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巡特警专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
背景技术:
警用指挥车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事件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指挥车通常较为简易,不含指挥中心,仅依靠基本的通信方式,在应急现场实现1~2人的基本应急指挥功能,而且,现有的指挥车都是可以自行驾驶的,所以需要有驾驶舱,由于车辆本身的空间局限,车内没有设置特定的办公区,休息室等专用空间。应急人员无法在应急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人员进行应急协商会议讨论,从而无法在应急情况下快速作出现场决策,直接影响应急效率,同时,受到车型空间限制,简易型通讯指挥车舒适性低,车内应急通信系统功能有限,导致临场指挥不方便。另外的,现有的警用指挥车也不能用于临时停放在某些特定的位置作为执勤所用,以提供一些便民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空间大,具有布局合理的多功能区域,并且能够实时掌握周边动态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包括车身、设置于车身底部的底盘、设置于底盘前端的牵引架,底盘的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牵引架上设置有引导轮,底盘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支腿,车身的后端设置有警备柜和爬梯,所述的车身内部设置有调度室、办公区以及休息室,所述车身的一侧设有车门,所述底盘位于车门处设置有电控的伸缩台阶,所述车身的上部设有监控系统,所述的调度室内设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与监控系统信号连接,车身顶部的两侧还设有滚动显示屏,所述车身靠近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还设有外显示屏,所述底盘上还设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新型的移动式指挥车是一种拖挂车,省去了现有指挥车的驾驶舱,将驾驶舱的位置设置成了调度室,并且在车身内设置有专用的办公场所以及休息室,在办公区域中可以用于临时会议或者给行人提供一些便民服务;同时,在车身上还设置有监控系统,在调度室中设置有监控显示屏,通过监控系统对车辆周边的环境情况金属实时监控,并且监控的画面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以便在调度室中的工作人员监控观察,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可以做出及时的预警。
作为改进的,所述车身的前端靠近车门的一侧设有若干电动车插座。用于为电动车用户提供临时充电,实现良好的便民服务。
再改进的,所述车身的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安装座、支撑杆和照明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在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照明灯连接,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用于收纳照明灯的容置腔;且所述的支撑杆的高度可调。在车身顶部设置可升降的照明灯,以使得在夜间也能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在白天不需要使用时,该照明灯可以转动收纳于安装座上的容置腔内,节省空间。
再改进的,所述的牵引架上设有配重箱。以使得整个车身的前后端重量区域平衡,保证车身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配重箱为供电箱,所述的供电箱内设有发电机。利用发电机为各个用电器件提供电源,并且发动机自身的重力用于平衡车身的前后端重量,起到配重的作用。
作为改进的,所述的车身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发电机电连接;且所述车身外壁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口。在发电机发电供给电器使用过程中,多余的电可以存储在蓄电池中备用,有效节省能源;并且在车身上还设有外接电源插口,实现外部与蓄电池的充电。
优选的,所述的监控系统包括转动设在车身前端顶部的第一摄像头、设在车身靠近车门一侧顶部的第二摄像头以及设置在车身背离车门一侧侧壁顶部的第三摄像头。在车身上的多个位置、多角度设置摄像头,各个方位的实时状况显示在车身内部的显示屏上,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作为改进的,所述车身的顶部还设有顶置空调,为车身内部的各个区域提供环境的改善。
作为改进的,所述车身前端两侧的上部还设置有红蓝警示灯,有效起到警示作用。
再改进的,所述车身两侧的外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外照明灯。为车身的四周提供更好的照明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的俯视图。(去除顶部车身显示车内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的结构示意图。(去除顶部车身显示车内结构)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去除顶部车身显示车内结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仰视图。(显示底盘结构)
图9是图6中的x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身,1.1-前车窗,1.2-警备柜,1.3-爬梯,1.4-调度室,1.5-办公区,1.6-休息室,1.7-车门,2-底盘,2.1-牵引架,2.2-引导轮,3-车轮,4-伸缩支腿,5-伸缩台阶,6-显示屏,7-滚动显示屏,8-电动车插座,9-照明装置,9.1-安装座,9.1.1-容置腔,9.2-支撑杆,9.3-照明灯,10-配重箱,11-外显示屏,12-第一摄像头,13-第二摄像头,14-第三摄像头,15-顶置空调,16-外接电源插口,17-红蓝警示灯,18-外照明灯,19-窗口,20-座椅,21-办公台面,22-插座,23-储物柜,24-饮水机25-药箱,26-衣柜,27-限位块,28-尾灯,29-回复反射器,30-三角回复器,31-牌照灯,32-刹车线,33-制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上”、“下”、“中间”、“下方”、“顶部”、“上部”、“上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包括车身1、设置于车身1底部的底盘2、设置于底盘2前端的牵引架2.1,底盘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车轮3,牵引架2.1上设置有引导轮2.2,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支腿4,车身1的前端设有前车窗1.1车身1的后端设置有警备柜1.2和爬梯1.3,具体的,在车身1上与警备柜1.2对应的位置设有柜门1.4,警备柜1.2为具有多层结构的柜体,用于存放便携式反恐阻车器以及警用装备,警棍、警帽等。
