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和巷道风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75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风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和巷道风门总成。



    背景技术:

    综采面的通风方式包括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即使综采面和外界形成气压差,减少综采面内有害气体的扩散。巷道风门对于井下通风安全至关重要,通常设置在综采面通过外界的巷道内,用于阻隔综采面和外界,使综采面能与外界形成压差。

    巷道风门还需要满足矿井行车的需求,因而通常在巷道中会有间隔的设置两道巷道风门,当车辆行至第一道门时,第一道门开启,之后车辆行至两道门之间,第一道门关闭后,再开启第二道门,车辆从第二道门通过后第二道门关闭,如此可以保持巷道风门内外的气压差。目前巷道风门开启和关闭主要依靠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即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实现巷道风门的开启和关闭。但由于巷道中湿度和粉尘都较大,使得控制器和电机都容易出现线路故障,影响巷道风门的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和巷道风门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巷道风门启闭的方式易受到水汽和粉尘的影响,易导致巷道风门无法正常工作。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包括:

    驱动缸和联动组件,均设置于巷道风门上,所述驱动缸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巷道风门开启或关闭;

    执行器,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缸正向运动或反向运动;其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连通,其第三端与能源连通;

    第一手动换向阀和第二手动换向阀,均设置于巷道的侧壁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能源连通,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执行器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三端连通;

    当所述手动第一手动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动作不一致时,所述执行器正向动作,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并正向动作使所述巷道风门开启;当所述手动第一手动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动作一致时,所述执行器反向动作,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与所述能源连通并反向动作使所述巷道风门关闭。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所述巷道风门包括门框、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主驱动臂固定座,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门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门框的第一侧的顶部旋转连接;

    主驱动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臂固定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连杆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门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中心固定座,其第一端水平的固定于所述门框的顶部的中间;

    中心联动杆,与所述中心固定座的第二端旋转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连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

    辅驱动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联动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

    辅驱动臂固定座,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门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门框的第二侧旋转连接,其第二端还与所述辅驱动连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还包括:

    均配置有防水外壳的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二传感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通过;当有物体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均输出表征存在物体通过的物体信号;

    防水箱,设置于所述巷道的煤壁上;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防水箱的内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当其第一输入端或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到所述物体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输出开启信号;当其第一输入端和其第二输入端均未接收到所述物体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延迟设定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

    电控换向阀,设置于所述防水箱的内部,其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执行器的控制端连通;其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后正向动作,所述执行器正向动作;接收到所述关闭信号后反向动作,所述执行器反向动作。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

    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均包括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所述红外发射机和所述红外接收机相对设置;当所述红外接收机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机发射的所述红外线时,其输出端输出所述物体信号。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所述防水箱包括:

    壳底,包括底板和与底板一体连接的侧框,所述侧框上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

    防水圈,设置于所述通孔上;

    盖体,设置于所述侧框上,其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间隙与所述侧框的厚度适配。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还包括:

    配置有防水外壳的开门状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门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风门的状态,其输出端输出表征所述第二风门状态的状态信号;

    所述控制器,其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开门状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所述开启信号后,若在阈值时间内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号表征所述第二风门为关闭状态,则其第二输出端输出报警信号;

    配置有防水外壳的报警组件,其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巷道风门总成,包括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第二巷道风门结构,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均包括巷道风门和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

    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有间隔的设置于巷道中。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巷道风门总成还包括第一先导阀、第二先导阀、第一先导闭锁阀和第二先导闭锁阀;

    所述第一先导阀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的第一端与能源连通,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先导阀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二端连通,第二先导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先导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的控制端连通;

    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第一先导闭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连通。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以及巷道风门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包括驱动缸、联动组件、执行器、第一手动换向阀和第二手动换向阀,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和第二手动换向阀通过执行器控制驱动缸动作,所述驱动缸则通过联动组件控制巷道风门的启闭,由于上述方案不涉及电气设备,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水汽以及粉尘的干扰,减少了巷道风门的故障率,保障了综采工作面的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的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的电控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驱动缸4、联动组件5、执行器6、第一手动换向阀7和第二手动换向阀8。巷道风门包括门框1、第一风门2和第三风门3,所述门框1设置于巷道中,所述第一风门2与所述门框1的第一侧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风门3与所述门框1的第二侧旋转连接。所述驱动缸4和所述联动组件5均设置于巷道风门上,且所述驱动缸4通过所述联动组件5驱动所述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开启或关闭。执行器6为液控系统或气控系统中常用的控制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缸4正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所述执行器6的第一端与驱动缸4的第一端连通,第二端与驱动缸4的第二端连通,第三端与能源连通。第一手动换向阀7和第二手动换向阀8均设置于巷道的侧壁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能源连通,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执行器6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三端连通。

