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4-11-15  7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树根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因其具备施工设备小、应用场地条件要求低、施工时对周边影响程度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尤其常用于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改造等工程。

    2、树根桩在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有注浆的工序,能够使桩体与四周土体紧密结合,对提高桩的承载力有利。但树根桩桩径小,一般单桩承载力较小,特别是位于深厚软土层的摩擦型树根桩,因桩侧软土摩阻力小,树根桩的承载力更小。因此,若发明一种可进一步提高树根桩承载力的新技术,对提高树根桩应用效能、节约工程造价将有显著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树根桩承载力的问题。

    2、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新型树根桩,其包括:

    4、本体,采用土工格栅笼和桩体填料通过注浆浆体在树根桩桩孔中固结成型;和

    5、呈荆棘刺状分布在本体周侧面的若干筋刺,所述若干筋刺嵌固于本体周侧的软土地基内;

    6、其中,所述土工格栅笼包括若干沿笼体长度方向的纵向筋带和若干沿笼体周向的环向筋带,每一纵向筋带位于相邻两个环向筋带之间为一筋带节段,上下相邻的两个环向筋带之间为一筋带分区,其中上下不相邻的筋带分区、且同一筋带分区中不相邻的筋带节段在靠近上侧环向筋带处被剪断,且剪断端被小幅掰向笼外,相应的筋带节段被构造成倒刺状筋带;

    7、将土工格栅笼放入至桩孔底部后再反向向上小行程提拉时,所述倒刺状筋带的端头与桩孔孔壁摩擦,所述倒刺状筋带弯折形变随端头插入孔周软土地基内,所述注浆浆体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沿插入软土地基的倒刺状筋带流入插入处,并在凝固后与插入部分共同形成所述筋刺。

    8、优选的,每一布置有倒刺状筋带的筋带分区中,每间隔2根或3根筋带节段均布所述倒刺状筋带;

    9、相邻的布置有倒刺状筋带的上下两个筋带分区之间至少间隔一未布置倒刺状筋带的筋带分区。

    10、优选的,相邻的布置有倒刺状筋带的上下两个筋带分区中,倒刺状筋带相互上下错开。

    11、优选的,所述剪断端被掰向笼外的幅度为s,所述s大于放入桩孔后的土工格栅笼与桩孔孔壁之间的缝隙。

    12、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笼放入至桩孔底部后再反向向上提拉的行程为所述倒刺状筋带的长度l的2/3~1倍。

    13、优选的,所述倒刺状筋带的端头呈尖状。

    14、优选的,所述筋刺沿桩长方向通桩布置。

    15、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笼采用塑料土工格栅制作。

    16、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笼外周间隔套有环状箍并绑扎固定。

    17、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新型树根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s1.成孔;

    19、s2.将预先制作的土工格栅笼下放入桩孔中直至桩孔底部,过程避免反方向的提拉动作;

    20、s3.反向向上小行程提拉土工格栅笼,然后固定;

    21、s4.插入注浆管,投入桩体填料,注浆,振捣成桩,待桩体凝固后剪掉因反向向上提拉而外露于地面以上的土工格栅笼部分。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3、本发明通过在树根桩施工中采用土工格栅笼,该土工格栅笼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倒刺状筋带,通过反向向上小行程提拉已下放至桩孔底部的土工格栅笼,便可使该多个倒刺状筋带弯折形变随端头插入孔周软土地基内,对插入处的局部土体产生扰动,扰动的局部土体在树根桩注浆工序中利于浆体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沿插入的倒刺状筋带流入插入处,流入的浆体凝固后与倒刺状筋带的插入部分共同形成筋刺,由于其中筋带的加筋作用,筋刺具有一定的抗剪断强度,如此,本发明的新型树根桩在其本体四周形成众多外凸并嵌入软土地基内的筋刺,众多筋刺和本体一起与桩周土体相互作用,大幅增加了与树根桩共同受力的桩周土体范围,增大了桩侧软土摩阻力,利于提高树根桩的承载力(竖向承载力及抗拔力)。

    24、采用本发明的新型树根桩,其所用土工格栅笼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该树根桩施工简便,又可有效提高树根桩的承载力,从而提高树根桩应用效能、节约工程造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5、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每一布置有倒刺状筋带的筋带分区中,每间隔2根或3根筋带节段均布所述倒刺状筋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布置有倒刺状筋带的上下两个筋带分区中,倒刺状筋带相互上下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断端被掰向笼外的幅度为s,所述s大于放入桩孔后的土工格栅笼与桩孔孔壁之间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笼放入至桩孔底部后再反向向上提拉的行程为所述倒刺状筋带的长度l的2/3~1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状筋带的端头呈尖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刺沿桩长方向通桩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笼采用塑料土工格栅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树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笼外周间隔套有环状箍并绑扎固定。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树根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树根桩及施工方法,该树根桩包括采用土工格栅笼和填料通过注浆在桩孔中固结成型的本体及呈荆棘刺状分布在本体周侧的筋刺,筋刺嵌固于桩侧软土层内;格栅笼包括纵向筋带和环向筋带,纵向筋带位于相邻环向筋带之间为筋带节段,上下相邻环向筋带之间为筋带分区,不相邻筋带分区且同一筋带分区中不相邻筋带节段在靠近上环向筋带处剪断并掰向笼外而构成倒刺状筋带;将格栅笼下放桩孔底部后反向小幅提拉,倒刺状筋带与孔壁摩擦进而插入,浆体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沿插入的倒刺状筋带流入插入处,凝固后共同形成筋刺。本树根桩在本体四周形成众多外凸嵌入软土层的筋刺,大幅增加了与树根桩共同受力的桩周土体范围,利于提高树根桩承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昂,秦茂洁,吴欢强,罗伟科,耿大伟,陈佳鹏,邢宝革,刘迪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20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