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电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芯的循环使用过程中,电芯的铝塑膜会随着每一次充放电承受变形力,其中,铝塑膜的强度最为薄弱之处位于冲坑r角处,因此r角的强度及安全性极为重要。但是现有的电芯的铝塑膜的r角处的抗疲劳强度并不高,在电芯不断地抽真空的过程中,r角处将产生无规则的变形,而r角处的铝塑膜铝层厚度普遍为30μm左右,这极容易在变形过程中出现针孔、裂纹甚至断裂,从而接导致电芯的密封性能下降,轻则漏气、漏液,重则起火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芯,该电芯能够减小在循环过程中铝塑膜r角处的变形,避免铝塑膜r角处的疲劳破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极组、铝塑膜以及设置在所述极组与所述铝塑膜之间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具有本体段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段的两端的弯折段,所述本体段与所述弯折段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与所述铝塑膜的r角相匹配,所述连接处的内表面与所述极组的转角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本体段和所述弯折段的至少一者上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mm~3mm。
可选的,所述本体段开设有安装槽孔,所述安装槽孔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的极耳相匹配以允许所述极耳穿过所述安装槽孔连接在所述极组上。
可选的,所述保持架配置为:能够允许所述极耳穿过所述安装槽孔连接在所述极组上并且能够使所述保持架的顶面与所述极组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本体段上设有两组所述通孔组,每组所述通孔组沿所述本体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所述安装槽孔设置在两组所述通孔组之间。
可选的,所述保持架为绝缘保持架。
可选的,所述保持架为聚丙烯保持架。
可选的,所述电芯包括两个所述保持架,两个所述保持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极组的相对的两端。
可选的,两个所述保持架的所述弯折段之间具有间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具有以下优势:
保持架的所述本体段与所述弯折段的连接处的外表面与所述铝塑膜的r角相匹配,使得当所述保持架装配在所述极组与所述铝塑膜之间时,能够对所述铝塑膜的r角提供有效支撑,最大程度地减小电芯循环过程中铝塑膜的r角的变形量,避免铝塑膜的r角的疲劳破坏。同时,所述连接处的内表面与所述极组的转角也相匹配,使得保持架不会对所述极组产生挤压,从而保证所述极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的铝塑膜与保持架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极组,11-转角,20-铝塑膜,21-r角,30-保持架,31-本体段,32-弯折段,321-连接处,33-通孔,34-安装槽孔,40-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包括极组10、铝塑膜20以及设置在极组10与铝塑膜20之间的保持架30,保持架30具有本体段31以及分别连接在本体段31的两端的弯折段32,本体段31与弯折段32的连接处321的外表面与铝塑膜20的r角21相匹配,连接处321的内表面与极组10的转角11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持架30的本体段31与弯折段32的连接处321的外表面与铝塑膜20的r角21相匹配,使得当保持架30装配在极组10与铝塑膜20之间时,能够对铝塑膜20的r角21提供有效支撑,最大程度地减小电芯循环过程中铝塑膜20的r角21的变形量,避免铝塑膜20的r角21的疲劳破坏。同时,连接处321的内表面与极组10的转角11也相匹配,使得保持架30不会对极组10产生挤压,从而保证极组10的使用寿命。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减轻保持架30的重量,可选的,本体段31和弯折段32的至少一者上设有通孔33。这样就能使保持架30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能够减轻重量,从而不会对电芯造成过多的负担。另一方面,在电芯的注液过程中,保持架30的通孔33还起到不会使保持架30影响电解液对极组10的浸润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通孔33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通孔33可以设计为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的,通孔33设计为圆形,并且其直径为2mm~3mm。
为了使保持架30能够较为容易地与极组10配合安装,可选的,本体段31开设有安装槽孔34,安装槽孔34的形状与电芯的极耳40相匹配以允许极耳40穿过安装槽孔34连接在极组10上。在电芯装配的过程中,首先将极耳40固定连接在极组10上,这时再使保持架30的安装槽孔34穿过极耳40,从而使得保持架30能够与极组10完成装配,最后再将极组10和保持架30整体置入铝塑膜20。
在保持架30与极组10装配完成后,为了使保持架30的顶面与极组10的顶面之间不会形成阶梯状,可选的,保持架30配置为:能够允许极耳40穿过安装槽孔34连接在极组10上并且能够使保持架30的顶面与极组10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也就是说,当极耳40连接在极组10的中间部位时,安装槽孔34相应地开设在保持架30的中部,从而保证保持架30的顶面与极组10的顶面之间不会形成阶梯状。
为了使得电解液能够对极组10进行更加充分的浸润,可选的,本体段31上设有两组通孔组,每组通孔组沿本体段3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通孔33,安装槽孔34设置在两组通孔组之间。也就是说,多个通孔33均布在本体段31上,使得电解液能够对极组10进行更加充分的浸润。
应当理解的是,为确保保持架30不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可选的,保持架30为绝缘保持架。
为了防止电芯内部短路,可选的,保持架30为聚丙烯保持架。也就是说,聚丙烯材质的保持架30不会成为电芯内部短路的导火索,并且聚丙烯材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会在电芯内部发生折断从而防止从电芯内部刺破铝塑膜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铝塑膜20的冲坑为矩形结构,即,冲坑具有四个r角21,为了对每一个r角21都提供支撑保护,可选的,电芯包括两个保持架30,两个保持架30分别设置在极组10的相对的两端。
为了能够在保证对r角21的支撑保护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保持架30的重量,从而减轻电芯的重量以及负担,可选的,两个保持架30的弯折段32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保持架30的弯折段32的长度较短,弯折段32的长度只要保证在弯折段32和本体段31之间能够形成外表面与r角21相匹配的连接处321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极组(10)、铝塑膜(20)以及设置在所述极组(10)与所述铝塑膜(20)之间的保持架(30),所述保持架(30)具有本体段(3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段(31)的两端的弯折段(32),所述本体段(31)与所述弯折段(32)的连接处(321)的外表面与所述铝塑膜(20)的r角(21)相匹配,所述连接处(321)的内表面与所述极组(10)的转角(1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31)和所述弯折段(32)的至少一者上设有通孔(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3)的直径为2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31)开设有安装槽孔(34),所述安装槽孔(34)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的极耳(40)相匹配以允许所述极耳(40)穿过所述安装槽孔(34)连接在所述极组(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0)配置为:能够允许所述极耳(40)穿过所述安装槽孔(34)连接在所述极组(10)上并且能够使所述保持架(30)的顶面与所述极组(10)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段(31)上设有两组所述通孔组,每组所述通孔组沿所述本体段(3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33),所述安装槽孔(34)设置在两组所述通孔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0)为绝缘保持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0)为聚丙烯保持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两个所述保持架(30),两个所述保持架(30)分别设置在所述极组(10)的相对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持架(30)的所述弯折段(32)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