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并涉及一种该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1、砌块是取代传统砖石块的建筑用品,砌块比传统的黏土砖大,国内常见的砌块块高在115mm~980mm。砌块按照材料来分种类相对比较多,包括混凝土砌块、水泥砂浆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煤矸石砌块、人工陶粒砌块、矿渣废料砌块等。其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逐渐的成为主流砌块,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孔隙率非常大,一般在70%~85%,从而使得其体积密度非常小,一般为500~900kg/m3,即属于轻质材料,由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建筑整体自重相对较小,而可大幅降低建筑物的综合造价。
2、鉴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具有大量的气孔和微孔,其自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0.11-0.16w/mk。但当前对隔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单纯依靠蒸压加气混凝土材质实现保温不足以满足各地建筑标准的具体要求。因此,蒸压加气混凝土配合保温板用以实现更佳的保温性能是当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流,而在整体上被称为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
3、常规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都是先制作具有内腔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后再向内腔内以例如发泡的形式制备保温层,该种方式制备效率相对底下,并且只能选择能够以现场发泡的形式填充以形成保温层的保温材料。
4、有鉴于此,在一些实现中预先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保温块放置腔,待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完毕后,再将裁切好的保温板块放置入所述保温块放置腔。使用该种方式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需要考虑保温板块放置的难度问题,所开的所述保温块放置腔通常比裁切的保温板块稍大,而有利于保温板块的快速置入,此时会因存在较大的配合间隙而形成空气层的同时,保温板块与保温块放置腔结合不紧密,在储运过程中容易导致保温板块的掉落、遗失。
5、此外,在一些实现中,直接将保温板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浇筑腔体的构筑体,待浇筑体固化后,再分割成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此时保温板的两侧各有一个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体,考虑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体与保温板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小,一般在浇筑前需要在保温板上穿插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从保温板的两侧暴露出来,当蒸压加气混凝土固化时,连接体两端会相应锚固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内。由此实现方式制作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俗称三明治结构,即两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夹一层保温板的结构。由于其中的保温板需要随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一同在蒸压釜内蒸养,且此时保温板需要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因此要求保温板的软化点必须高于蒸养工艺温度,而对于三明治结构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而言,保温板还起到支撑的作用,即支撑在两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间,在蒸养工艺温度下保温板仍需保持一定的支撑能力,这就要求保温板必须使用软化点高于蒸养工艺温度的保温板,选材范围进一步受到影响。
6、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耐受温度相对较高的保温板,蒸养完毕后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保温板会产生变性而变脆甚至是粉化。三明治结构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恰恰需要其保温板的四个面暴露在空气中,该类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在蒸养完毕后的储运阶段比较容易出现产品缺陷,如保温板侧面大面积缺损。
7、另有一点需要注意,尽管在建筑行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用来构筑填充墙与隔墙,即非承重墙,而不承担载荷,对自身强度要求不高,但仍有部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来砌筑外墙,并且即便是用来砌筑填充墙或者隔墙,位于下层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仍需承载一定的载荷。相对而言,例如前述的三明治结构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有可能会使所砌筑墙体产生蠕变,从而导致墙体上的装饰层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性相对较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专用的制造工艺。
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包括:
3、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该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具有保温内腔;
4、保温板,位于所述保温内腔内,为熔点高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蒸养工艺温度的保温板,被作为内芯浇筑入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
5、可选地,所述保温板距离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任一侧面的距离不小于10mm。
6、可选地,保温板形成的保温层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内具有一个~三个。
7、可选地,每个保温层具有一块保温板或多块保温板;
8、具有多块保温板的每个保温层的相邻保温板间留有20~50mm的间隔,以形成蒸压加气混凝土隔板。
9、可选地,相邻保温层上的所述间隔相互错开。
10、可选地,保温板上开有板面法向的透孔,且不同保温层上的透孔相互错开。
11、可选地,保温板在砌块中向砌块内侧或外侧偏置,而内嵌保温板的部分为保温部,另一部分为主支撑部。
12、可选地,所述主支撑部开有减重槽或减重通孔。
13、可选地,保温板具有一层时,保温板的厚度为30mm~120mm;
14、保温板为多层时,各层厚度之和为60mm~180mm。
15、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钎杆总成放置到位,依次将坯体预定位置应设保温板穿插定位或夹持定位在给定的钎杆上,每一保温板至少为两条钎杆所穿插定位或所夹持定位;
17、2)将带有保温板的钎杆总成下放到给定的模具,然后浇筑;
18、3)静停养护;
19、4)出模并拔钎,得到坯体,将坯体切割成砌块坯块;
20、5)将砌块坯块放入蒸养釜蒸养,制得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21、可选地,所述钎杆为圆钎杆或多棱柱钎杆;
22、若对同一保温板的定位钎杆数为三条时,三条钎杆在保温板板面上呈等腰三角形排布穿插或夹持。
23、可选地,钎杆在预定的梁体或者板体上安装,梁体或板体上阵列有钎杆安装孔;
24、根据保温板的规格和厚度,选择安装给定数量的钎杆。
25、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采用将保温板内置的方式,内置保温板必然要求该被内置的保温板要经历蒸压加气混凝土蒸养的过程,但被内置的保温板无需承压,因此,要求所使用保温板的熔点高于对应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的蒸养工艺温度,而不是其软化点高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的蒸养工艺温度,在于由于保温板位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内,在蒸养前,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已经固化,不必考虑因保温板变软可能会导致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形成的板体间位置变动的问题,因此,内置保温板的选材范围稍广。同时,由于保温板位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的保温内腔内,换言之,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体间是实体连接的,自身强度容易保证,从而结构可靠性相对较好。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距离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任一侧面的距离不小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保温板形成的保温层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块体内具有一个~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温层具有一块保温板或多块保温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相邻保温层上的所述间隔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保温板上开有板面法向的透孔,且不同保温层上的透孔相互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保温板在砌块中向砌块内侧或外侧偏置,而内嵌保温板的部分为保温部,另一部分为主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部开有减重槽或减重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保温板具有一层时,保温板的厚度为30mm~120mm;
10.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为圆钎杆或多棱柱钎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钎杆在预定的梁体或者板体上安装,梁体或板体上阵列有钎杆安装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