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15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



    背景技术:

    汽车上目前针对儿童的安全坐垫,主要是用于婴幼儿的安全座椅和增高坐垫。增高坐垫一般供4周岁以上,体重达到16kg以上的幼儿使用,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部件,以利于安全带的防护。现有的增高坐垫,一般采用硬质塑料制作本体,再以织布或者皮质材料覆盖表面,长时间使用状态时,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或者夏天使用时,容易出汗而且得不到有效的清理,影响舒适性以及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解决现有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在使用时间长时,容易出汗,影响舒适性以及体验的问题。

    【实用新型方案】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具有由硬质塑料制作本体,再以织布或者皮质材料覆盖表面,该坐垫本体限定了支撑面以及与支撑面相对的底面,还包括:

    所述坐垫本体内部限定了一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从上到下设置有相互隔开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使得内腔体从上到下被分割为三个腔体;坐垫本体上设置有与内腔体连通的多个孔;

    所述内腔体的上部顶面设置有绝缘的第一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位置、在朝向第一隔板的方向设置有两个突出的电极片;

    所述第一隔板上朝向第一支撑板的方向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绝缘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与所述两个电极片相对的位置设置两个金属触点,两个金属触点之间经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内腔体的上部顶面与底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平行、竖直安装的弹性支撑柱;弹性支撑柱之间相互间隔开形成允许气体通过的通道;

    所述底板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到第一隔板的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均包括电机以及由其驱动的扇叶;

    所述第二隔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池单元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一个金属触点依次电连接第一风扇组件,然后电连接到电池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另一个金属触点依次电连接第二风扇组件以及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电池单元电连接以控制充放电;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响应于施加到坐垫本体上的压力而朝向第二支撑板运动,致动两个电极片与对应的金属触点接触,使得第一风扇组件、第二风扇组件与电池单元之间形成通路,驱动电机旋转在所述的通道内形成搅动的气流流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为塑料板。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组串联的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为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充电电路还提供一可从外部接触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安装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池电量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池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电池单元的剩余电量。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报警电路,比较所述剩余电量是否低于设置的阈值,并且在低于设置阈值时控制报警扬声器发出报警音,所述报警扬声器设置在坐垫本体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柱为圆柱形橡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高坐垫,将内空间分割成独立的3个空间,在最容易出汗的顶部空间内,设置散热通道,通过坐垫本体上的微孔进行循环,而且设置相对的两个风扇组件进行循环和对流;

    2.在内腔体的空间中,设置电极片儿童的重力和/或负载状态进行致动并与下方的触点连通,使得电路导通,电扇组件工作,而在儿童下车后,通过弹性柱的恢复力自动断开电路连接,起到智能感知和控制的目的,而且不需要单独设置的感应电路和开关键,避免设置单独的开关键,当忘记关断使得电机一直工作,消耗完电池电量的问题,造成使用不便;而且避免使用复杂的感知/传感器,降低电路连接复杂程度和使用成本;

    3.在第一腔体空间内设置的风扇组件,其高度与底部的底板相当,同时通过弹性柱的高度来抵接和支撑第一腔体的空间,以保证风扇组件不致于因为儿童的体重压力而受到影响;

    4.坐垫底部设置充电接口,利于即使补充电池单元的电荷;

    5.考虑到查看电量余量的不便,坐垫底部设置电池余量报警,不采用电量显示的方式,更加具备实用性,且都设置在坐垫底部,实现一般性的防水和防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的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包括一个作为支撑基础的坐垫本体100,坐垫本体100可以以利于承载的方式和造型进行制作,其材料可以是由硬质塑料制作,并以皮质或者织物覆盖到表面,提供舒适的座椅体验。

    坐垫本体100基本上限定了支撑儿童的支撑面以及与支撑面相对的底面。底面通过设置的isofit接口安装固定到汽车座椅的接口上。

    坐垫本体100的内部限定了一内腔体,内腔体从上到下设置有相互隔开的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20,使得内腔体从上到下被分割为三个腔体。

    坐垫本体100上设置有与内腔体连通的多个孔,尤其是孔径在0.5mm以下的微孔。多个孔的设计,使得坐垫本体内的第一个(顶部)腔体与外部连通。

    图1所示的坐垫本体100,为了便于绘示,其顶部的表层支撑面以及下部的本体部分,在实际制作时刻稍微做厚一些,以确保舒适性。而内部的结构部分以及电池、控制电路板等,在制作坐垫时尺寸和比例均较小,以确保坐垫的底部和上部均以包覆性的材料(如前述的织物和皮质,尤其可填充橡胶等填充物)为主,图示中较多的结构以及组成,均以集成的方式进行加工和组装,以确保坐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在以下具体实现中说明的是,在三个腔体中,除最顶部的腔体留有气体循环的通道外,其他的2个腔体内可通过填充物进行填充。当然,在最顶部的腔体中,也可以通过填充物填充,只需留出对应或者适当的空气流通空间即可。

