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及汽车生产线管理,尤其涉及非生产状态分析系统和方法领域,具体涉及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汽车制造业中,生产线的高效运转是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汽车生产线的工艺极其复杂,涉及众多工艺段和设备,每个工艺段都可能因为设备维护、调试或其他非生产活动而出现非生产状态。如果对非生产状态(例如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管理和分析不善,将直接影响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和产出。
2、相关技术中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管理和分析,通常依赖于预先制定的排班计划和人工记录。但是,由于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延迟、工艺调整、排班计划调整等对非生产状态的影响,预先制定的排班计划往往难以精准反映实际的非生产状态,进而使得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
4、确定非生产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
5、基于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的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由于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延迟、工艺调整、排班计划调整等对非生产状态的影响,预先制定的排班计划往往难以精准反映实际的非生产状态,进而使得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非生产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来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可以为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提供可靠的支撑,提高非生产状态的时间管理的准确性,便于后续对非生产状态的评估和分析。
7、此外,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人工记录的方式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无法实时反映非生产状态的变化,导致非生产时间的统计和管理存在较大的误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非生产状态的实际情况(也即非生产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来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可以减少人工监控非生产状态的需要,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的准确性。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状态包括:触发状态和复位状态;非生产控制信号包括:触发信号和复位信号;触发信号的信号状态为触发状态;复位信号的信号状态为复位状态;基于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的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包括:基于触发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基于复位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将信号状态细化为触发状态和复位状态,并分别对应触发信号和复位信号,然后基于触发状态的非生产控制信号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并基于复位状态的非生产控制信号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可以增强信号处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使得非生产状态的判定更加细致和可靠。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触发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包括:确定第一时间范围;第一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为非生产控制区域内多个触发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中的最小值;第一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第一时间范围的终止时间之间时间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多个触发信号中,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的触发信号的第一数量;基于第一数量与非生产控制信号的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开始非生产状态;在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的触发信号的第一数量与非生产状态信号的总数量的占比,来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开始非生产状态,并基于第一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可以增加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确保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分析的准确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的情况下,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非生产状态。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第一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的情况下,意味着大部分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处于触发状态,此时可以认为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非生产状态。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第一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与第一预设占比之间的大小,可以更加准确合理地判断非生产可控制区域是否开始非生产状态,增强对非生产状态的时间管理的准确性。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开始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触发信号标记为已处理。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开始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触发信号标记为已处理,可以优化对非生产控制信号对应的工单的管理流程,减少了无效或重复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复位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包括:确定第二时间范围;第二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为非生产控制区域内多个复位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中的最小值;第二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第二时间范围的终止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二预设时长;确定多个复位信号中,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的复位信号的第二数量;基于第二数量与非生产控制信号的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结束非生产状态;在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的复位信号的第二数量与非生产状态信号的总数量的占比,来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结束非生产状态,并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可以增加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确保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分析的准确性。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的情况下,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非生产状态。
1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第二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的情况下,意味着大部分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处于复位状态,此时可以认为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非生产状态。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第二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与第二预设占比之间的大小,可以更加准确合理地判断非生产可控制区域是否结束非生产状态,增强对非生产状态的时间管理的准确性。
20、在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结束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复位信号标记为已处理。
2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结束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复位信号标记为已处理,可以优化对非生产控制信号对应的工单的管理流程,减少了无效或重复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包括:确定未处理的非生产控制区域的编码行的数量;在非生产控制区域的编码行中,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不为空,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为空;在编码行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
2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基于未处理的非生产控制区域的编码行的数量,确定在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的确定过程中,是否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增强了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的容错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证对非生产状态分析方法的稳定运行。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编码行的数量不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记录非生产控制区域的出错信息。
2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编码行的数量不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记录非生产控制区域的出错信息,可以便于后续及时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的出错信息,便于后续对非生产控制区域的非生产状态的分析和管理。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包括:接收非生产按钮信号;非生产按钮信号用于指示生成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在非生产按钮信号的持续接收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获取非生产控制信号。
2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在非生产按钮信号的持续接收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获取非生产控制信号,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避免了因瞬时干扰而错误识别非生产状态的可能,实现了非生产控制信号的实时生成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确定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是否为第一设定值;在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为第一设定值的情况下,将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设为第二设定值;或者,在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不是第一设定值的情况下,将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设为第一设定值。
2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接收到的非生产按钮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对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进行切换,可以根据实际非生产状态动态调节非生产控制信号,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和条件。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的故障起止时间;基于故障起止时间和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之间的关系,确定非生产控制信号对应的任务工单的非生产故障类型。
3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记录非生产故障日志,或采用人工删除或标记错误任务工单、故障日志的方法,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故障起止时间和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之间的关系,确定任务工单的非生产故障类型,为故障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支持,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对故障的管理,提高故障分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非生产状态的分析装置,包括:
3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
34、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非生产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
