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4-11-30  34


    本申请涉及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机动车储能装置即储气筒,应确保对行车制动系统控制机动车储能装置进行八次全行程促动后,储能装置剩余压力不应低于达到规定应急制动性能所需的压力。

    2、为选取符合试验标准的储气筒,通常会先通过计算选取相应的容量,在试制相应零件,最后通过整车试验测试验证所选储气筒是否满足标准。通常试验方法:原地打气至储气筒达到设定压力;拆除第一空气钢管;原地进行8次全行程踩踏制动踏板进行泄压;进行第九次应急制动试验并记录结果;重复上述步骤三次。但是一旦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容量选取不合适,需要重新选取容量并再次试制相应零件,再重新进行试验。

    3、在这种试验方法下,既浪费了零件试制的费用,还需反复拆装空气钢管,工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储气筒储能测试方法,既浪费了零件试制的费用,还需反复拆装空气钢管,工作较为繁琐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包括:储气筒,其具有互相独立的多个储气单元;

    3、管路系统,其包括第一管路以及一端分别连通各个所述储气单元,且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多个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开关控制阀,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气阀;

    4、以及,所有的储气单元的储气容量被配置为:所有的储气单元的储气容量均为整数,至少一个所述储气单元的储气容量为1l,且接入到所述第一管路的各储气单元的总容量的取值范围为[1l,nl]中的所有整数,其中n为所述储气筒中所有储气单元总容量。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各储气单元之间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并通过开关控制阀调整各储气单元之间相串联,通过进气阀往各储气单元内存储进气源,开始试验时根据每次实验操作需求,开启不同的开关控制阀,以使接入到第一管路内的储气容量能够以1l为基准进行调整,满足每次实验需求即可,不用反复拆装、也不用单独试制样件,节省成本。

    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其与所有的开关控制阀相连接,并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开关控制阀的启闭状态,以使接入到所述第一管路的各储气单元的总容量以1l为单位在取值范围[1l,nl]中调整。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器,用以与所有的开关控制阀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智能化操作控制调节储气筒内容量,智能化操作便捷。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筒包括八个所述储气单元,八个所述储气单元中:

    9、其中一个所述储气单元设置为第一储气间,其储气容量为50l;

    10、两个所述储气单元设置为第二储气间,两个所述第二储气间的储气容量各为20l;

    11、一个所述储气单元设置为第三储气间,其储气容量为10l;

    12、一个所述储气单元设置为第四储气间其储气容量为5l;

    13、两个所述储气单元设置为第五储气间,两个所述第五储气间的储气容量各为2l;

    14、一个所述储气单元设置为第六储气间,其储气容量为1l。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储气单元配置为第一储气间、第二储气间、第三储气间、第四储气间、第五储气间以及第六储气间,以使储气筒内的容量能够在从1l--110l之间任何一个容量的调整,精度为1l,每次实验时,可根据实验要求,快捷将储气筒的容量调节到满足实验需求的状态下,进而指导设计出更精确的零件,既能满足法规要求,又不会出现设计冗余过大,实现精准降成本功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筒包括第七储气间,所述第七储气间的外形结构与所述第六储气间相同,且所述第七储气间内设置有分隔板,以将所述第七储气间内腔分隔成所述第四储气间和两个所述第五储气间以及所述第六储气间。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四储气间和两个第五储气间以及第六储气间组成第七储气间,第七储气间与第六储气间的外形结构相同,从而有效节省储气筒的占用空间,多个储气单元布置结构紧凑。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一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与被测试车辆的第一空气钢管的相连。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管使得第一管路被测试车辆的第一空气钢管便捷相连。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一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用于与被测车辆制动主管路连接相连。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气管,使得第一管路与被测车辆制动主管路连接相连。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调节泄压阀。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泄压阀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各储气单元内的气压,以满足储气筒中的压力要求,超过需求压力后则自动进行泄压。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以便在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储气筒内的压力数据。从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实时调整储气筒内的容量,在出现容量不满足试验要求或出现过多超出试验要求时,可及时改变储气筒内的容量做进一步验证,节省开发时间。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之间连接有连接三通。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三通结构简单,便于连通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筒的底部设有底板。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底板便于安装储气筒。

    3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储气筒内具有多个独立的储气单元,各储气单元之间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并通过开关控制阀调整各储气单元之间相串联。储气筒测试前,先通过打开进气阀和各开关控制阀,往各储气单元内存储进气源,正式开始进行实验时,进气阀和各开关控制阀先处于闭合状态,然后根据每次实验操作需求,开启不同的开关控制阀,以使接入到第一管路内的储气容量能够以1l为基准进行调整,满足每次实验需求即可,不用反复拆装、也不用单独试制样件,节省成本;且在出现容量不满足试验要求或出现过多超出试验要求时,当出现不满足试验要求的时候,可以逐步增加接入储气筒容量,直至达到目标需求,此时储气筒容量可以作为被测车型的设计基准,节省开发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其与所有的开关控制阀(3)相连接,并用于控制各个所述开关控制阀(3)的启闭状态,以使接入到所述第一管路(20)的各储气单元的总容量以1l为单位在取值范围[1l,nl]中调整。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1)包括八个所述储气单元,八个所述储气单元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1)包括第七储气间,所述第七储气间的外形结构与所述第六储气间(6)相同,且所述第七储气间内设置有分隔板,以将所述第七储气间内腔分隔成所述第四储气间(60)和两个所述第五储气间(61)以及所述第六储气间(62)。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0)一端连接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用于与被测试车辆的第一空气钢管的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20)一端连接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用于与被测车辆制动主管路连接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7)上连接有调节泄压阀(7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8)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21)与第一管路(20)之间连接有连接三通(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筒(1)的底部设有底板(1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装置,属于汽车气制动储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储气筒,其具有互相独立的多个储气单元;管路系统,其包括第一管路以及一端分别连通各个储气单元,且另一端均连接于第一管路的多个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开关控制阀,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气阀;以及,所有的储气单元的储气容量被配置为:所有的储气单元的储气容量均为整数,至少一个储气单元的储气容量为1L,且接入到第一管路的各储气单元的总容量的取值范围为[1L,nL]中的所有整数,其中n为储气筒中所有储气单元总容量。本申请使用时,不用反复拆装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通过开关控制阀调整接入到第一管路的容量,节省试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明,李安民,李艳,柴树军,邵明明,向达,于根稳,林文干,罗春明,李浩亮,刘昊,成少波,于友明,李梁,罗齐,李鑫,阳仁松,马红阳,何伟,杨剑,吕凤贤,刘群,周楠,王启浩,张雪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27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