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始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盾构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基建施工方法,盾构始发技术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盾构始发技术中,基于搭设钢套管作为盾构始发通道的方案由于其具备较小的施工难度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现有的钢套管始发技术中需要预先搭设负环管片,盾构机在已有负环管片的基础上向前掘进,负环管片需要提供盾构机方向的推力。此外,钢套管内还有回填的泥浆等材料,但是现有的负环管片拼装后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差,导致泥浆渗入钢套管内部,影响盾构机的始发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通过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钢环梁及对应的防水装置,使得负环管片在钢套管具备稳定的受力环境和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涉及钢套管以及若干连续设置的负环管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负环管片在所述钢套管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钢套管的尾端部固定设置有一钢环梁,位于尾端的所述负环管片的尾端面抵靠在所述钢环梁,且两者之间的接缝中设置有防水构件;位于首端的所述负环管片的首端面抵接在所述千斤顶上。
所述防水构件包括速凝水泥体,所述速凝水泥体位于所述连接缝的内侧边上。
所述防水构件还包括三元乙丙密封垫,所述三元乙丙密封垫嵌置在所述连接缝中。
所述防水构件还包括橡胶膨胀止水条,所述橡胶膨胀止水条嵌置在所述连接缝的外侧边上。
所述连接缝中还嵌置有传力衬垫。
所述传力衬垫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钢套管通过法兰与所述钢环梁连接,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钢套管尾端的外缘。
所述负环管片的外壁面贴紧所述钢套管内壁面设置。
所述钢环梁的内径小于所述钢套管的内径,所述钢环梁的外径大于所述钢套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得负环管片在钢套筒内具备稳定的受力环境,有效提高了负环管片在钢套筒端口处的防水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各标记分别为:负环管片1、钢套管2、钢环梁3、千斤顶4、防水构件5、速凝水泥体6、三元乙丙密封垫7、橡胶膨胀止水条8、传力衬垫9、法兰10。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钢环梁3及对应的防水装置5,使得负环管片1在钢套管2具备稳定的受力环境和防水性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连续排布的负环管片1和钢套管2,负环管片1套嵌在钢套管2的内部,位于首端的负环管片1首端面抵接在千斤顶4上,钢套管2尾端面连接有钢环梁3,位于尾端的负环管片1的尾端面抵在钢环梁3上,负环管片1的尾端面与连接面之间的连接缝中设置有防水构件5。本实施例通过千斤顶4和钢环梁3将负环管片1的前后首尾固定,能够为负环管片1提供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受力环境,避免负环管片1在钢套管2内发生弯折偏转以及结构变形,为盾构机前进提供了良好的后端支撑。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水构件5包括速凝水泥体6,速凝水泥体6位于连接缝的内侧边上,速凝水泥体6能够在环形的连接缝的最内侧形成密封结构。防水构件5还包括三元乙丙密封垫7,三元乙丙密封垫7嵌置在连接缝中,能够在环形的连接缝的中部形成环形的密封结构。防水构件5还包括橡胶膨胀止水条8,橡胶膨胀止水条8嵌置在连接缝的外侧边上,橡胶膨胀止水条8能够防止回填时的泥浆渗入连接缝中,尤其在液态水渗入时产生膨胀,减少泥浆继续渗入的可能。本实施例通过上述速凝水泥体6、三元乙丙密封垫7、橡胶膨胀止水条8构建三道防水密封措施,采用多种不同的密封材料能够适应不同的回填材料,并在上述任意的一道防水密封措施失效后及时补救,相比于单一防水措施具备较佳的防水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缝中还嵌置有传力衬垫9,所述传力衬垫9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力衬垫9用于作为负环管片1与钢环梁3之间的受力缓冲,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应负环管片1所承受的压力。在盾构机始发过程中,盾构机向前掘进并不断地拼装新的管片续接在负环管片1上,越来越多的管片能够为盾构机前进提供更多的支撑直至不再需要负环管片1进行支撑,此时负环管片1所承受的压力降低并维持恒定,因而,上述压力能够在盾构机始发后判断负环管片1的拆除时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钢套管2通过法兰10与钢环梁3连接,法兰10设置在钢套管2后端的外缘。钢套管2是个圆环状的结构不便于直接与钢环梁3连接,采用法兰10能够有效提供连接的着力点,此外,法兰10结构也增加了钢套管2与钢环梁3接触面积,提高了钢套管2与钢环梁3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以钢环梁3为中间件,钢套管2与负环管片1也能够具备较为稳定的连接的结构。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使得负环管片1在钢套筒2内具备稳定的受力环境,有效提高了负环管片1在钢套筒2端口处的防水性和密封性。
1.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涉及钢套管以及若干连续设置的负环管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负环管片在所述钢套管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钢套管的尾端部固定设置有一钢环梁,位于尾端的所述负环管片的尾端面抵靠在所述钢环梁,且两者之间的接缝中设置有防水构件;位于首端的所述负环管片的首端面抵接在千斤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构件包括速凝水泥体,所述速凝水泥体位于所述接缝的内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构件还包括三元乙丙密封垫,所述三元乙丙密封垫嵌置在所述接缝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构件还包括橡胶膨胀止水条,所述橡胶膨胀止水条嵌置在所述接缝的外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中还嵌置有传力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衬垫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通过法兰与所述钢环梁连接,所述法兰设置在所述钢套管尾端的外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环管片的外壁面贴紧所述钢套管内壁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机始发阶段中负环管片与钢套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环梁的内径小于所述钢套管的内径,所述钢环梁的外径大于所述钢套管的外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