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土壤改良,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土壤是构成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如今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表现出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危害。
2、盐渍化耕地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的面积达到26%,因而提高其耕地质量与生产力水平对提升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的意义重大。同时,治理开发未利用盐渍土地,可以有效扩增国家的耕地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用好盐渍土资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盐渍土改良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
3、目前,国际上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利用已由以水利工程治理为主向以生物治理的转变,非常重视开发利用植物耐盐性的研究与应用,使得盐碱土直接利用成为了可能,这个环节中,土壤改良剂或调理剂的使用,对耐盐植物早期出苗有显著效果。当前,有关于盐碱化土壤改良的研究较多,包括多种材料复合的调理剂如木醋、生物炭、硫酸钙、植物腐熟材料、腐植酸等,亦有围绕灌溉排盐的工程改良措施等,改良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是缺乏专门应用于盐碱化土壤的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化土壤的改良,须结合当地土壤情况,研发功能性、高效性、环保性、经济性的土壤调理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土壤调理剂不仅能促进土壤形成团聚体、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还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激活土体中的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得到利于一般作物种植的肥沃淡化土层,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所述土壤调理剂由土壤平衡剂和土壤改良剂组成。
3、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调理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土壤平衡剂20-40%、土壤改良剂60-80%。
4、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平衡剂由钠离子吸附剂、酸碱平衡剂和渗透剂组成。
5、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平衡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钠离子吸附剂20-40%、酸碱平衡剂15-30%、渗透剂5.0-15%。
6、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改良剂由蛋白菌剂、麦饭石粉和有机质组成。
7、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改良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蛋白菌剂1.0-3.0%、麦饭石粉10-25%、有机质15-30%;或
8、所述土壤改良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蛋白菌剂1.8-2.2%、麦饭石粉13-16%、有机质16-20%。
9、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钠离子吸附剂为有机硅类功能肥,所述酸碱平衡剂为ph≤4.5的多元有机酸;所述渗透剂为黄腐酸类渗透剂;或
10、所述酸碱平衡剂为果酸、乙酸、水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渗透剂为黄腐酸钾、腐植酸钾或黄腐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11、所述渗透剂优选为黄腐酸钾、腐植酸钾或黄腐酸铵,不选用容易挥发的腐植酸铵,不在ph值较高的盐碱土壤中选用腐植酸钠。
12、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蛋白菌剂为鱼蛋白菌剂,所述麦饭石粉的粒径为60-120目;所述有机质为植物源秸秆或菌渣。
13、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土壤平衡剂中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液态的土壤平衡剂;按比例将麦饭石粉和有机质混合,边搅拌边加入蛋白菌剂,得到颗粒态或液态的土壤改良剂;将土壤平衡剂加注到土壤改良剂中,混合搅拌均匀,使土壤增平衡剂均匀附着在土壤改良剂上,制得土壤调理剂。
15、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如上述的土壤调理剂在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16、将土壤调理剂应用于盐碱土壤改良中,具体为向盐碱地土壤中使用土壤调理剂,亩用量仅1.5-10.0公斤。向盐碱地土壤中施用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如下(以中度盐碱地为例):
17、(1)滴水出苗作物(干播湿出):播种后先滴水到膜边行种孔见水渗透后,再按照亩用量2.5-4.5公斤将土壤调理剂以1:150倍稀释后加入到滴管设备中进行滴施;
18、(2)作物苗期使用:在幼苗期先滴水到膜边行幼苗见水湿透后,再按照亩用量3.0-5.0公斤将土壤调理剂以1:150倍稀释后加入到滴管设备中进行滴施,可快速降解幼苗根部的盐碱危害。苗期在浇头水时使用,使用时间越早越好,盐碱特别严重时,间隔10-15天再用一次,效果更佳;
19、(3)盐碱地种植水稻时,苗床亩用1.5-2.5公斤均匀随水冲施,在进行育苗,水稻移栽前,水稻田亩用2.5-3.5公斤;
20、(4)园林使用要掌握好用量,育林苗地亩用1.5-3.0公斤,大树每树每次30-50克。
21、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申请中的土壤调理剂,主要运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等,利用阴离子有机酸聚合物的络合增溶作用,提高土壤中硫酸钙、碳酸钙的溶解度,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钙离子,被激活的钙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大量置换与土壤胶体吸附的钠离子,被置换出的钠离子与负价的官能团结成溶于水的络合物,随灌溉水进入到耕作层以下,不再危害作物生长;此外,由于阳离子被官能团封锁,大量对作物有危害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无法与阳离子结合而被迫随灌溉水降到耕作层以下,也不再危害作物生长;同时,该盐碱土壤调理剂所富含的氢离子与土壤中引起碱性升高的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直接降低了土壤的碱性。
23、2、本申请中的土壤调理剂,不仅利用多元有机酸激活土体中的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络合降解有机质,黄腐酸类渗透剂也具较强有酸性,不仅能够调节ph值,对金属离子有很好的络合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还能够改良土壤团聚结构、疏松耕层土壤,降低表土含盐量,起到隔盐作用;提高土壤的保肥(固氮、解磷、活化钾)能力,特别是对钾肥的增效尤为明显,可以起到增根壮苗、抗重茬、抗病、改良作物品质的作用。此外,黄腐酸类渗透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强化植物根系的附着力和快速吸收能力,特别是对由于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的生理病害有明显的效果。
24、3、本申请中的土壤调理剂,有机硅类功能肥有强烈的亲土性,能促进土壤形成团聚体,保肥能力很好,不被降雨或灌溉水冲走,但又不影响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作物根与土壤亲和力更强,结合性更好,加快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采用本申请方法制得的土壤调理剂,能够创建得到利于一般作物种植的肥沃淡化土层。
1.一种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由土壤平衡剂和土壤改良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土壤平衡剂20-40%、土壤改良剂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平衡剂由钠离子吸附剂、酸碱平衡剂和渗透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平衡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钠离子吸附剂20-40%、酸碱平衡剂15-30%、渗透剂5.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由蛋白菌剂、麦饭石粉和有机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蛋白菌剂1.0-3.0%、麦饭石粉10-25%、有机质15-30%;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吸附剂为有机硅类功能肥,所述酸碱平衡剂为ph≤4.5的多元有机酸;所述渗透剂为黄腐酸类渗透剂;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菌剂为鱼蛋白菌剂,所述麦饭石粉的粒径为60-120目;所述有机质为植物源秸秆或菌渣。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在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