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的实施例属于供热,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地持续快速增长,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势在必行。火电机组越来越肩负着灵活性运行、大规模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任务。特别对于供热机组来说,传统的“以热定电”运行方式极大的限制了火电机组电出力调节能力,为适应深度调峰政策需求,同时在新的电力市场环境下进一步提高煤电企业经济效益,煤电机组进行了适应性改造,机组调峰深度一路从40%、35%降至20%甚至更低常态化调峰运行。
2、但是,对于热电联产机组而言,中低负荷运行时原供汽汽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势必要采用更高品味的蒸汽减温减压来解决深调带来的供汽量不足问题,但是采用高温高压蒸汽减温减压供汽常常伴随着温度波动大、减温水流量调节精度不够等问题,对于运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
2、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所
3、述方法包括:
4、在减温器前的高温蒸汽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一压力测量器和第一温度测量器,在减温器后的低温蒸汽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二压力测量器、第二温度测量器和第一流量测量器;
5、在连接所述减温器的减温水管道上依次设置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第三压力测量器、第三温度测量器和第二流量测量器;
6、获取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在全工况范围内不同开度下所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并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
7、通过热力平衡实时计算得到所述低温蒸汽管道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所需的减温水流量;
8、将计算得到的减温水流量代入所述特性关系中得到对应的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目标阀门开度;
9、控制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为所述目标阀门开度,实现减温水流量调节。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测量器和第一温度测量器沿高温蒸汽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压力测量器、第二温度测量器和第一流量测量器沿低温蒸汽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第三压力测量器、第三温度测量器和第二流量测量器沿减温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12、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在全工况范围内不同开度下所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包括:
13、通过试验测量,和/或收集历史运行数据的方式获取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在全工况范围内不同开度下所对应的减温水流量。
14、可选地,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15、利用所述减温水流量在相应减温水压力下对应的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拟合得到所述特性关系如下:
16、y=-2.7751-0.1445x1+3.2626x2;
17、其中,y为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x1为减温水压力,x2为减温水流量。
18、可选地,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19、利用所述减温水流量在相应减温水压力、减温水温度下对应的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拟合得到所述特性关系。
20、可选地,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21、利用所述减温水流量在相应减温水压力、减温水温度、高压蒸汽压力和高压蒸汽温度下对应的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拟合得到所述特性关系。
22、可选地,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23、利用所述减温水流量在相应减温水压力、减温水温度、高压蒸汽压力、高压蒸汽温度、低温蒸汽压力和低温蒸汽温度下对应的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拟合得到所述特性关系。
24、可选地,所述通过热力平衡实时计算得到所述低温蒸汽管道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所需的减温水流量,包括:
25、通过热力平衡公式实时计算,所述热力平衡公式具体为:
26、m2=(m1h1-m1h3)/(h1-h2);
27、其中,m2为减温水流量,m1为低温蒸汽流量,h1为高温蒸汽管道的蒸汽焓值,h2为低温蒸汽管道的蒸汽焓值,h3为减温水管道的蒸汽焓值。
28、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改善供汽过程中供汽温度波动大、减温水流量调节精度不够等问题。该方案改造范围小、调节精度高,同时能进一步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运行人员频繁操作可能发生的失误,有利于进一步推广。
1.一种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测量器和第一温度测量器沿高温蒸汽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压力测量器、第二温度测量器和第一流量测量器沿低温蒸汽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第三压力测量器、第三温度测量器和第二流量测量器沿减温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在全工况范围内不同开度下所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得到所述减温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与所述减温水流量之间的特性关系,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热系统减温水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热力平衡实时计算得到所述低温蒸汽管道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所需的减温水流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