    结合图1,内腔体的上部顶面设置有绝缘的第一支撑板140,该第一支撑板140的两端位置、在朝向第一隔板110的方向设置有两个突出的电极片,分别为第一电极片11和第二电极片12。

    第一隔板110上朝向第一支撑板140的方向设置有底板130,底板130上设置有绝缘的第二支撑板150,第二支撑板150上与两个电极片相对的位置设置两个金属触点,分别为第一金属触点13和第二金属触点14,两个金属触点之间经过导线141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支撑板140以及第二支撑板150均为塑料板。

    内腔体的上部顶面与底板130之间固定有多个平行、竖直安装的弹性支撑柱160,弹性支撑柱之间相互间隔开形成允许气体通过的通道。优选地,弹性支撑柱为圆柱形橡胶柱,或者可伸缩的弹簧套管。

    底板130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到第一隔板的第一风扇组件191和第二风扇组件192,均包括对应的电机以及由其驱动的扇叶。在通电后,电机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在第一个腔体内形成气流搅动,通过前述的坐垫本体上的孔与外部的空气形成循环流动,通过空气流动达到散热的目的。

    结合图1和图2,第二隔板120上固定安装有电池单元170以及控制电路板180,第二支撑板150上的一个金属触点,即第一金属触点13,依次电连接第一风扇组件191,然后电连接到电池单元170;第二支撑板150上的另一个金属触点,即第二金属触点14,依次电连接第二风扇组件192以及控制电路板180,控制电路板180与电池单元电连接以控制充放电。

    结合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140响应于儿童施加到坐垫本体上的压力而朝向第二支撑板150运动,致动两个电极片(11、12)与对应的金属触点(13、14)接触,使得第一风扇组件191、第二风扇组件192与电池单元之间形成通路,驱动电机旋转在通道内形成搅动的气流流动。

    优选的,电池单元170包括多组串联的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为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尤其优选的是18650型号锂电池,能量密度大,耐久长。

    控制电路板180上还设置有充电电路,与电池单元连接,充电电路还提供一可从外部接触的充电接口181,充电接口安装在坐垫本体的底部位置。充电电路可采用现有的对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的充电电路,例如恒流充电电路,但不以此为限制。

    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池电量检测电路,与电池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电池单元的剩余电量;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报警电路,比较所述剩余电量是否低于设置的阈值,并且在低于设置阈值时控制报警扬声器182发出报警音,报警扬声器182设置在坐垫本体的底部位置。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可以采用现有的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的电池电量检测电路来实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具有由硬质塑料制作的坐垫本体,该坐垫本体限定了支撑儿童的支撑面以及与支撑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坐垫本体内部限定了一内腔体,所述内腔体从上到下设置有相互隔开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使得内腔体从上到下被分割为三个腔体;坐垫本体上设置有与内腔体连通的多个孔;

    所述内腔体的上部顶面设置有绝缘的第一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位置、在朝向第一隔板的方向设置有两个突出的电极片;

    所述第一隔板上朝向第一支撑板的方向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绝缘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与所述两个电极片相对的位置设置两个金属触点,两个金属触点之间经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内腔体的上部顶面与底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平行、竖直安装的弹性支撑柱;弹性支撑柱之间相互间隔开形成允许气体通过的通道;

    所述底板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到第一隔板的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均包括电机以及由其驱动的扇叶;

    所述第二隔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池单元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一个金属触点依次电连接第一风扇组件,然后电连接到电池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另一个金属触点依次电连接第二风扇组件以及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电池单元电连接以控制充放电;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响应于施加到坐垫本体上的压力而朝向第二支撑板运动,致动两个电极片与对应的金属触点接触,使得第一风扇组件、第二风扇组件与电池单元之间形成通路,驱动电机旋转在所述的通道内形成搅动的气流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为塑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组串联的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为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所述充电电路还提供一可从外部接触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安装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底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池电量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池单元电连接,用以检测电池单元的剩余电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报警电路,比较所述剩余电量是否低于设置的阈值,并且在低于设置阈值时控制报警扬声器发出报警音,所述报警扬声器设置在坐垫本体的底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柱为圆柱形橡胶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增高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内部限定了一内腔体,内腔体从上到下设置有相互隔开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使得内腔体从上到下被分割为三个腔体;坐垫本体上设置有与内腔体连通的多个孔;第一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设置两个电极片;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与所述两个电极片相对的位置设置两个金属触点;多个平行、竖直安装的弹性支撑柱;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第二隔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池单元以及控制电路板,第一支撑板响应于施加到坐垫本体上的压力而朝向第二支撑板运动,致动两个电极片与对应的金属触点接触,使得第一风扇组件、第二风扇组件与电池单元之间形成通路,驱动电机旋转形成搅动的气流流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方量;耿超;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晓庄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3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