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75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靠背、底座和扶手。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而一般在客车中都会设置多排座椅,其中每排座椅都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单体座椅。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7150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通风加热座椅,其包括靠背和底座,靠背和底座中间均设置有嵌入凹槽,嵌入凹槽的内部卡接有通风加热垫,通风加热垫的中间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的上端加热面填充有保温棉,保温棉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加热板,且保温棉通过透气皮革进行封装包裹;控制电路板的下端通风散热面连接有数个通风静音风机,且通风静音风机外侧包裹有透气弹力网格,通过通风加热垫可实现对坐垫的加热以及通风。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客车中,座椅的底座后部以及靠背的底部都容易被后排乘客用脚踢到,从而使得座椅的底座后部以及靠背的底部都比较容易损坏,由此导致了座椅的较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具有能够提高座椅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包括与靠背后侧贴合的背板,所述背板的底端向底座方向弯曲形成有与底座的底面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背板相同方向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与靠背和底座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沿背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背板、底板和侧板对靠背的底部和底座的后部实现了全面的防护,提高了座椅的使用寿命。由于凹槽内设置了弹性防护垫,所以能够防止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过于尖锐从而对后排乘客造成伤害,从而也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壁呈弧形,所述凹槽延伸至背板和底板上;所述弹性防护垫的形状与凹槽的底壁适配,所述弹性防护垫远离凹槽底壁的一侧伸出到凹槽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在凹槽内的弹性防护垫呈弧状,从而使得乘客的脚部或腿部与弹性防护垫接触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向弹性防护垫施加朝向底座方向的压力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背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弹性防护垫固定在凹槽内,同时压紧件可拆卸也方便的弹性防护垫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件为弧形卡板,所述弧形卡板的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供对应的卡块卡入的卡槽,所述卡槽远离凹槽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板;所述卡块上设置有供对应的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板滑动且防止插板脱离对应的滑槽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弧形卡板使插板插入对应的插槽中后即可将弧形卡板固定住,从而将弹性防护垫加紧。拆卸弹性防护垫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插板脱离插槽即可使卡块脱离卡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板远离靠背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滑槽连通的让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让位槽内的拨块;所述拨块与对应的插板固定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移配置在对应的让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下拨动拨块即可驱动插板移动,从而方便将弧形卡板固定住或解除对弧形卡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块远离对应插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增摩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利于对拨块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的底端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插板更易插入到对应的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与滑槽远离卡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用于向插板施加朝向卡槽方向的弹性驱动力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上推动拨块后松开拨块时,插板会在弹性件的弹力驱动下伸入卡槽中,若此时卡块位于卡槽内,则插板会自动插入卡块上的插槽中,具有方便操作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背板、底板、侧板和弹性防护垫的设置,具有能够提高座椅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效果;

    2、通过弧形卡板、卡块和插板的设置,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弹性防护垫的作用;

    3、通过拨块和弹性件的设置,具有方便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汽车座椅后封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用于体现弹性防护垫与凹槽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汽车座椅后封盖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汽车座椅;11、靠背;12、底座;2、背板;21、卡槽;22、滑槽;23、插板;24、让位槽;25、拨块;26、增摩凸条;27、穿孔;28、安装槽;29、滑块;3、底板;4、侧板;5、凹槽;51、弹性防护垫;6、弧形卡板;61、卡块;62、插槽;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汽车座椅1包括靠背11和底座12,后封盖包括背板2和底板3。背板2与靠背11后侧贴合,底板3与底座12的底面贴合且由背板2的底端向底座12方向弯曲形成。底板3和背板2相同方向的一端都共同连接有侧板4,即,侧板4设置有两块,侧板4与靠背11和底座12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参照图2,背板2和底板3的连接处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设置有弹性防护垫51,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防护垫51为橡胶垫。具体的,凹槽5的底壁呈弧形,凹槽5延伸至背板2和底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防护垫51的形状与凹槽5的底壁适配,即弹性防护垫51的形状与凹槽5底壁的形状相似,弹性防护垫51远离凹槽5底壁的一侧伸出到凹槽5外。

    参照图3和图4,背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向弹性防护垫51施加朝向底座12方向的压力的压紧件,压紧件为弧形卡板6。弧形卡板6的一端与底板3的底面转动连接,弧形卡板6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61。背板2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供相应的卡块61卡入的卡槽21,两个卡槽21均位于凹槽5的上方,且两个卡槽21均向下延伸至凹槽5的内侧壁上。卡槽21远离凹槽5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板23。卡块61上开设有供对应的插板23插入的插槽62,优选的,插板23的底端呈弧形。