如图4、5、6所示,车身1内部从前端往后端的位置依次设有调度室1.4、办公区1.5以及休息室1.6,各个区域相互独立,并且它们之间设有相应的连通门。另外的,在车身1侧壁上与办公区1.5、休息室1.6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窗口19。具体的,调度室1.4内设有显示屏6,座椅20、办公台面21,并且在车身1内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插座22;在办公区1.5内设有储物柜23、饮水机24、药箱25等。当然,为了方便办公在该区域中还可以设置一张办公桌,用于为群众提供临时办公或者工作人员临时开会。在休息室1.5中设置有衣柜26,另外的根据休息需要可以设置折叠床、折叠椅等。
如图2所示,车身1的一侧设有车门1.7,底盘2位于车门1.7处设置有电控的伸缩台阶5,通过设置电动的伸缩台阶5,在上下车时,可以将伸缩台阶5打开,便于上下车;车身1的上部设有监控系统,调度区1.4内的显示屏6与监控系统信号连接,监控系统所检测到四周的环境图像均可显示在显示屏6上。车身1顶部的两侧还设有滚动显示屏7,用于滚动显示提示语;车身靠近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还设有外显示屏11,用于显示便民服务信息。
底盘2上还设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盘(图中未画出)、刹车线32和制动组件33,刹车盘为常规的刹车盘结构,刹车盘转动设在车轮的轮毂上,刹车线的一端与刹车盘连接,另一端与制动组件连接,该制动组件用于控制刹车线的松紧以驱动刹车盘与轮胎轮毂的抱紧与松开,实现对轮胎的制动,类似于自行车的橡胶刹车片对车轮的件方式。
如图2所示,车身1的前端靠近车门1.7的一侧设有若干电动车插座8,用于为路人提供电动车充电的便民服务。
如图3、7所示,车身1的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9,具体的,该照明装置9包括安装座9.1、支撑杆9.2和照明灯9.3,支撑杆9.2的一端转动设在安装座9.1上,支撑杆9.2的另一端与照明灯9.3连接,安装座9.1上设有用于收纳照明灯9.3的容置腔9.1.1,具体的该容置腔9.1.1为一u型凹槽,在支撑杆9.2上设有限位块27,照明灯9.3设置在限位块27的两侧中间位置,并且该限位块27的宽度大于照明灯9.3的宽度,即,在转动收纳照明灯9.3时,该限位块27配合在u型凹槽内,但其两侧的照明灯9.3不会触碰到车身1的顶面上。另外的,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该支撑杆9.2的高度可调。具体的,该支撑杆9.2为升缩杆。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照明亮度,在车身1两侧的外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外照明灯18。
如图2所示,在牵引架2.1上设有配重箱10。优选的,该配重箱10为供电箱,供电箱内设有发电机。更加具体的,在车身1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发电机电连接;且车身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口16。
如图3所示,监控系统包括转动设在车身1前端顶部的第一摄像头12、设在车身1靠近车门1.7一侧顶部的第二摄像头13以及设置在车身1背离车门1.7一侧侧壁顶部的第三摄像头14。具体的,第一摄像头12为云台摄像机,第二摄像头13为灵瞳摄像机,第三摄像头14为设在车身1前后两端的两个人脸检测半球摄像机。
另外的,为了改善车身内的工作环境,在车身1的顶部还设有顶置空调15,具体型号为宏都h200。
如图2所示,车身1前端两侧的上部还设置有红蓝警示灯17。此外,车身1的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尾灯28、便于其他车辆能够更好地发现指挥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车身1的两侧设置有回复反射器29。回复反射器29主要是利用反射器内部的花纹进行“借光反光”为原理的无源反光,通俗的说就是反光器,反光花纹,具体原理就是一条平行的灯光照射通过空气和透明的塑胶片进入三个棱镜面折射而返回的光。车身1的后端还设置有三角回复器30和牌照灯31,便于能够看清车身1尾部以及车身1尾部上的牌照。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包括车身(1)、设置于车身(1)底部的底盘(2)、设置于底盘(2)前端的牵引架(2.1),底盘(2)的底部设置有车轮(3),所述牵引架(2.1)上设置有引导轮(2.2),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支腿(4),车身(1)的后端设置有警备柜(1.2)和爬梯(1.3),所述的车身(1)内部设置有调度室(1.4)、办公区(1.5)以及休息室(1.6),所述车身(1)的一侧设有车门(1.7),所述底盘(2)位于车门(1.7)处设置有电控的伸缩台阶(5),所述车身(1)的上部设有监控系统,所述的调度室(1.4)内设有显示屏(6),所述的显示屏(6)与监控系统信号连接,车身(1)顶部的两侧还设有滚动显示屏(7),所述车身靠近车门的一侧的外壁上还设有外显示屏(11),所述底盘(2)上还设有刹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前端靠近车门(1.7)的一侧设有若干电动车插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9),所述的照明装置(9)包括安装座(9.1)、支撑杆(9.2)和照明灯(9.3),所述支撑杆(9.2)的一端转动设在安装座(9.1)上,所述支撑杆(9.2)的另一端与照明灯(9.3)连接,所述的安装座(9.1)上设有用于收纳照明灯(9.3)的容置腔(9.1.1);且所述的支撑杆(9.2)的高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架(2.1)上设有配重箱(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箱(10)为供电箱,所述的供电箱内设有发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1)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发电机电连接;且所述车身(1)外壁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外接电源插口(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系统包括转动设在车身(1)前端顶部的第一摄像头(12)、设在车身(1)靠近车门(1.7)一侧顶部的第二摄像头(13)以及设置在车身(1)背离车门(1.7)一侧侧壁顶部的第三摄像头(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顶部还设有顶置空调(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前端两侧的上部还设置有红蓝警示灯(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警用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两侧的外侧壁的上端分别设有外照明灯(1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