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背,具体讲是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
背景技术:
公交车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乘坐公交车已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方式。但是在乘坐公交车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座位,结果只能站立。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会出现急刹车的情况,站立的乘客会因自身惯性而晃动甚至摔倒,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需要用到扶手或扶杆,人握住扶杆后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摔到的概率,但是手一旦没握稳,还是容易摔倒。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使用后可有效防止乘客摔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包括靠板,靠板背面上下两端均垂直设有一侧板,且靠板背面固定有安全带。
进一步地,所述靠板背面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卡槽,侧板卡入卡槽中后与靠板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靠板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穿入一销轴,侧板通过销轴与靠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且侧板底部与凹槽槽底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靠板外套有一海绵罩。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为两点式安全带。
进一步地,所处侧板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其有益效果是:将侧板用螺丝固定在公交车扶杆上后,人的背部或臀部靠在靠板上,然后将安全带系在腰上,这样人们就不需要用手拉扶杆了,通过安全带能够有效地防止人们在站着的时候摔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套上海绵罩后);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转动过程示意图。
图中所示:1—靠板,2—侧板,3—安全带,4—卡槽,5—销轴,6—海绵罩,7—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包括靠板1,靠板1背面上下两端均垂直设有一侧板2,且靠板1背面用螺丝固定有安全带3。
靠板1背面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卡槽4,侧板2卡入卡槽4中后与靠板1可转动连接,靠板1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穿入一销轴5,侧板2通过销轴5与靠板1铰接。侧板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且侧板2底部与凹槽槽底之间留有间隙,使得侧板2能够在它的活动范围内进行适当转动。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靠板1外套有一海绵罩6,使得人们能够更舒适地靠在靠板1上,且海绵罩6能拆下来清洗。
安全带3为两点式安全带,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侧板2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7,侧板2安装时先在公交车扶杆上对应打两个通孔,螺丝穿过通孔后旋入侧板2上的螺纹孔7,这样就将整个产品固定好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将侧板2用螺丝固定在公交车扶杆上后,人的背部或臀部靠在靠板1上(根据人们的身高决定),然后将安全带3系在腰上,这样人们就不需要用手拉扶杆了,通过安全带3能够有效地防止人们在站着的时候摔倒。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板,靠板背面上下两端均垂直设有一侧板,且靠板背面固定有安全带;
所述安全带为两点式安全带;
所述侧板的背面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侧板用螺丝固定在公交车扶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背面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卡槽,侧板卡入卡槽中后与靠板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顶部和底部中间位置均穿入一销轴,侧板通过销轴与靠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且侧板底部与凹槽槽底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安全性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外套有一海绵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