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8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加工设备,具体说是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药物合成的控温搅拌设备存在搅拌不均匀,下料出料易堵塞的情况,而且某些流体胶状的药物出料的速度比较慢,影响药物合成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包括混合容器和罩在混合容器顶部的密封罩,混合容器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中间推料的带搅拌桨叶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桨叶转动,混合容器下端为带电磁阀的出口,密封罩中间部位设置有多条外部包裹加热丝的螺旋管,不同药物药材进入时可实现分别加热;

    每条螺旋管的上端分别连通一个加料口,每条螺旋管的下端则分别与混合容器顶部连通,密封罩顶部内设置有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偏心轮,每个偏心轮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摆动杆,每条摆动杆的另一端则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贯穿混合容器顶部侧壁的捣动杆,即形成常见的由偏心轮组成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通过偏心轮转动即可带动摆动杆上下活动,从而带动捣动杆上下活动,每条捣动杆的下端分别前后交错位于两侧的搅拌桨叶之间,且两条捣动杆下端分别斜向下向内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搅拌桨叶在底部形成同时向内的搅拌流动,使整个混合容器循环内部循环搅拌混合的同时,每条捣动杆则形成上下的搅拌流动,使集中到一起的物料再次被上下搅动混合,提高了药物合成搅拌的效果,搅拌更均匀,多方位搅拌搅拌效率高;出料时,摆动杆也可运动,形成不断往下的下捣结构,有利于药物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包括混合容器1和罩在混合容器1顶部的密封罩2,混合容器1以及密封罩2的外部还包裹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如外部为钢板内部为保温棉的复合结构,不仅外观美观,而且也满足保温要求,混合容器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中间推料的带搅拌桨叶3的搅拌电机4,混合容器1下端为带电磁阀5的出口,密封罩2中间部位设置有多条外部包裹加热丝的螺旋管6,每条螺旋管6的上端分别连通一个加料口7,每条螺旋管6的下端则分别与混合容器1顶部连通,密封罩2顶部内设置有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偏心轮8,每个偏心轮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摆动杆9,每条摆动杆9的另一端则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贯穿混合容器1顶部侧壁的捣动杆10,每条捣动杆10的下端分别前后交错位于两侧的搅拌桨叶3之间,且两条捣动杆10下端分别斜向下向内延伸。

    为了使每条捣动杆10贯穿混合容器1的部位密封性好,每条捣动杆10贯穿混合容器1的部位分别套有固定在混合容器1顶部侧壁上的导向筒11,每个导向筒11内分别嵌有紧套在捣动杆10上的橡胶密封圈12,可以有效。

    为了保证药物出料时的温度,出口部位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混合容器1下端为漏斗形,且出口两侧的混合容器1底部侧壁还设置有二次加热装置14,当检测到出口药物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可开启二次加热装置14进行加热,二次加热装置14均匀排布在混合容器1底部,二次加热装置14可以为电加热管、电加热丝、燃气加热管、导热油加热管等,只要实现加热即可。

    为了提高捣动杆10上下搅动的范围及力度,位于混合容器1内的每条捣动杆10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对称的三角叶片15,三角叶片15可增大内部药物的混合程度,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为了便于安装。混合容器1底部两侧以及密封罩2顶部两侧的外侧壁分别固定有安装支架16,两侧的搅拌电机4则分别固定在顶部的安装支架16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容器(1)和罩在混合容器(1)顶部的密封罩(2),混合容器(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中间推料的带搅拌桨叶(3)的搅拌电机(4),混合容器(1)下端为带电磁阀(5)的出口,密封罩(2)中间部位设置有多条外部包裹加热丝的螺旋管(6),每条螺旋管(6)的上端分别连通一个加料口(7),每条螺旋管(6)的下端则分别与混合容器(1)顶部连通,密封罩(2)顶部内设置有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偏心轮(8),每个偏心轮(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摆动杆(9),每条摆动杆(9)的另一端则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贯穿混合容器(1)顶部侧壁的捣动杆(10),每条捣动杆(10)的下端分别前后交错位于两侧的搅拌桨叶(3)之间,且两条捣动杆(10)下端分别斜向下向内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每条捣动杆(10)贯穿混合容器(1)的部位分别套有固定在混合容器(1)顶部侧壁上的导向筒(11),每个导向筒(11)内分别嵌有紧套在捣动杆(10)上的橡胶密封圈(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出口部位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混合容器(1)下端为漏斗形,且出口两侧的混合容器(1)底部侧壁还设置有二次加热装置(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混合容器(1)内的每条捣动杆(10)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对称的三角叶片(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容器(1)底部两侧以及密封罩(2)顶部两侧的外侧壁分别固定有安装支架(16),两侧的搅拌电机(4)则分别固定在顶部的安装支架(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容器(1)以及密封罩(2)的外部还包裹有保温材料。

    技术总结
    一种药物合成用控温搅拌设备,混合容器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中间推料的带搅拌桨叶的搅拌电机,混合容器下端为带电磁阀的出口,密封罩中间部位设置有多条外部包裹加热丝的螺旋管,每条螺旋管的上端分别连通一个加料口,每条螺旋管的下端则分别与混合容器顶部连通,密封罩顶部内设置有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转动的偏心轮,每个偏心轮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摆动杆,每条摆动杆的另一端则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条贯穿混合容器顶部侧壁的捣动杆,每条捣动杆的下端分别前后交错位于两侧的搅拌桨叶之间,且两条捣动杆下端分别斜向下向内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提高了药物合成搅拌的效果,有利于药物的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苗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苗方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4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