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运输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
背景技术:
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74036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装卸的冷藏车,冷藏车的车厢后部设置有车门,车门包括内门和外门,车厢的内壁和内门的内壁均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内门铰接在车厢的侧壁后部,外门铰接在车厢的底壁后部。车厢的底壁和外门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外门放下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连接形成轨道组;轨道组上设置有装卸板,装卸板的下部设置有与轨道组相适配的滚轮,滚轮上设置有刹车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其轨道组上设置有装卸板,装卸板的下部设置有与轨道组相适配的滚轮,将导致其装卸板上不能够装过重的货物,同时滚轮的作用会使冷藏厢内部的货物前后晃动,容易使货物碰撞导致破损;2、其轨道组上设置有装卸板,装卸板的下部设置有与轨道组相适配的滚轮,依然需要人工进入到冷藏厢内将货物放置到冷藏厢的最里面,且装卸板的滑动容易使搬运过程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能够自行将货物送进或推出,具有减少运输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包括车体和冷藏厢,所述冷藏厢位于车体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厢后部设置有双层厢门,所述冷藏厢内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辊筒,所述辊筒轴向沿车体宽度方向且水平均匀分布;所述冷藏厢内部背离厢门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和传动机构连接辊筒,并能够带动所述辊筒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藏厢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辊筒,可将货物堆码到厢门口然后推进到冷藏厢的里面,也可以直接将堆码整齐的托盘直接用叉车放到厢门处,依靠辊筒的转动将货物移动到冷藏厢的最里面;电机通过减速器和传动机构与辊筒连接,可使辊筒自行转动,减小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和传动杆,所述轴承连接在所述输出轴和辊筒的两端,所述输出轴和辊筒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器连接的输出轴两端和辊筒两端设置有轴承,能够使输出轴和辊筒通过其两端设置的轴承转动,且辊筒和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可使电机的动力通传动杆带动偏心轴,从而能够使多个辊筒同时同步转动,在装卸货物时依靠多个辊筒同时同步转动的特性,可免除运输工人爬到冷藏厢内堆码货物,同时提高装卸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外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水平设置在冷藏厢底部的两侧且与所述辊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下方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焊接在其下方的承重梁上,可使若干个轴承的高度统一,从而可确定若干个辊筒位于同一平面,且有统一的固定位置,有利于辊筒承载货物时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梁的两端下侧面均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冷藏厢底板上,并能够推动承重梁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梁两端的下侧面固接有能够推动承重梁上下移动的液压缸,可在液压缸向上推动后使承重梁上升,从而将辊筒推出冷藏厢的凹槽,使辊筒承受货物的重力,此时可通过辊筒的转动将货物推进或拉出;液压缸向下回收后使承重梁下降,辊筒回落至冷藏厢的凹槽,使冷藏厢的底板承受货物的重力,从而增大货物与箱底的摩擦力,使运输过程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藏厢的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辊筒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辊筒与所述凹槽两侧壁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藏厢的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可将辊筒放置在凹槽内,货物堆码在冷藏厢内以冷藏厢的底面为受力面,避免使辊筒承受货物的重力,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前后晃动损坏货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藏厢靠近车头的一侧面板的内侧设有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内侧壁垂直设有导轨,所述电机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藏厢靠近车头的一侧面板的内侧设有隔离箱,可使电机与冷藏厢内的空间隔离,避免货物在装卸过程中对带电的电机发生碰撞而发生危险;隔离箱内侧壁垂直导轨的设计,能够使电机随着液压缸的伸缩而进行与辊筒同步的升降运动,保证电机旋转动力的稳定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厢门包括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铰接在冷藏厢的侧壁,所述外门铰接在所述冷藏厢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门与冷藏厢的底面铰接,打开外门时,外门会以铰接侧为轴转动翻开,搭接到底面或其它平台形成斜坡,内门为隔热门,打开内门即可将货物从冷藏厢内顺着外门搭接成的斜坡滑出,方便卸载货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门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车门辊,所述车门辊水平均匀分布且凸出所述外门的内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门内侧面转动连接车门辊的设计,可以将没有包装箱的货物也能顺利滑出,同时避免了因摩擦导致货物受损或包装袋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门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辊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门的自由端设置挡板,可防止货物在滑出后滚落到地面上;外门的自由端不装挡板,可将外门搭在某平台上或某类车上,使外门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桥,从而将货物通过外门滑动到目标地,减少人工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冷藏厢底板上辊筒的设计,能够电动将货物推进或推出,大大减少了运输工人的劳动强度。
