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17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需要经常充电以补充其电力存储,充电线缆的使用也十分频繁,充电线缆在使用期间经常被拉拽、拖动和绕曲等,但由于线缆内部的功能线较细,例如信号线,其在使用过程容易造成断裂,从而使电缆线报废,目前的解决方案也仅仅是将多根信号线绞合缠绕,虽有改善,但是仍然不能解决线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能够大幅度提升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包括外保护层、导线线缆、功能线缆、内保护层和抗力线,所述导线线缆和功能线缆相邻设置在所述外保护层的内侧,且至少所述功能线缆偏距于外保护层的轴线设置,所述功能线缆外侧还包覆设置有内保护层,若干根所述抗力线与功能线缆平行间隙设置,且若干所述抗力线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的外侧。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抗力线呈三角形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的外侧,且其中两个所述抗力线等距于外保护层的中轴线。

    进一步的,两个等距于外保护层中轴线的所述抗力线靠近于中轴线的一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抗力线为钢条或铁条或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抗力线的外围包覆设置有隔热带。

    进一步的,所述内保护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绕包层、内屏蔽层和内绝缘层,且包含若干所述功能线缆绞合设置在绕包层内;所述绕包层内侧还设置有纤维丝,所述纤维丝与功能线缆绞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缘层、包带层、金属编织屏蔽层和内包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线缆包含中线线缆、接地线缆和三根动力线缆,且三根所述动力线缆设置在外保护层的径向线上,两个所述中线线缆和接地线缆与一功能线缆分别设置在三根动力线缆的两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内保护层对功能线缆进行保护和加粗,以增加功能线缆的抗折抗弯性能,且通过沿线缆长度方向设置有的若干抗力线进一步的增加功能线缆以及整体线缆的抗拉拽性能,且通过将功能线缆与导线线缆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功能线缆外包围设置抗力线,使得功能线缆所在一侧相较于导线线缆的一侧有较强的抗曲折能力,也即能够使得线缆在使用时,线缆朝向导线线缆的一侧弯曲,从而使得功能线缆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而避免功能线被过度弯折而出现折断的现象,大幅度提升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整体结构的截面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保护层以及功能线缆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包括外保护层、导线线缆6、功能线缆10、内保护层9和抗力线7,所述导线线缆6和功能线缆10相邻设置在所述外保护层的内侧,所述外保护层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缘层1、包带层2、金属编织屏蔽层3和内包层4,所述包带层2为防火层,所述内包层4为尼龙层,内包层与导线线缆6之间包含有pp聚酯材质的填充体5,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3为镀锡铜丝编织形成。且至少所述功能线缆10偏距于外保护层的轴线设置,所述功能线缆10外侧还包覆设置有内保护层9,所述内保护层9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绕包层15、内屏蔽层13和内绝缘层14,所述内屏蔽层13为铝箔层,所述绕包层15为无纺布层,在绕包层内填充有聚酯填充层12,且包含若干所述功能线缆10绞合设置在绕包层15内;所述绕包层15内侧还设置有纤维丝11,所述纤维丝11与功能线缆10绞合,以进一步侧增加功能线缆的强度。若干根所述抗力线7与功能线缆10平行间隙设置,且若干所述抗力线7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9的外侧。

    通过内保护层9对功能线缆10进行保护和加粗,以增加功能线缆10的抗折抗弯性能,且通过沿线缆长度方向设置有的若干抗力线7进一步的增加功能线缆10以及整体线缆的抗拉拽性能,且通过将功能线缆10与导线线缆6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功能线缆外包围设置抗力线,使得功能线缆10所在一侧相较于导线线缆的6一侧有较强的抗曲折能力,也即能够使得线缆在使用时,线缆朝向导线线缆6的一侧弯曲,从而使得功能线缆10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而避免功能线被过度弯折而出现折断的现象,大幅度提升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所述导线线缆6包含中线线缆、接地线缆和三根动力线缆,且三根所述动力线缆设置在外保护层的径向线上,两个所述中线线缆和接地线缆与一功能线缆10分别设置在三根动力线缆的两侧。若干所述抗力线7呈三角形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9的外侧,且其中两个所述抗力线7等距于外保护层的中轴线。通过处于同一节圆上的两个抗力线,一方面增加在动力线缆所在径向线方向上的抗弯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功能线缆10在垂直于动力线缆所在径向线方向上的抗弯抗折能力。两个等距于外保护层中轴线的所述抗力线7靠近于中轴线以及动力线缆所在径向线的一侧设置,以增加线缆整体的抗拉抗拽强度,所述抗力线7为钢条或铁条或橡胶条等具有一定弹性、可恢复形变的材料。

    所述抗力线7的外围包覆设置有隔热带8,以增加功能线缆与抗力线7的整体性,且通过隔热带8减小导线线缆6向功能线缆10的热传导,在隔热带与内保护层9之间还可填充pp材料或阻燃材料粉末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层、导线线缆(6)、功能线缆(10)、内保护层(9)和抗力线(7),所述导线线缆(6)和功能线缆(10)相邻设置在所述外保护层的内侧,且至少所述功能线缆(10)偏距于外保护层的轴线设置,所述功能线缆(10)外侧还包覆设置有内保护层(9),若干根所述抗力线(7)与功能线缆(10)平行间隙设置,且若干所述抗力线(7)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9)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抗力线(7)呈三角形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9)的外侧,且其中两个所述抗力线(7)等距于外保护层的中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两个等距于外保护层中轴线的所述抗力线(7)靠近于中轴线的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力线(7)为钢条或铁条或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力线(7)的外围包覆设置有隔热带(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层(9)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绕包层(15)、内屏蔽层(13)和内绝缘层(14),且包含若干所述功能线缆(10)绞合设置在绕包层(15)内;所述绕包层(15)内侧还设置有纤维丝(11),所述纤维丝(11)与功能线缆(10)绞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绝缘层(1)、包带层(2)、金属编织屏蔽层(3)和内包层(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线缆(6)包含中线线缆、接地线缆和三根动力线缆,且三根所述动力线缆设置在外保护层的径向线上,两个所述中线线缆和接地线缆与一功能线缆(10)分别设置在三根动力线缆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的组合充电线缆,包括外保护层、导线线缆、功能线缆、内保护层和抗力线,所述导线线缆和功能线缆相邻设置在所述外保护层的内侧,且至少所述功能线缆偏距于外保护层的轴线设置,所述功能线缆外侧还包覆设置有内保护层,若干根所述抗力线与功能线缆平行间隙设置,且若干所述抗力线圆周分布设置在内保护层的外侧,能够大幅度提升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余继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辰安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3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