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供气,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供气阀及一种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如在高原等缺氧环境下,需要通过便携式的气瓶进行氧气的补充,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减压阀对气瓶内的高气压气体进行减压后,通过管道持续不断地进行气体供给,而采用这种供给方式,无论吸气人员是否处于吸气状态,气体都在持续不断地供给,该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气体浪费,导致吸气时间大大缩短;或者采用手动按压喷气的方式进行供气,按压喷气因为需要呼吸和按压动作协同,对于缺氧人群来说很难控制并有效使用,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供气阀及供气装置,用以解决上述的无论吸气人员是否处于吸气状态,都通过管道持续不断地进行气体的供给,存在气体浪费或者采用手动按压喷气的方式进行供气,对于缺氧人群来说很难控制并有效使用,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供气阀,所述呼吸供气阀包括:
3、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纳空间,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供气管和呼吸感知管,且所述阀体内开设有控气通道和供气通道,所述控气通道和所述供气通道均与稳流稳压组件的出气口连通;
4、呼吸感知组件,设置在阀体内对应的容纳空间中,用于在通过呼吸感知管感知到用户吸气时产生位移以导通所述控气通道,以及在通过呼吸感知管感知到用户停止吸气时复位以关闭所述控气通道;
5、供气通断组件,设置在阀体内对应的容纳空间中,位于所述呼吸感知组件下方,用于在控气通道导通后产生位移以导通供气通道,开始通过供气管供气,以及在控气通道关闭后复位以关闭供气通道,停止通过供气管供气;
6、稳流稳压组件,设置在阀体内对应的容纳空间中,位于所述供气通断组件下方,所述稳流稳压组件的进气口与呼吸供气阀的进气口连通,用于调节进入呼吸供气阀内的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
7、可选的,所述阀体包括:
8、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阀盖、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阀座;
9、所述第一阀体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
10、所述第二阀体上开设有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
11、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共同构成所述控气通道;
12、所述第五通道作为所述供气通道;
13、所述阀座上开设有第一进气通道,作为呼吸供气阀的进气口。
14、可选的,所述呼吸感知组件包括:
15、感应膜片,设置在所述阀盖和所述第一阀体之间的容纳空间内,且覆盖所述第一通道;用户吸气时感应膜片的上表面形成负压,使得感应膜片产生向上的位移导通控气通道;用户停止吸气时感应膜片上表面的负压消失,使得感应膜片复位关闭控气通道。
16、可选的,所述呼吸感知组件还包括:
17、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阀盖与所述感应膜片之间,用于在用户停止吸气时,辅助感应膜片复位。
18、可选的,所述感应膜片包括:
19、塑料层,和设置在所述塑料层上表面的硅胶层;
20、所述塑料层的洛氏硬度范围为80-110。
21、可选的,所述呼吸感知管设置在所述阀盖上,管口与所述阀盖和所述第一阀体之间的容纳空间连通,且处于感应膜片上方。
22、可选的,所述第五通道内设置有限流件。
23、可选的,所述供气通断组件包括:
24、供气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容纳空间内,且覆盖所述第五通道;控气通道导通时供气膜片上表面气压减小,使得供气膜片产生向上的位移导通供气通道;控气通道关闭时,供气膜片上表面气压增大,供气膜片在压力作用下复位关闭供气通道。
25、可选的,所述供气通断组件还包括:
26、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供气膜片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用于辅助供气膜片产生向上的位移导通供气通道。
27、可选的,所述供气膜片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的比值为20:1-80:1。
28、可选的,所述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上,管口与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容纳空间连通,且处于供气膜片下方。
29、可选的,所述稳流稳压组件包括:
30、阀芯,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阀座之间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阀芯的大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二阀体内壁连接,所述阀芯的小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阀座内壁连接,所述阀芯的小端端部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一进气通道的堵头;
31、第三弹簧,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之间。
32、可选的,所述供气管的长度与内径的比值为5:1-30:1。
33、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
34、上述的呼吸供气阀;
35、气瓶,用于存储气体,所述呼吸供气阀设置在所述气瓶上。
36、可选的,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
37、吸气面罩,所述吸气面罩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吸气面罩具有内凹的容纳空间,所述吸气面罩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呼吸供气阀上;
38、所述吸气面罩设置在所述呼吸供气阀上的状态下,使得呼吸供气阀位于所述吸气面罩的容纳空间;
39、所述吸气面罩自所述呼吸供气阀拆卸下的状态下,所述供气管和所述呼吸感知管能够插入吸气面罩上对应的通孔中,使得所述供气管和所述呼吸感知管的端部位于所述吸气面罩的容纳空间中,以进行供气操作。
40、可选的,阀座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和至少一个限位凸起;
41、所述气瓶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和至少一个限位凹槽;
42、所述呼吸供气阀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且呼吸供气阀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到第一预设行程时,外螺纹与对应的内螺纹相互卡合,以及限位凸起与对应的限位凹槽相互卡合,以实现呼吸供气阀与安装座的紧固连接。
43、可选的,所述阀座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齿;
44、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齿;
45、所述呼吸供气阀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超过第二预设行程后,所述第一卡齿与对应的第二卡齿相互触碰,产生提示音。
46、可选的,所述气瓶内的气体压力值为0-1000kpa。
47、本技术方案中的呼吸供气阀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在吸气人员处于吸气状态下才进行供气,在吸气人员处于停止吸气时停止供气,且供气过程中气体流量稳定,能够有效减少气体浪费,增加供气时间。
48、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供气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感知组件(1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感知组件(14)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膜片(14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感知管(13)设置在所述阀盖(111)上,管口与所述阀盖(111)和所述第一阀体(112)之间的容纳空间连通,且处于感应膜片(141)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道(105)内设置有限流件(10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断组件(15)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断组件(15)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膜片(151)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通道(101)的内径的比值为20:1-80: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12)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113)上,管口与所述第一阀体(112)和所述第二阀体(113)之间的容纳空间连通,且处于供气膜片(151)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稳压组件(16)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12)的长度与内径的比值为5:1-30:1。
14.一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阀座(114)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141)和至少一个限位凸起(114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14)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齿(1143);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2)内的气体压力值为0-100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