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交通等领域也都得到越来越高速的发展。人们的购物、货物寄送、出游、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越来越依赖公共交通。
2、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应用到车辆上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驾驶,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工驾驶疲劳的问题。
3、例如,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96308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探测获取探测信号,所述探测信号为位于所述车辆的探测范围内的附近车辆发出的信号;根据所述探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控制所述车辆的车速,其中,所述信号强度表征所述车辆与所述附近车辆的车距,所述信号强度与所述车距反相关。
4、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在长途行驶时,驾驶员具有疲劳驾驶的可能性,在疲劳驾驶时,其无法分析异常情况并及时介入,从而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5、为此,本发明提出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系统及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确定异常驾驶监测的评估维度;
5、s2:通过大数据获取正常驾驶状态下的各个维度的阈值范围;
6、s3:根据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进行学习,获取驾驶员正常驾驶状态下的各个维度阈值范围;
7、s4:根据大数据获取的各个维度阈值范围以及学习的驾驶员习惯的各个维度阈值范围综合确定比对阈值范围;
8、s5:在车辆被驾驶的过程中,实时监测各个维度的实际值,并将实际值与阈值范围对比;
9、s51:若不超过阈值范围,则判定正常驾驶;
10、s52:若超过阈值范围,则判定异常驾驶;
11、s6:结合车辆的摄像头以及雷达,对车辆进行接管式安全介入,并同时通过车载音响发出警报。
12、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评估维度包括加速踏板的波动大小、波动速度和波动频率、刹车踏板的波动大小、波动速度和波动频率、方向盘的转动大小、转动速度和转动频率、车辆持续行驶时间和车辆行驶速度。
13、优选地:所述s4步骤中,综合确定比对阈值范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41:确定大数据获取的阈值范围为(a1,b1);
15、s42:确定驾驶员习惯的阈值范围为(a2,b2);
16、s43:按照公式计算,得到比对阈值范围(a3,b3)。
17、优选地:所述s42步骤中,确定驾驶员习惯的阈值范围包括以下步骤:
18、s421:设定时间阈值t1,将车辆至少间隔t1时间内的启动时间节点作为时间起点;
19、s422:确定采集周期t2,以时间起点开始,每隔采集周期t2,采集一次各个维度的数据,直至采集n个时间数据,形成一次启动的驾驶习惯数据包;
20、s423:对n个时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单次启动的时间阈值范围;
21、s424:重复s421至s423步骤,直至采集m次启动的驾驶习惯数据包,并分析m次启动时间阈值范围,然后取m次的均值即可。
22、优选地:所述s423步骤中,其包括以下步骤:
23、s4231:分别计算n个数据的均值σ、方差s2、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ai为数据值;
24、s4232:根据方差s2、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确定驾驶习惯阈值范围为(min-||s2||σ,max+||s2||σ),其中||s2||代表对s2缩放至[0,1]的区间内。
25、优选地:所述s4232步骤中,对s2缩放至[0,1]的区间内的方法为:确定s2的位数w,将s2的小数点向前移动w位。
26、优选地:所述s43步骤中,k′1、k′2分别为相关性系数,
27、优选地:所述s43步骤中,a′、b′分别为下限和上限的误差系数,
28、优选地:所述s6步骤中,安全介入包括制动、转向、收紧安全带、自动泊车。
29、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系统,包括:
30、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行车数据;
31、数据分析模块,其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32、控制模块,其用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车辆进行控制。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4、1.本发明多个维度的数据采集,然后采用阈值控制的形式介入管理,从而能实现在异常驾驶状态下的检测以及安全介入,从而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
35、2.本发明,对于阈值的控制采用大数据获取以及驾驶习惯的学习综合评价,从而能使得阈值既能结合大数据的可靠性也能对驾驶习惯收集,从而根据车主驾驶情况针对性更新阈值。
36、3.本发明,对于驾驶习惯的学习采用均值、方差、最大值、最小值综合性控制,从而能根据方差反映的驾驶员操作波动离散程度进行阈值的偏差控制。
1.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评估维度包括加速踏板的波动大小、波动速度和波动频率、刹车踏板的波动大小、波动速度和波动频率、方向盘的转动大小、转动速度和转动频率、车辆持续行驶时间和车辆行驶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综合确定比对阈值范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2步骤中,确定驾驶员习惯的阈值范围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23步骤中,其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232步骤中,对s2缩放至[0,1]的区间内的方法为:确定s2的位数w,将s2的小数点向前移动w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3步骤中,k′1、k′2分别为相关性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3步骤中,a′、b′分别为下限和上限的误差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安全介入包括制动、转向、收紧安全带、自动泊车。
10.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系统,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辆驾驶异常行为安全介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