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上都在开发使用新型的架空导线。为了节约输电线路用材料,降低导线的电晕损耗,减少能耗,在架空导线需要采用扩径导线。现有输电线绞线存在着因结构限制导致了载流性能不高、外径不够大以及电晕损失较大的缺点,同时,部分改良产品存在着承载性能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承载性能更高,受力均匀,绞制及预扭或预成形效果好,绞制更紧密更圆,以满足变电站特定环境的使用要求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输电线绞线结构存在着载流性能不高,外径不够大,电晕损失较大的缺点,承载性能较低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承载性能更高,受力均匀,绞制及预扭或预成形效果好,绞制更紧密更圆,以满足变电站特定环境的使用要求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包括提供径向支撑的轧纹铝管,轧纹铝管外同心绞合有内导线层和外导线层,外导线层绞合于内导线层外,外导线层与内导线层的绞合方向相反,内导线层和外导线层在绞合后均形成一圆形结构;内导线层由一定根数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铝单线和均匀间隔分布于铝单线之间的若干根具有圆形截面的镀锌钢丝组成,镀锌钢丝与铝单线线径相同,铝单线和镀锌钢丝单层分布;外导线层由一定根数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铝单线绞合而成。
作为优选的,外导线层的铝单线为两层分布,内层的铝单线与内导线层的铝单线线径相同,外层的铝单线的线径大于内层的铝单线的线径。
作为优选的,内导线层和外导线层之间绞合有一层中间层,中间层由若干根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铝单线绞合而成,绞合方向与内导线层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或梯形下底的宽度大于内导线层圆形截面铝导线的线径。
作为优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或梯形下底的宽度为圆形截面铝导线线径的1.5倍。
作为优选的,轧纹铝管壁厚为1-2mm。
作为优选的,铝单线为线径为3.00mm的硬铝线。
作为优选的,内导线层的铝单线每隔5根分布一根镀锌钢丝,总计采用35根铝单线,7根镀锌钢丝。
作为优选的,由外到内,绞合的节径比依次减少。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导线层外设置有护套。
上述的结构通过改变导线绞线结构,导线中心部分采用轧纹铝管,增加了导线的整体外径,同时因为轧纹铝管也是良导体因此轧纹铝管不单单起到增加导线外径的作用还增加的导线的导电面积,提高输电能力;在轧纹铝管外面同心绞合着一定根数的铝单线以及均匀分布在铝单线中的镀锌钢丝,因为铝单线的抗拉强度较低,因为为了提高抗拉强度在铝单线中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镀锌钢丝,起到了加强导线抗拉断的作用;外层采用一定根数的铝单线,同心绞合在上述导体中,因铝单线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同时表面光洁能减少电晕损失。内层铝单线和镀锌钢丝紧密绞合在轧纹铝管外部,外层铝单线紧密绞合在内层导体外部。所述轧纹铝管采用一定厚度的铝管轧制而成,增加了导线的外径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所述镀锌钢丝为热镀型镀锌钢丝,起到支撑作用。外层铝单线与内层铝单线和镀锌钢丝线径一样,保证导线表面的光洁与平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该导线为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是一种在高低压输电线中电厂及变电站配电线路、母线等环境使用,起到减少电晕损失,节约有色金属的架空导线。在高低压输电线中电厂及变电站配电线路、母线的使用条件上要求有较大的外径,减小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避免产生可见电晕减小对无线电的干扰,因此,该导线的研发对于降低线路工程造价及提供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轧纹铝管,2内导线层,3外导线层,4铝单线,5镀锌钢丝,6中间层,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如图1和图2所示,该铝钢导线包括提供径向支撑的轧纹铝管1,轧纹铝管1外同心绞合有内导线层2和外导线层3,外导线层3绞合于内导线层2外,外导线层3与内导线层2的绞合方向相反,内导线层2和外导线层3在绞合后均形成一圆形结构;内导线层2由一定根数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铝单线4和均匀间隔分布于铝单线4之间的若干根具有圆形截面的镀锌钢丝5组成,镀锌钢丝5与铝单线4线径相同,铝单线4和镀锌钢丝5单层分布;外导线层3由一定根数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铝单线4绞合而成。由外到内,绞合的节径比依次减少。
以轧纹铝管1壁厚为1-2mm、铝单线4为线径为3.00mm的硬铝线设置,内导线层2的铝单线4每隔5根分布一根镀锌钢丝5,总计采用35根铝单线4,7根镀锌钢丝5。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具体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外导线层3的铝单线4为两层分布,内层的铝单线4与内导线层2的铝单线4线径相同,外层的铝单线4的线径大于内层的铝单线4的线径。由外到内,绞合的节径比依次减少。外层的铝单线4的线径大于内层的铝单线4的线径,可以使得结合更加紧密,能够
实施例3:
一种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内导线层2和外导线层3之间绞合有一层中间层6,中间层6由若干根截面为平行四边形铝单线4绞合而成,绞合方向与内导线层2方向相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的宽度大于内导线层2圆形截面铝单线的线径,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或宽度为圆形截面铝导线线径的2倍。外导线层3外设置有护套7。由外到内,绞合的节径比依次减少。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径向支撑的轧纹铝管(1),轧纹铝管(1)外同心绞合有内导线层(2)和外导线层(3),外导线层(3)绞合于内导线层(2)外,外导线层(3)与内导线层(2)的绞合方向相反,内导线层(2)和外导线层(3)在绞合后均形成一圆形结构;内导线层(2)由一定根数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铝单线(4)和均匀间隔分布于铝单线(4)之间的若干根具有圆形截面的镀锌钢丝(5)组成,镀锌钢丝(5)与铝单线(4)线径相同,铝单线(4)和镀锌钢丝(5)单层分布;外导线层(3)由一定根数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铝单线(4)绞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外导线层(3)的铝单线(4)为两层分布,内层的铝单线(4)与内导线层(2)的铝单线(4)线径相同,外层的铝单线(4)的线径大于内层的铝单线(4)的线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内导线层(2)和外导线层(3)之间绞合有一层中间层(6),中间层(6)由若干根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铝单线(4)绞合而成,绞合方向与内导线层(2)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或梯形下底的宽度大于内导线层(2)圆形截面铝导线的线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或梯形下底的宽度为圆形截面铝导线线径的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轧纹铝管(1)壁厚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铝单线(4)为线径为3.00mm的硬铝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内导线层(2)的铝单线(4)每隔5根分布一根镀锌钢丝(5),总计采用35根铝单线(4),7根镀锌钢丝(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绞合的节径比依次减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扩径型铝钢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线层(3)外设置有护套(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