口连通,所述透平出液口与所述油箱进液口连通。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14、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具有冷却进液口和冷却出液口,所述冷却进液口与所述透平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出液口与所述油箱进液口连通。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平机的主轴与所述压缩机的主轴同轴连接。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17、稳压罐,所述稳压罐与所述混流器的所述混流进气口连通,所述稳压罐用于为所述混流器提供稳压的二氧化碳。
18、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压缩机的压缩入口设有混流器,压缩机的压缩出口设有分离器,混流器将气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液态油混合,以形成气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液态油的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入口进入到压缩机内部,气液混合物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其中,气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被压缩产生大量的压缩热,液态油的比热较大,能够吸收超临界二氧化碳产生的压缩热,从而抑制超临界二氧化碳被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使超临界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其温度始终保持恒定,同时,降低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缩功,即减少压缩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器具有混流进气口和混流进液口,所述混流进气口用于引入二氧化碳,所述混流进液口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引入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所述喷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高压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油量调节阀,所述油量调节阀位于所述高压泵与所述喷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具有分离出液口,所述油箱具有油箱进液口,所述分离出液口与所述油箱进液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机的主轴与所述压缩机的主轴同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温压缩系统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