    工作时,当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7被正向动作时,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一端与其第三端连通,当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7被反向动作时,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二端与其第三端连通;当第二手动换向阀8被正向动作时,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一端与其第三端连通,当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8被反向动作时,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二端与其第三端连通。因而当第一手动换向阀7和第二手动换向阀8均正向动作或均反向动作时,能源均不能与执行器6的控制端连通,因而执行器6反向动作,此时驱动缸4的第二端与能源连通并反向动作,例如回缩,使得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关闭。当第一手动换向阀7正向动作且第二手动换向阀8反向动作,或第一手动换向阀7反向动作且第二手动换向阀8正向动作时,能源与执行器6的控制端连通,使执行器6正向动作,此时能源与驱动缸4的第一端连通,使驱动缸4正向动作,例如伸长,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打开。上述方式中,通过设置于巷道风门的两侧的手动换向阀即可完成巷道风门的启闭,由于整个控制方式均不涉及电器,因而不会受到湿度和粉尘的影响,保证巷道风门的正常开启和正常关闭,减少了巷道风门的故障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能源可选用液压或风源,液压和风源都是矿井中常用的能源。当能源选用液压时,执行器6、第一手动换向阀7、第二手动换向阀8均选用适合液压环境下工作的器件,所述驱动缸4则选用液压缸。当能源选用气源时,执行器6、第一手动换向阀7、第二手动换向阀8均选用适合气压环境下工作的器件,所述驱动缸4则选用气缸。

    如图2所示,所述联动组件5则包括主驱动臂固定座51、主驱动连杆52、中心固定座53、中心联动杆54、辅驱动连杆55和辅驱动臂固定座56。主驱动臂固定座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门2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门框1的第一侧的顶部旋转连接。主驱动连杆5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臂固定座5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4的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连杆52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门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中心固定座53的第一端水平的固定于所述门框1的顶部的中间,中心联动杆54与所述中心固定座53的第二端旋转连接,所述中心联动杆54的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连杆52的第二端旋转连接。辅驱动连杆55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联动杆54的第二端旋转连接,辅驱动臂固定座5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门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门框1的第二侧旋转连接,第二端还与所述辅驱动连杆55固定连接。

    当驱动缸4与能源连通后,驱动缸4正向动作,例如伸长,此时主驱动连杆52伸长背向所述第一风门2旋转,并带动所述主驱动臂固定座51背向第一风门2旋转,主驱动臂固定座51则带动第一风门2向外侧开启;同时,由于主驱动连杆52背向所述第一风门2旋转,带动中心联动杆54第一端背向所述第一风门2的方向转动,第二端则向所述第二风门3的方向转动,此时中心联动杆54的第二端带动所述辅驱动连杆55伸长并使辅驱动连杆55向所述第二风门3方向转动,所述辅驱动臂固定座56在所述辅驱动连杆55的带动下向第二风门3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风门3向里侧开启。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巷道风门还包括配置有防水外壳的第一传感器组件10、配置有防水外壳的第二传感器组件11、控制器12和电控换向阀9,以实现巷道风门的自动启闭。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0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1分别设置于所述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通过。当有物体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0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11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0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11的输出端均输出表征存在物体通过的物体信号;控制器12设置于巷道的煤壁上,控制器1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传感器组件1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传感器组件11的输出端连接,当控制器12的第一输入端或控制器12的第二输入端接收到所述物体信号后,控制器12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开启信号;当控制器12的第一输入端和控制器12的第二输入端均未接收到所述物体信号后,所述控制器12的第一输出端延迟设定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所述设定时间可以定为30秒、40秒等。如图3所示,电控换向阀9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第二端与所述执行器6的控制端连通。电控换向阀9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后正向动作,所述执行器6正向动作,所述驱动缸4正向动作开启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当所述电控换向阀9接收到关闭信号后反向动作,所述执行器6反向动作,所述驱动缸4反向动作关闭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通过第一传感器组件10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1可实现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的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

    上述控制器12配置有防水箱,且所述电控换向阀也位于所述防水箱内部,所述防水箱的设置能够避免控制器12受到水汽和灰尘的影响。所述防水箱包括壳底、盖体和防水圈,所述壳底包括底板和与底板一体连接的侧框,所述侧框上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所述防水圈设置于所述通孔上,以防止水汽和灰尘通过通孔进入防水箱内部。盖体则设置于侧框上,盖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间隙与所述侧框的厚度适配,如此当盖体覆盖所述侧框时,侧框的边缘恰好能嵌入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

    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0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1均包括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所述红外发射机和所述红外接收机相对设置,当所述红外接收机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机发射的红外线时,所述红外接收机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物体信号。即当有车经过时,车体会拦截红外发射机发射的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机则无法接收到红外线,此时说明有物体经过。为防止水汽和灰尘的干扰,所述红外发射机和所述红外接收机均配置有防水外壳。

    另外,上述方案还包括配置有防水外壳的开门状态传感器13和配置有防水外壳的报警组件14,所述开门状态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门3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风门3的状态,其输出端输出表征所述第二风门3状态的状态信号。所述控制器12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开门状态传感器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2在输出所述开启信号后,若在阈值时间内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号表征所述第二风门3为关闭状态,则其第二输出端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组件14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12的输出端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所述开门状态传感器13可选用接近开关,所述阈值时间可设定为5秒、6秒等,所述报警组件14可选用声光报警器。上述方案用于监测所述巷道风门的启闭状态,当巷道风门无法正常开启时发出报警,通知附近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上述方案中,控制器12在输出关闭信号后,若在阈值时间内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号表征所述第二风门为开启状态,则其第二输出端同样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组件14可采用声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1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单片机、plc以及其他常见的器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巷道风门总成,包括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第二巷道风门结构,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均包括巷道风门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有间隔的设置于巷道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巷道风门总成,通过控制手动换向阀即可完成巷道风门的启闭,如此不易受到水汽和粉尘的影响,降低了巷道风门的故障率。

