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4-11-25  54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缝合装置,尤其涉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可用后即弃的缝合装置。优选地,该装置是单手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1、腹腔外科手术需要能够通过开放式手术或微创技术来实现的进入。开放式外科手术非常普遍,在美国每年进行约200万次手术。手术后,必须要闭合腹壁。实验和临床数据可提供有关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后腹壁并发症所需的手术技术的可靠信息。如果使用连续缝合技术,并且线长是切口长度的四倍,则伤口感染和切口疝会减少。线结应该很小并且紧密地放置。缝合过程是繁琐且费时的,并且在长期而艰苦的外科手术之后难以实现。手术室时间很宝贵,节省时间可以为更多患者提供护理。此外,腹部闭合术是手术期间针损伤的最常见理由。

    2、现有的缝合器械具有许多缺点和不便之处。它们通常难以使用,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缺乏精度并且通常在机械上很复杂。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器械,该器械将帮助外科医生坚持正确的腹部闭合方式并减少进行缝合所需的时间。优选地,这样的器械还应该减少刺伤的风险,简化缝合放置并且机械上简单且坚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涉及一种改进的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具有内置式双端针的针传送器。所述缝合装置可以是单手装置,其中,在钳口之间的针的传送优选地是自动的,因为用于打开/闭合所述钳口的机构也控制所述针的传送,或者与所述针的传送机械地同步,优选地,不需要用于控制针的传送的附加开关。

    2、在第一实施例中,缝合装置包括:

    3、-第一钳口元件,其包括用于保持和释放双端针(double-ended needle)的第一端的第一针锁定装置;

    4、-第二钳口元件,其包括用于保持和释放双端针的第二端的第二针锁定装置,

    5、其中,第一和第二钳口元件可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6、-针传送机构,其用于在第一和第二钳口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将双端针从钳口元件中的一个交替地传送到另一个,所述针传送机构包括:

    7、o连接至第一针锁定装置的第一可旋转轮,所述第一可旋转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第一轮外部部分的第一轮内部部分;和

    8、o连接至第二针锁定装置的第二可旋转轮,所述第二可旋转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第二轮外部部分的第二轮内部部分,

    9、其中,当第一钳口元件和第二钳口元件相对于彼此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第一力从第一钳口元件传播到第二可旋转轮,并且其中,第二力从第二钳口元件传播到第一可旋转轮,从而使第一和第二可旋转轮旋转,其中,第一和第二可旋转轮的旋转使针锁定装置中的一个针锁定装置锁定双端针,而另一针锁定装置释放双端针。针传送机构由此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第一可旋转轮和第二可旋转轮之间的旋转差和/或旋转周期差(例如移位/偏移)提供了传送机构。

    10、本公开的具有内置式针传送器的缝合装置提供了一种缝合装置的精确且坚固的设计,以用于改进的、尤其是更快和更精确的外科缝合,其中用户可以用一只手反复地将钳口推在一起,以在钳口之间向前和向后传送双端针。当钳口闭合时将针从一个钳口释放并将针锁定在另一钳口中的过程可以通过工具内部的次序机构来实现。在第一实施例中,当钳口闭合时,两个轮沿相反方向转动,这允许交替地打开和闭合针保持元件,使得当钳口反复打开和闭合时,针在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之间来回移动。在第二和替代实施例中,两个轮可相反布置成沿相同方向旋转。然而,如果每个轮都具有与针锁定装置接合并控制针锁定元件在对应钳口的轴向上的位置的外轮廓,则在轮之间的外轮廓的移位可以提供用于在第一和第二钳口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将双端针从钳口元件中的一个传送到另一个钳口元件的机构。

    11、优选地,针传送机构布置成以由钳口之间的角度触发的协调步骤顺序操作,该角度在闭合过程中改变。例如呈驱动轴形式的两个轮驱动机构可以与钳口和轮接合,使得在闭合过程中,当钳口之间的角度小于阈值角度时,轮开始转动。低于该阈值时,当轮随着钳口闭合而开始转动时,轮的外轮廓可以限定其他台阶,其中每个台阶可以对应于第一和第二针锁定装置的构造。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针锁定装置包括轮接合元件,该轮接合元件在钳口的轴向上向后/向前移动,以在轮旋转时保持/释放针。在本发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以示例进一步解释了该机构。

    12、两个轮可以被成形为使得,当针从第一钳口传送到第二钳口时的过程与当针从第二钳口传递到第一钳口时相比是相同的。这允许用户通过将两个钳口推到一起来操作缝合装置,从而将针从第一钳口传送到第二钳口,然后依靠打开弹簧的钳口的力打开钳口,然后将钳口推到一起再次将针从第二钳口传送到第一钳口,依此类推。因此,在没有额外的开关来控制针的传送的意义上,针传送机构因而可以是自动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端针的针传送器的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钳口打开控制元件刚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可旋转轮和所述第二可旋转轮中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合装置,包括另一钳口打开控制元件,其中,所述钳口打开控制元件和所述另一钳口打开控制元件布置成独立地控制所述第一可旋转轮和所述第二可旋转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反向锁定机构和第二反向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反向锁定机构被构造成当第一钳口元件和第二钳口元件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防止第一可旋转轮向后旋转,并且所述第二反向锁定机构被构造成当第一钳口元件和第二钳口元件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防止第二可旋转轮向后旋转。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还包括钳口打开控制元件,用于手动地控制所述第一可旋转轮和/或所述第二可旋转轮,以打开所述钳口。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每个所述旋转轮具有凸轮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凸轮元件被成形为使得当所述旋转轮旋转时,所述凸轮元件的形状控制所述轮接合元件的向前和向后移动,以保持和释放双端针的对应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每个凸轮元件具有前凸脊和后凸脊,其中,所述后凸脊比所述前凸脊陡。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每个轮接合元件连接到针保持元件,所述针保持元件在对应的钳口元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每个针保持元件包括用于容纳双端针的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具有能够锁定双端针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宽部分和窄部分,其中,双端针的窄部分能被锁定在窄部分中。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旋转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第一轮外部部分的第一轮内部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可旋转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第二轮外部部分的第二轮内部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当第一钳口元件和第二钳口元件相对于彼此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第一力从第一钳口元件传播到第二可旋转轮,并且其中,第二力从第二钳口元件传播到第一可旋转轮,从而使第一可旋转轮和第二可旋转轮旋转。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每个针锁定装置包括针推动器元件,所述针推动器元件构造成将双端针向后朝向对应的钳口元件的主体部分推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每个针锁定装置还包括针推动器连接元件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构造成保持针推动器元件上朝向主体部分的压力。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包括:第一钳口元件,包括用于保持和释放所述双端针的第一端的第一针锁定装置;第二钳口元件,包括用于保持和释放所述双端针的第二端的第二针锁定装置,其中,第一钳口元件和第二钳口元件能相对于彼此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针传送机构,用于在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将双端针从钳口元件中的一个交替地传送到另一个,所述针传送机构包括:连接至第一针锁定装置的第一可旋转轮;和连接至第二针锁定装置的第二可旋转轮。

    技术研发人员:G·伯纳,M·克里斯滕森,R·诺伦斯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图里恩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26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