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综采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效率和设备的稳定运行,而工程质量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是工作面机头、机尾的过渡,是历来煤矿综采生产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点。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由于前、后部运输机、组合支架、转载机布置分离、运行分步,特别是前运输机和转载机的分离搭接模式,对机头过渡的工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过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的能否连续推进和安全,主要原因是由于煤机在机头吃完三角煤后推溜移动机头驱动部时,机头驱动部由于电机和减速器的重量大,安装位置靠端头支架侧,造成机头驱动部整体重心向端头支架侧倾斜,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在驱动部前部溜槽下方堆积浮煤,如果不及时处理造成机头驱动部随着垫积的浮煤增多而向上翘,最后造成机头与顺槽煤无法割透,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另外,机头推进速度过慢,集中来压很容易造成机头组合支架压死现象,造成生产事故。
现有的机头生产过渡处理方式的机理:
在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普遍采用方法是:煤机到机头通过反复扫刀并带着煤机推机头,利用煤机重力压着机头驱动部向下沉,利用煤机滚筒将机头溜槽处浮煤实时清理,确保机头驱动部保持相对水平推进。
现有的机头生产过渡处理方式的缺点:
(1)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机头吃三角煤每刀都需要反复上述动作造成耗时。
(2)设备损害增大。煤机扫机头驱动部下方底煤时,需通过端头段支架将机头驱动整体拉回,带着煤机推机头时,机头驱动部和煤机叠加重力无形增大很多,对设备磨损必然增大,特别是支架推拉结构件。
(3)多人协同作业。在执行上述动作时,需要支架工、机头岗位工、煤机司机多人同步操作配合,配合不到位容易达不到效果,造成返工。
(4)安全生产风险增大。多人作业配合容易误操作,机头推进速度慢,而放顶煤机头集中来压频繁,机头组合架压死几率增大。
(5)处理机头上翘现象时,由于火工品紧缺且安全风险大,用人工风镐作业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头驱动部推移过程中实现自动调平,保证机头过渡正常,并且确保人员和矿压安全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包括油缸和传导链,所述油缸的缸筒安装在所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耳座上,所述耳座的一端与驱动部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油缸的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传导链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导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底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双向锁,所述双向锁安装在所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伸缩支架上,并用于控制所述伸缩支架提供给所述油缸的进回液。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油缸基座,所述油缸基座与所述耳座直接连接,所述油缸的缸筒直接安装在所述油缸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向上伸出时,所述传导链用于向上拉动所述驱动部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传导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底座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导链为软连接链。
进一步地,所述传导链为40t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油缸的伸缩杆伸出,带动传导链移动,传导链带动驱动部底座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浮煤压实或推挤至溜槽前方,实现和机头溜槽带载煤机推移一样的作用,从而实现机头驱动部随着顺槽底板相对水平推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机头的自动调平,保证机头过渡正常,并且确保人员和矿压安全。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现有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上翘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有调平装置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上翘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有调平装置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耳座3′驱动部底座4′伸缩支架6′
机头驱动部8′
油缸1传导链2耳座3
驱动部底座4双向锁5伸缩支架6
油缸基座7机头驱动部8缸筒11
伸缩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所示,现有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包括机头驱动部8′、位于机头驱动部8′下方的驱动部底座4′,机头驱动部底座4′的后端可转动连接耳座3′,耳座3′的后端安装在伸缩支架6′的底座上。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在推移前进过程中,必然受到浮煤阻力影响,加之机头驱动部8′和电机重力,使得机头整体重力向伸缩支架侧倾斜。驱动部底座4′相对于耳座3′向上翘起。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包括油缸1和传导链2,油缸1的缸筒11安装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耳座3上,耳座3的一端与驱动部底座4可转动连接,油缸1的伸缩杆12的顶端与传导链2的一端连接,传导链2的另一端与驱动部底座4连接。
其中,油缸1由于安装在耳座3上,油缸1跟随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一起移动。油缸1包括缸筒11和伸缩杆12,缸筒12安装在耳座3上,相对于耳座3固定不动,伸缩杆12能够从缸筒11中伸出或缩回到缸筒11中,伸缩杆12能够带动传导链2移动。
传导链2将油缸1拉力传递到驱动部底座4处,能够拉动驱动部底座4向上提起。
如图2所示,当出现机头浮煤堆积,导致机头上翘的情形时。控制油缸1的伸缩杆12向上伸出,伸缩杆12带动传导链2的上端上提,传导链2对驱动部底座4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f,加上驱动部底座4和电机自重。如图3所示,驱动部底座4受到合力f合,这样在机头端头支架推移过程中,只要油缸伸缩量一定受力恒定,驱动部底座4始终有一个合力f合作用,从而使得浮煤压实或推挤至溜槽前方,实现和机头溜槽带载煤机推移一样的作用,从而实现机头驱动部随着顺槽底板相对水平推移。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调平装置还包括双向锁5,双向锁5安装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伸缩支架6上,并用于控制伸缩支架6提供给油缸1的进回液。
油缸1通过油管与双向锁5连接,油缸1利用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伸缩支架6的现有液压油,不需要单独配置液压油。通过双向锁5的控制,实现控制油缸1的伸缩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调平装置还包括油缸基座7,油缸基座7与耳座3直接连接,油缸1的缸筒11直接安装在油缸基座7上。
油缸底座7主要作用是在驱动部底座4推移过程中,通过耳座3与驱动部底座4连接,实现油缸1的跟随移动和缸筒11一侧的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传导链2的另一端与驱动部底座4的后端连接。
传导链2对驱动部底座4的后端施加斜向上的拉力f,加上驱动部底座4和电机自重,容易形成向下倾斜的合力f合。
可选地,传导链2的另一端还可以与机头驱动部8连接,用于带动机头驱动部8的后端上提,机头驱动部8带动驱动部底座4上提。
进一步地,传导链2为软连接链。由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施工空间有限,软连接的传导链2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可选地,油缸底座:800mm*100mm*40mm钢板;油缸型号:1100mm*200mm*10t,可根据驱动部重量合理选型;传导链型号:40t链;双向锁型号:双向锁(210377.38)。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机头驱动部的自动调平。
2、不用煤机反复扫刀,节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实践证明每班因扫刀次数减少可节约至少60分钟,可多生产一刀煤,两个生产班全月可多生产60刀煤,合计60*2500吨=15万吨,经济效益可创收15万吨*580元/吨=8700万元。
3、无需多人同时配合作业,只需岗位工分步一次性完成操作,操作简单安全。
4、减少设备磨损,降低设备故障。
5、提升机头推进速度,及时甩掉机头组合架受压,避免生产事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和传导链,所述油缸的缸筒安装在所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耳座上,所述耳座的一端与驱动部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油缸的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传导链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导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双向锁,所述双向锁安装在所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伸缩支架上,并用于控制所述伸缩支架提供给所述油缸的进回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油缸基座,所述油缸基座与所述耳座直接连接,所述油缸的缸筒直接安装在所述油缸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向上伸出时,所述传导链用于向上拉动所述驱动部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底座的后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链为软连接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机头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链为40t链。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