    另外,如图5所示,上述方案还包括第一先导阀15、第二先导阀17、第一先导闭锁阀16和第二先导闭锁阀18,所述第一先导阀15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6的第二端连通,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6的第一端连通,第三端与第二先导闭锁阀18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18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一端和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先导阀17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6的第二端连通,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6的第一端连通,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16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16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的第一手动换向阀7的第一端和第二手动换向阀8的第一端连通。

    当第一巷道风门开启时,第一巷道风门的执行器6的第一端与能源连通,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此时第一先导阀15的控制端处于低压状态,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第一先导阀15的第一端与第一巷道风门总成的执行器6的第一端连通,因而第二先导闭锁阀18的控制端高压而关闭,使得第二先导闭锁阀1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第二巷道风门总成的第一手动换向阀7和第二手动换向阀8均不能与能源连通,此时第二巷道风门总成的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则无法开启。第二先导阀17和第一先导闭锁阀16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式相同。通过先导阀和先导闭锁阀的设置,可实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第二巷道风门结构之间的相互闭锁,使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开启时,保证第二巷道风门结构始终关闭,而当第二巷道风门结构开启时,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始终关闭,如此可避免综采面失压而造成。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缸和联动组件,均设置于巷道风门上,所述驱动缸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巷道风门开启或关闭;

    执行器,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缸正向运动或反向运动;其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连通,其第三端与能源连通;

    第一手动换向阀和第二手动换向阀,均设置于巷道的侧壁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能源连通,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执行器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三端连通;

    当所述手动第一手动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动作不一致时,所述执行器正向动作,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并正向动作使所述巷道风门开启;当所述手动第一手动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动作一致时,所述执行器反向动作,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与所述能源连通并反向动作使所述巷道风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风门包括门框、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主驱动臂固定座,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门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门框的第一侧的顶部旋转连接;

    主驱动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臂固定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连杆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门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中心固定座,其第一端水平的固定于所述门框的顶部的中间;

    中心联动杆,与所述中心固定座的第二端旋转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主驱动连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

    辅驱动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联动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

    辅驱动臂固定座,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门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门框的第二侧旋转连接,其第二端还与所述辅驱动连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均配置有防水外壳的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二传感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通过;当有物体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均输出表征存在物体通过的物体信号;

    防水箱,设置于所述巷道的煤壁上;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防水箱内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当其第一输入端或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到所述物体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输出开启信号;当其第一输入端和其第二输入端均未接收到所述物体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延迟设定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

    电控换向阀,设置于所述防水箱内部,其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执行器的控制端连通;其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后正向动作,所述执行器正向动作;接收到所述关闭信号后反向动作,所述执行器反向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均包括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所述红外发射机和所述红外接收机相对设置;当所述红外接收机未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机发射的所述红外线时,其输出端输出所述物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箱包括:

    壳底,包括底板和与底板一体连接的侧框,所述侧框上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通孔;

    防水圈,设置于所述通孔上;

    盖体,设置于所述侧框上,其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间隙与所述侧框的厚度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有防水外壳的开门状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门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风门的状态,其输出端输出表征所述第二风门状态的状态信号;

    所述控制器,其第三输入端与所述开门状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所述开启信号后,若在阈值时间内接收到的所述状态信号表征所述第二风门为关闭状态,则其第二输出端输出报警信号;

    配置有防水外壳的报警组件,其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

    7.一种巷道风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第二巷道风门结构,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均包括巷道风门和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巷道风门启闭装置;

    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和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有间隔的设置于巷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巷道风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先导阀、第二先导阀、第一先导闭锁阀和第二先导闭锁阀;

    所述第一先导阀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的第一端与能源连通,所述第二先导闭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先导阀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先导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巷道风门结构的执行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先导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的控制端连通;

    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能源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闭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巷道风门结构的第一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和第二手动换向阀的第一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和巷道风门总成,其中巷道风门启闭装置包括:驱动缸和联动组件,均设置于巷道风门上,驱动缸通过联动组件驱动所述巷道风门开启或关闭;执行器,用于使驱动缸正向运动或反向运动;第一手动换向阀和第二手动换向阀,均设置于巷道的侧壁上,且分别位于巷道风门的内侧和外侧,用于控制执行器正向动作或反向动作,进而控制驱动缸正向动作或反向动作以驱动巷道风门开启或关闭。上述方案不易受到水汽和粉尘的影响,如此能保证整个巷道风门的正常工作,降低巷道风门的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姜全乐;孔令军;刘海胜;魏刚;聂伟雄;刘国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2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