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预制舱液冷散热,具体的说是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
背景技术:
1、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电池储能预制舱包括:电池舱体,电气舱、电池架、消防通道,电池舱和电气舱安装消防和监控系统,电池舱顶部安装多组散热系统,电气舱设有逆变器,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的管理,可实现作为备用电源而实现储能电站的功能,电池储能预制舱成套性强、系统简单、体积小、移动性高、对环境适应性强、运行安全可靠。
2、目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池储能预制舱是将电池组分类安装在预制舱的内部,每个电池组之间通过隔挡板将电池组分隔开来,而电池组在进行充电或者放电都会产生很高的热气,一般采用风机以及冷凝管产生的低温气流对预制舱内部进行吹气,利用气流的不断排放来降低预制舱内部电池温度,但是单一的冷气风源降温,只有一开始的风源为低温空气,随着空气不断的吸收热源,会导致冷气风源温度不断升高,后续的降温效率会变得低下,而且风机所吹动的风源会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变得缓慢,使得冷气风源无法与电池组表面进行有效接触,无法对电池组表面上的温度进行有效降温的问题。
3、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包括地基台及固定安装在地基台顶部外侧表面上的预制舱,所述地基台的顶部表面且位于预制舱一侧边缘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冷凝器,可拆卸式安装在预制舱内侧中间位置的液冷循环箱,可拆卸式安装在预制舱两侧内壁面上的搭接支撑板二,固定安装在液冷循环箱两侧底部边缘位置且设置在预制舱底部内侧壁面上的冷液循环推动箱,所述冷液循环推动箱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水源循环推动单元,所述水源循环推动单元包括开设在冷液循环推动箱内侧壁面上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壁面上固定安装在电机,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外侧表面上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表面上摆动套接有摆动板;
3、所述液冷循环箱的外侧表面且位于顶部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降温铜管,所述液冷循环箱的内侧壁面上交错对接有倾斜降温板。
4、优选的,所述液冷循环箱的内侧中间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间隔板,所述降温铜管的两端延伸至液冷循环箱内部且设置在间隔板的两侧边缘位置,所述液冷循环箱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空心散热板。
5、优选的,所述液冷循环箱的两侧表面且位于底部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搭接支撑板一,所述搭接支撑板一和搭接支撑板二的外侧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防护套壳二,所述防护套壳二的上下两侧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垫高条,所述垫高条的外侧表面可拆卸式安装在电池组的外侧表面。
6、优选的,所述液冷循环箱的内侧壁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电池组,所述预制舱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电机扇。
7、优选的,所述空腔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空腔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所述冷液循环推动箱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空腔内侧壁面上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液冷循环箱的外侧表面,所述摆动板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接在滑块外侧表面上的抽拉推动条。
8、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壳二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透气口,所述预制舱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套壳一,所述电机扇的外侧表面上固定安装在防护套壳一的顶部内侧壁面,所述防护套壳一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气体回流管。
9、优选的,所述液冷循环箱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内陷凹槽,所述空心散热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在内陷凹槽的内侧壁面。
10、优选的,所述气体回流管的另一端穿过预制舱和搭接支撑板二延伸至防护套壳二一侧边缘位置,所述预制舱的正面上设置有闭合门。
11、优选的,所述降温铜管的位置设置在电机扇的底部边缘位置。
12、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壳一的顶部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气流腔,两个所述空腔之间开设有透水槽口。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当电机旋转时,会对电机顶部表面上的抽拉推动条进行抽拉移动,而抽拉推动条的每次移动下都会对限位条外侧表面上的滑块进行来回抽拉移动,由于循环水管每次可以抽拉的水源容量有限,但是滑块表面上的摆动板每次推动的容量会比较大,在摆动板的推动下二号空腔内部的水源会被极快的挤压排放出去,利用摆动板的每次推动对水源进行阶段性推动,每次阶段性推动下都会对低温冷却水造成冲击,低温冷却水每次被冲击下都会在液冷循环箱的内部造成水源冲击,每次冲击下会使得低温冷却水与倾斜降温板表面吸收空心散热板的热源进行冲击混合,以此来降低倾斜降温板表面上的温度,而且在低温冷却水的推动下,会使得降温铜管的内部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低温环境下的降温铜管表面温度会低于电池组内部的温度,温度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会加快热源交互,达到了利用空心散热板和倾斜降温板对吸热气体的中间部分热气流进行降温处理,使得电机扇吹动下的气流始终保持在低温环境的效果;