    参照图4,背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板23滑动且防止插板23脱离对应的滑槽22的驱动组件。具体的,背板2远离靠背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滑槽22连通的让位槽24,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让位槽24内的拨块25。拨块25与对应的插板23固定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移配置在对应的让位槽24内,拨块25远离对应插板23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增摩凸条26。

    参照图4,插板23与滑槽22远离卡槽2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7,弹性件7用于向插板23施加朝向卡槽21方向的弹性驱动力。具体的,滑槽22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穿孔27和安装槽28,穿孔27的口径小于安装槽28的口径,穿孔27的底端与卡槽21连通,穿孔27的顶端与安装槽28连通,插板23的底端穿过穿孔27伸入对应的插槽62内,插板23的顶端伸入安装槽28内,且插板23远离让位槽24的侧壁上且位于安装槽28内设置有滑块29。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块29和插板23均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槽28远离穿孔27的一端相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初始状态时,背板2与靠背11后侧的侧面贴合,底板3与底座12的底面贴合,侧板4与靠背11和底座12的侧面均贴合,对靠背11的底部和底座12的后部实现了防护,提高了汽车座椅1的使用寿命。同时的,凹槽5内的弹性防护垫51与弧形卡板6的接触部位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弹性防护垫51被两个弧形卡板6紧紧固定在凹槽5内,从而防止背板2和底板3的连接处对后排乘客造成伤害,提高了安全性。

    需要将凹槽5内的弹性防护垫51拆下进行更换或清洗时,将两个拨块25均向上拨动至与对应让位槽24的顶端相抵后,两个插板23均脱离对应的插槽62,从而使得两个弧形卡板6均被弹性防护垫51向远离凹槽5方向弹出。此时,弧形卡板6失去对弹性防护垫51的固定作用,可方便的将弹性防护垫51拆下。

    安装弹性防护垫51时,首先将弹性防护垫51放入凹槽5内。然后将其中一个拨块25向上拨动后,转动对应的那个弧形卡板6使其卡块61卡入对应的卡槽21内,此时松开该拨块25即可使相应的插板23在弹簧的弹力下插入插槽62中,从而将弹性防护垫51的一端牢牢地固定住在凹槽5内。最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弧形卡板6上的卡块61卡入对应的卡槽21即可,此时,弹性防护垫51平整的铺设与凹槽5内且被两个弧形卡板6紧紧卡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靠背(11)后侧贴合的背板(2),所述背板(2)的底端向底座(12)方向弯曲形成有与底座(12)的底面贴合的底板(3);所述底板(3)和所述背板(2)相同方向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侧板(4),所述侧板(4)与靠背(11)和底座(12)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背板(2)和底板(3)的连接处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弹性防护垫(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底壁呈弧形,所述凹槽(5)延伸至背板(2)和底板(3)上;所述弹性防护垫(51)的形状与凹槽(5)的底壁适配,所述弹性防护垫(51)远离凹槽(5)底壁的一侧伸出到凹槽(5)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向弹性防护垫(51)施加朝向底座(12)方向的压力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背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为弧形卡板(6),所述弧形卡板(6)的一端与底板(3)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卡板(6)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61);所述背板(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供对应的卡块(61)卡入的卡槽(21),所述卡槽(21)远离凹槽(5)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插板(23);所述卡块(61)上设置有供对应的插板(23)插入的插槽(62);所述背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插板(23)滑动且防止插板(23)脱离对应的滑槽(22)的驱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远离靠背(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滑槽(22)连通的让位槽(2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让位槽(24)内的拨块(25);所述拨块(25)与对应的插板(23)固定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移配置在对应的让位槽(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25)远离对应插板(23)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增摩凸条(2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3)的底端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3)与滑槽(22)远离卡槽(2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用于向插板(23)施加朝向卡槽(21)方向的弹性驱动力的弹性件(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后封盖,涉及汽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座椅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与靠背后侧贴合的背板,背板的底端向底座方向弯曲形成有与底座的底面贴合的底板;底板和背板相同方向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侧板,侧板与靠背和底座均通过螺栓连接;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沿背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弹性防护垫。通过背板、底板和侧板对靠背的底部和底座的后部实现了防护,且凹槽内的弹性防护垫能够防止背板和底板的连接处对后排乘客造成伤害,不仅提高了座椅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前海;赵坤;周海波;查昕;刘聚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工业园区雅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