2.辊筒的两端的偏心轴上连接有传动杆,可将电机的动力均匀传输到每个辊筒上,使每个辊筒的转动速度及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厢门打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厢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冷藏厢;11、厢门;111、内门;112、外门;113、挡板;114、车门辊;2、辊筒;21、偏心轴;22、凹槽;3、电机;31、减速器;32、输出轴;33、导轨;34、隔离箱;4、传动机构;41、轴承;411、轴承座;42、传动杆;5、承重梁;51、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包括车体和冷藏厢1。
厢门11铰接与冷藏厢1的后部,包括内门111和外门112,内门111铰接在冷藏厢1的侧壁,外门112铰接在冷藏厢1的底面,外门112与冷藏厢1的底面铰接,打开外门112时,外门112会以铰接侧为轴转动翻开,搭接到底面或其它平台形成斜坡,内门111为具有隔热功能的双开门,打开内门111即可将货物从冷藏厢1内顺着外门112搭接成的斜坡滑出,方便卸载货物。外门112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车门辊114且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车门辊114凸出外门112的内侧面,此设计方案可以将没有包装箱的货物也能顺利滑出,同时避免了因摩擦导致货物受损或包装袋破损。外门112的自由端设置有条形卡槽,条形卡槽与辊筒2平行,挡板113可依靠其重力插接在条形卡槽内,外门112的自由端插接上挡板113,可防止货物在滑出后滚落到地面上;外门112的自由端卸下挡板113,可将外门112搭在某平台上或某类车上,使外门112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桥,从而将货物通过外门112滑动到目标地,减少人工搬运。
参照图2,冷藏厢1的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2,辊筒2转动连接在凹槽22内,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2,可将辊筒2放置在凹槽22内,货物堆码在冷藏厢1内以冷藏厢1的底面为受力面,避免使辊筒2承受货物的重力,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前后晃动损坏货物。减速器31连接有输出轴32,传动机构4包括轴承41和传动杆42,轴承41连接在输出轴32和辊筒2的两端,输出轴32和辊筒2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21,传动杆42转动连接在偏心轴21上,减速器31连接的输出轴32两端和辊筒2两端连接有轴承41,能够使输出轴32和辊筒2通过其两端设置的轴承41转动,且辊筒2和输出轴32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21,偏心轴2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42,可使电机3的动力通传动杆42带动偏心轴21转动,从而能够使多个辊筒2同时同步转动,在装卸货物时依靠多个辊筒2同时同步转动的特性,可免除运输工人爬到冷藏厢1内堆码货物,同时提高装卸过程的安全性。轴承41外部设置有轴承座411,轴承座411的下方固接有承重梁5;轴承41的设计,可使连接在轴承41上的辊筒2转动,轴承41下方设置有轴承座411,轴承座411焊接在其下方的承重梁5上,可使若干个轴承41的高度统一,从而可使若干个辊筒2位于同一平面且有统一的固定位置,有利于辊筒2承载货物时保持水平方向,避免辊筒2倾斜致使货物滑出影响运输进程。
承重梁5的两端下侧面均设置有液压缸51,液压缸固定在冷藏厢底板上并能够推动承重梁5上下移动,这样液压缸51向上推动后可使固接在其上方的承重梁5上升,从而将辊筒2推出冷藏厢1的凹槽22,使辊筒2承受货物的重力,此时可通过辊筒2的转动将货物推进或拉出;液压缸51向下回收后使承重梁5下降,辊筒2回落至冷藏厢1的凹槽22,使冷藏厢1的底板承受货物的重力,从而增大货物与箱底的摩擦力,使运输过程更加稳定。
参照图3,冷藏厢1靠近车头的一端的面板内侧设有隔离箱34,电机3位于隔离箱34内,可使电机3与冷藏厢1内的空间隔离,避免货物在装卸过程中对带电的电机3发生碰撞而发生危险;隔离箱34内侧壁垂直设有导轨33,电机3与导轨33滑动连接,能够使电机3随着液压缸51的伸缩而进行与辊筒2同步的升降运动,保证电机3旋转动力的稳定输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装卸货物时,液压缸51推动承重梁5上移,电机3、减速器31和辊筒2同时向上移出凹槽22使辊筒2承受货物的重力,启动电机3,并通过减速器31使转速下降同时增大转矩,减速器31的转动力矩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传动杆42和偏心轴21传递到辊筒2并使辊筒2同步缓慢转动,将货物移进或送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包括车体和冷藏厢(1),所述冷藏厢(1)位于车体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厢(1)后部设置有双层厢门(11),所述冷藏厢(1)内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辊筒(2),所述辊筒(2)轴向沿车体宽度方向且水平均匀分布;所述冷藏厢(1)内部背离厢门(11)的一侧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减速器(31)和传动机构(4)连接辊筒(2),并能够带动辊筒(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31)连接有输出轴(32),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轴承(41)和传动杆(42),所述轴承(41)连接在所述输出轴(32)和辊筒(2)的两端,所述输出轴(32)和辊筒(2)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21),所述传动杆(42)转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轴(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1)外设置有轴承座(411),所述轴承座(411)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梁(5),所述承重梁(5)水平设置在冷藏厢(1)底部的两侧且与所述辊筒(2)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5)的两端下侧面均设置有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固定在所述冷藏厢(1)底板上,并能够推动承重梁(5)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厢(1)的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2),所述辊筒(2)位于所述凹槽(22)内,且所述辊筒(2)与所述凹槽(22)两侧壁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厢(1)靠近车头的一侧面板的内侧设有隔离箱(34),所述隔离箱(34)内侧壁垂直设有导轨(33),所述电机(3)与所述导轨(33)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11)包括内门(111)和外门(112),所述内门(111)铰接在冷藏厢的侧壁,所述外门(112)铰接在所述冷藏厢(1)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112)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车门辊(114),所述车门辊(114)水平均匀分布且凸出所述外门(112)的内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自卸平台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112)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挡板(113),所述挡板(113)与所述车门辊(114)平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