15、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配合电机扇进行转动吹风,吹动的风源会与降温铜管的表面相接触,风源在进行流动时,会带动降温铜管表面上的低温冷气进行流动,低温冷气会穿过防护套壳二内侧壁面,并且对电池组表面上渗透出来的热气进行接触降温,与此同时流动的热气流会与液冷循环箱外侧表面上的空心散热板进行接触,同时利用空心散热板对外界的热源进行吸收,再通过与空心散热板相连接的倾斜降温板对空心散热板内部的热源进行吸收,配合倾斜降温板外侧表面上的热源与冷却水进行混合降温处理,达到了利用风源、热传导和冷凝水对电池进行多次循环降温处理的效果;
16、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当电机扇在进行吹气时,会降低气流腔内部的气压,当气流腔内部的气压被降低后,会对气体回流管内部的气体进行不断吸收流动,而气体回流管的另一端位于透气口的出口处,而此时透气口的出口处所排放出来的气流为吸收完电池组热源的热气流,会在气体回流管的入口处的吸收下,将热气流导向气流腔的内部去,在电机扇的推动下,热气流会与降温铜管的表面进行接触,配合低温冷却水在降温铜管的内部不断循环流动,利用低温冷却水始终保持着降温铜管的表面处于低温状态,低温状态下的降温铜管会与电机扇吹动的热气进行接触混合,配合降温铜管对热气流进行降温,而气体的吹动下也会携带着降温铜管表面上的冷气进行流动,达到了对吸收完热气的气流进行循环利用、降温、吸热处理的效果。
1.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包括地基台(11)及固定安装在地基台(11)顶部外侧表面上的预制舱(12),所述地基台(11)的顶部表面且位于预制舱(12)一侧边缘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冷凝器,可拆卸式安装在预制舱(12)内侧中间位置的液冷循环箱(13),可拆卸式安装在预制舱(12)两侧内壁面上的搭接支撑板二(14),固定安装在液冷循环箱(13)两侧底部边缘位置且设置在预制舱(12)底部内侧壁面上的冷液循环推动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液循环推动箱(15)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水源循环推动单元,所述水源循环推动单元包括开设在冷液循环推动箱(15)内侧壁面上的空腔(151),所述空腔(151)的内侧壁面上固定安装在电机(156),所述空腔(151)的两侧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52),所述限位条(152)的外侧表面上滑动套接有滑块(153),所述滑块(153)的外侧表面上摆动套接有摆动板(1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循环箱(13)的内侧中间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间隔板(a5),所述降温铜管(a4)的两端延伸至液冷循环箱(13)内部且设置在间隔板(a5)的两侧边缘位置,所述液冷循环箱(13)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空心散热板(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循环箱(13)的两侧表面且位于底部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搭接支撑板一(131),所述搭接支撑板一(131)和搭接支撑板二(14)的外侧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防护套壳二(132),所述防护套壳二(132)的上下两侧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垫高条(133),所述垫高条(133)的外侧表面可拆卸式安装在电池组(134)的外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循环箱(13)的内侧壁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电池组(134),所述预制舱(12)的顶部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电机扇(1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5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空腔(15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所述冷液循环推动箱(15)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空腔(151)内侧壁面上的循环水管(159),所述循环水管(15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液冷循环箱(13)的外侧表面,所述摆动板(154)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55),所述电机(156)的输出端外侧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接在滑块(153)外侧表面上的抽拉推动条(15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壳二(132)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透气口(135),所述预制舱(1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套壳一(121),所述电机扇(123)的外侧表面上固定安装在防护套壳一(121)的顶部内侧壁面,所述防护套壳一(12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气体回流管(12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循环箱(13)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内陷凹槽(a1),所述空心散热板(a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在内陷凹槽(a1)的内侧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回流管(124)的另一端穿过预制舱(12)和搭接支撑板二(14)延伸至防护套壳二(132)一侧边缘位置,所述预制舱(12)的正面上设置有闭合门(1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铜管(a4)的位置设置在电机扇(123)的底部边缘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冷循环散热式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壳一(121)的顶部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气流腔(122),两个所述空腔(151)之间开设有透水槽口(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