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核电机组汽轮机要求汽封供汽蒸汽有一定的过热度,不允许汽封蒸汽含水,但是目前的核电站可用的汽封汽源一般为湿蒸汽(取自主蒸汽或主蒸汽减压),而且汽封供汽系统不含电加热器。主蒸汽是接近饱和的蒸汽,没有过热度,即使采用主蒸汽节流作为汽封汽源,当节流背压高时,也会出现供汽过热度不足或没有过热度的情况。为了保证只有过热度满足要求的蒸汽才能进入汽封系统,在汽封供汽调节阀上游设置温度测量装置,监控汽封蒸汽温度,同时连锁控制汽封供汽调节阀。当汽封供汽调节阀上游蒸汽过热度不满足要求时,汽封供汽调节阀将连锁关闭。该方式虽然可以保证通过汽封供汽调节阀的蒸汽过热度满足汽封要求,但无法解决阀前蒸汽过热度不满足要求时,汽封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解决核电汽轮机汽封供汽温度过热度不足的问题,避免了不合格汽封蒸汽可能导致的机组轴系振动、动静碰磨等问题,提高了机组各工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包括蒸汽供汽管、汽封母管、高压缸汽封、低压缸汽封、凝汽器、供汽调节阀、溢流调节阀、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和热备用回路,其中:
所述蒸汽供汽管通过所述汽封母管分别与所述高压缸汽封、低压缸汽封和凝汽器相连;
所述供汽调节阀设置在所述蒸汽供汽管上;
所述溢流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汽封母管上;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与所述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相连;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进口侧设置有压力测量装置;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出口侧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且所述温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与所述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之间;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内置有控制器、温控仪和电力调整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温控仪相连,所述电力调整器分别与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和温控仪相连;
所述热备用回路的一端与所述蒸汽供汽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相连,且所述热备用回路与所述蒸汽供汽管的相接端位于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和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之间。
上述的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其中,所述凝汽器采用疏水扩容器。
上述的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其中,所述热备用回路上设置有节流孔板和/或疏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解决核电汽轮机汽封供汽温度过热度不足的问题,避免了不合格汽封蒸汽可能导致的机组轴系振动、动静碰磨等问题,提高了机组各工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体体现在:
(1)通过设置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实现了对汽封供汽温度的有效调控,解决了汽封供汽温度过热度不足的问题,避免了不合格汽封蒸汽可能导致的机组轴系振动、动静碰磨等问题,提高了机组各工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2)通过对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入口设置压力测量装置、出口设置温度测量装置,内置控制器(plc)、温控仪(tic)和电力调整器(scr),实现对汽封供汽温度的精确逻辑控制,减少了部分压力条件下所需的加热功率,进而也减小了电加热器设备的尺寸,便于电厂布置,提高经济性;
(3)通过设置一路热备用回路,保证了机组在甩负荷、跳机等突发工况下,电加热可快速投运,迅速加热蒸汽至所需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包括蒸汽供汽管1、汽封母管2、高压缸汽封3、低压缸汽封4、凝汽器5、供汽调节阀6、溢流调节阀7、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和热备用回路9。凝汽器5可用疏水扩容器代替。
蒸汽供汽管1通过汽封母管2分别与高压缸汽封3、低压缸汽封4和凝汽器5相连;供汽调节阀6设置在蒸汽供汽管1上;溢流调节阀7设置在汽封母管2上;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与供汽调节阀6的进口端相连;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的进口侧设置有压力测量装置pt;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的出口侧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tt,且温度测量装置tt位于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与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之间。
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内置有控制器(plc)81、温控仪(tic)82和电力调整器(scr)83,控制器81分别与压力测量装置pt、温度测量装置tt和温控仪82相连,电力调整器83分别与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和温控仪82相连。通过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内置的控制器81、温控仪82和电力调整器83,来调整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使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出口温度的实际值(pv值)与设定值(sv值)趋于一致,最终精确实现汽封供汽温度过热度满足汽封供汽系统设计的温度要求。
热备用回路9的一端与蒸汽供汽管1相连,另一端与凝汽器5相连,且热备用回路9与蒸汽供汽管1的相接端a位于温度测量装置tt和供汽调节阀6的进口端之间。热备用回路9上设置有节流孔板91和/或疏水阀92,即热备用回路9上设置疏水阀92或节流孔板91或两者结合引至凝汽器5。
本实用新型的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中,低压缸汽封4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为两个及以上;高压缸汽封3的缸数不限,可以是单缸也可以是双缸;热备用回路9的配置方式不限于一种,可以是节流孔板或者疏水阀或者两者结合;供汽阀门站和溢流阀门站配置方式不限,可以在供汽调节阀和溢流调节阀前后及旁路增设阀门;控制器81的逻辑控制方式和配置方式不限,电力调整器83可以放在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的入口也可以在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的出口。
再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在供汽调节阀6前设置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通过对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入口侧设置压力测量装置pt、出口设置温度测量装置tt,内置控制器(plc)81、温控仪(tic)82和电力调整器(scr)83,实现对汽封供汽温度的自动精确控制。同时在汽封蒸汽电加热器8和汽封供汽调节阀6之间增加一路热备用回路9,将蒸汽引至凝汽器5或疏水扩容器,保持微量蒸汽通过,实现电加热器在机组自密封状态时仍处于暖机备用状态,从而在机组甩负荷、跳机等突发工况下,电加热可快速投运,迅速加热蒸汽至所需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解决核电汽轮机汽封供汽温度过热度不足的问题,避免了不合格汽封蒸汽可能导致的机组轴系振动、动静碰磨等问题,提高了机组各工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1.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供汽管、汽封母管、高压缸汽封、低压缸汽封、凝汽器、供汽调节阀、溢流调节阀、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和热备用回路,其中:
所述蒸汽供汽管通过所述汽封母管分别与所述高压缸汽封、低压缸汽封和凝汽器相连;
所述供汽调节阀设置在所述蒸汽供汽管上;
所述溢流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汽封母管上;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与所述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相连;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进口侧设置有压力测量装置;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的出口侧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且所述温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与所述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之间;
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内置有控制器、温控仪和电力调整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温控仪相连,所述电力调整器分别与所述汽封蒸汽电加热器和温控仪相连;
所述热备用回路的一端与所述蒸汽供汽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相连,且所述热备用回路与所述蒸汽供汽管的相接端位于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和供汽调节阀的进口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采用疏水扩容器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机组含电加热器的汽封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备用回路上设置有节流孔板和/或疏水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