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清障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产量接近全球总产量的一半。目前我们有11000个煤矿,有580万名煤矿工人。如果按三班倒的话,每时每刻都有近两百万人在地下巷道里作业,所以安全生产问题是煤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也是整个全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除煤矿以外还有很多其它各种矿山10万之众,其各种矿井工人数量难以统计,历史以来世界上由于矿洞塌方或透水等事故造成的矿山工人死亡事故率也是非常高的,据统计近十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为47902人,平均年死亡4790人。
煤矿发生塌方事故时,经常会有体积较大的石块堵塞巷道,由于巷道内部空间狭小,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作业,如果采用爆破手段,可能造成更大面积的塌方。因此石块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清理,会严重影响救援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清障救援装置,目的在于可快速清理巷道内体积较大的石块,从而缩短塌方区的清理时间,加快救援进程。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包括:
移动平台;
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与移动平台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钻头支架,所述钻头支架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可沿导槽往复移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设有钻头,且钻头的尾端依次连接有减速器和驱动电机;所述滑动架上连接有与导槽相平行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与滑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臂固定连接;
拖拽装置,所述拖拽装置包括设于移动平台上的绞缆机和缠绕于绞缆机上的链条,所述链条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
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连接于移动平台的后方,承载平台的下方设有支撑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支架与活动臂相铰接,钻头支架与活动臂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可控制钻头支架绕活动臂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臂与移动平台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一端与活动臂相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平台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的前端分叉成多个链条,且各链条的端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平台的前端设有竖直的挡板,后端敞口,且后端上连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板。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平台采用履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可在石块上钻出固定孔,将拖拽装置上的固定螺栓安装至固定孔中即可将石块拖拽至承载平台上,再通过移动装置可将石块运出,操作简单快捷,速度快,可大大加快塌方清理的速度,缩短救援时间;另外,该装置结构小巧灵活,便于在狭小的巷道内移动,便于开展救援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平台,2-活动臂,3-钻头支架,4-辅助固定板,5-第二液压缸,6-滑动架,7-钻头,8-减速器,9-驱动电机,10-第一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2-绞缆机,13-链条,14-固定螺栓,15-承载平台,16-挡板,17-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包括履带式移动平台1、钻孔装置、拖拽装置和承载平台15。
钻孔装置设于移动平台1的尾部,钻孔装置包括活动臂2,且活动臂2的一端与移动平台1相铰接、另一端上铰接有钻头支架3。活动臂2与移动平台1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1的一端与活动臂2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平台1相铰接,第三液压缸11可带动活动臂2旋转。活动臂2靠近钻头支架3一侧上设有辅助固定板4,辅助固定板4位于活动臂2的下方,且与活动臂2的夹角呈30~50°;辅助固定板4与钻头支架3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5可控制钻头支架3绕活动臂2的端部转动。
钻头支架3上设有导槽,导槽内设有可沿导槽往复移动的滑动架6,滑动架6上设有钻头7,钻头7的尾端连接有减速器8和驱动电机9;滑动架6上连接有与导槽相平行的第一液压缸10,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与滑动架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臂2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10可带动滑动架6及其上的钻头7沿导槽往复移动。
拖拽装置包括设于移动平台1上的绞缆机12和缠绕于绞缆机12上的链条13,链条13的端部分叉成多组链条13,分叉后的各链条13端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4。优选地,可在固定螺栓14的尾端焊接固定环,在链条13的端部设置u型锁扣,通过u型锁扣可将固定螺栓14固定于链条13上。
承载平台15设于移动平台1的后方,且承载平台15与移动平台1可使用钢丝绳连接,承载平台15的前端设有竖直的挡板16,后端敞口,且后端上连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板17,承载平台15的下方设有支撑滚轮。
驾驶室内设有操作台,操作台可分别控制第一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5、第三液压缸11以及驱动电机9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该装置倒退至巷道的塌方处,然后控制活动臂2抬升,并使钻头7对准塌方的石块,启动驱动电机9带动钻头7开始转动;然后控制第一液压缸10伸长,第一液压缸10推动滑动架6及其上的钻头7沿导槽移动,使钻头7在石块上钻出一个固定孔,然后控制第一液压缸10回缩,将钻头7移出固定孔外。若塌方的石块体积较大,可在石块上钻出多个固定孔,便于拉拽。然后将钻头7换下,安装上攻丝刀,在各固定孔内攻丝。
然后将各个固定螺栓14安装至固定孔中,并在各固定螺栓14上连接链条13,然后启动绞缆机12,绞缆机12可通过链条13将石块拖出并拖至承载平台15上。然后启动移动平台1,将承载平台15连同石块一起运出巷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平台(1);
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活动臂(2),所述活动臂(2)的一端与移动平台(1)相铰接、另一端上设有钻头支架(3),所述钻头支架(3)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有可沿导槽往复移动的滑动架(6),所述滑动架(6)上设有钻头(7),且钻头(7)的尾端依次连接有减速器(8)和驱动电机(9);所述滑动架(6)上连接有与导槽相平行的第一液压缸(10),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与滑动架(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臂(2)固定连接;
拖拽装置,所述拖拽装置包括设于移动平台(1)上的绞缆机(12)和缠绕于绞缆机(12)上的链条(13),所述链条(13)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4);
承载平台(15),所述承载平台(15)连接于移动平台(1)的后方,承载平台(15)的下方设有支撑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支架(3)与活动臂(2)相铰接,钻头支架(3)与活动臂(2)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5)可控制钻头支架(3)绕活动臂(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2)与移动平台(1)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11),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一端与活动臂(2)相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平台(1)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13)的前端分叉成多个链条(13),且各链条(13)的端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5)的前端设有竖直的挡板(16),后端敞口,且后端上连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矿山清障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1)采用履带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