35、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的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状态包括:触发状态和复位状态;非生产控制信号包括:触发信号和复位信号;触发信号的信号状态为触发状态;复位信号的信号状态为复位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触发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基于复位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
3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第一时间范围;第一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为非生产控制区域内多个触发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中的最小值;第一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第一时间范围的终止时间之间时间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长;确定多个触发信号中,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的触发信号的第一数量;基于第一数量与非生产控制信号的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开始非生产状态;在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的情况下,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非生产状态。
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标记模块;标记模块,用于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开始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触发信号标记为已处理。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第二时间范围;第二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为非生产控制区域内多个复位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中的最小值;第二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第二时间范围的终止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二预设时长;确定多个复位信号中,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的复位信号的第二数量;基于第二数量与非生产控制信号的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结束非生产状态;在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的情况下,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非生产状态。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标记模块,还用于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结束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复位信号标记为已处理。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未处理的非生产控制区域的编码行的数量;在非生产控制区域的编码行中,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不为空,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为空;在编码行的数量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记录模块,用于在编码行的数量不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记录非生产控制区域的出错信息。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非生产按钮信号;非生产按钮信号用于指示生成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在非生产按钮信号的持续接收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获取非生产控制信号。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设定模块;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是否为第一设定值;设定模块,用于在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为第一设定值的情况下,将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设为第二设定值;或者,在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不是第一设定值的情况下,将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设为第一设定值。
4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的故障起止时间;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故障起止时间和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之间的关系,确定非生产控制信号对应的任务工单的非生产故障类型。
4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
4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
50、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1、(1)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由于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延迟、工艺调整、排班计划调整等对非生产状态的影响,预先制定的排班计划往往难以精准反映实际的非生产状态,进而使得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非生产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来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可以为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提供可靠的支撑,提高非生产状态的时间管理的准确性,便于后续对非生产状态的评估和分析。
52、此外,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人工记录的方式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无法实时反映非生产状态的变化,导致非生产时间的统计和管理存在较大的误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非生产状态的实际情况(也即非生产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和信号状态)来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可以减少人工监控非生产状态的需要,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的确定的准确性。
53、(2)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将信号状态细化为触发状态和复位状态,并分别对应触发信号和复位信号,然后基于触发状态的非生产控制信号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并基于复位状态的非生产控制信号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可以增强信号处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使得非生产状态的判定更加细致和可靠。
54、(3)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一时间范围内的触发信号的第一数量与非生产状态信号的总数量的占比,来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开始非生产状态,并基于第一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可以增加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确保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分析的准确性。
55、(4)在第一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的情况下,意味着大部分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处于触发状态,此时可以认为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非生产状态。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第一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与第一预设占比之间的大小,可以更加准确合理地判断非生产可控制区域是否开始非生产状态,增强对非生产状态的时间管理的准确性。
56、(5)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开始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触发信号标记为已处理,可以优化对非生产控制信号对应的工单的管理流程,减少了无效或重复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57、(6)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信号生成时间位于第二时间范围内的复位信号的第二数量与非生产状态信号的总数量的占比,来确定非生产控制区域是否结束非生产状态,并基于第二时间范围,确定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可以增加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确保对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分析的准确性。
58、(7)在第二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的情况下,意味着大部分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处于复位状态,此时可以认为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非生产状态。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比较第二数量在总数量中的占比与第二预设占比之间的大小,可以更加准确合理地判断非生产可控制区域是否结束非生产状态,增强对非生产状态的时间管理的准确性。
59、(8)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非生产控制区域未结束非生产状态的情况下,将信号生成时间为最小值的复位信号标记为已处理,可以优化对非生产控制信号对应的工单的管理流程,减少了无效或重复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60、(9)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基于未处理的非生产控制区域的编码行的数量,确定在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的确定过程中,是否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增强了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的容错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证对非生产状态分析方法的稳定运行。
61、(10)本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编码行的数量不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记录非生产控制区域的出错信息,可以便于后续及时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的出错信息,便于后续对非生产控制区域的非生产状态的分析和管理。
62、(11)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在非生产按钮信号的持续接收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获取非生产控制信号,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避免了因瞬时干扰而错误识别非生产状态的可能,实现了非生产控制信号的实时生成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63、(12)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接收到的非生产按钮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三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对非生产控制信号的状态值进行切换,可以根据实际非生产状态动态调节非生产控制信号,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和条件。
64、(13)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记录非生产故障日志,或采用人工删除或标记错误任务工单、故障日志的方法,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故障起止时间和非生产状态的起止时间之间的关系,确定任务工单的非生产故障类型,为故障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支持,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对故障的管理,提高故障分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6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1.一种非生产状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状态包括:触发状态和复位状态;所述非生产控制信号包括:触发信号和复位信号;所述触发信号的信号状态为所述触发状态;所述复位信号的信号状态为所述复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触发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所述非生产状态的起始时间,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数量在所述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的情况下,所述非生产控制区域开始所述非生产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复位信号的信号生成时间,确定所述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数量在所述总数量中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的情况下,所述非生产控制区域结束所述非生产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时间范围,确定所述非生产状态的终止时间,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非生产控制区域内的非生产控制信号,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一种非生产状态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