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引入室外空气至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为对引入到室内的室外空气进行净化,通常在室外进风口位置处设置一过滤网,在空气净化设备工作时,通过其内部的风机将室外空气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空气经过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到机体内部,然后通过室内出风口吹出。由于室外空气经过了过滤网的过滤,进而使得进入到室内的空气为干净的空气。
过滤网如果积聚的灰尘、杂质过多,过滤能力下降且影响室外空气的吸入量,进而影响空气净化性能。由于室外空气含灰尘、杂质等较多,位于室外进风口处的过滤网经常在使用很短时间后便达到饱和状态,会降低室内空气净化能力,还会影响进风量。为保证较佳的空气处理能力,需要经常将过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清洁。但是,过滤网一般位于室外进风口处,拆装极其不方便,经常会因为拆装不便而减少更换或清洗次数,导致空气净化设备净化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设备的过滤网需要经常拆装而产生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有内部形成进风风道的机体,在所述机体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有:
第一过滤件,至少部分形成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所述第一过滤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进风风道截面面积或室外进风口的进风面积;第一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过滤件至少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一吹气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件上的灰尘向所述机体的外部吹出,所述第一吹气机构包括:
第一气泵组件,用于输出高压气体;
第一吹气嘴,朝向所述第一过滤件,并与所述第一气泵组件气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固定,并卷设或展开所述第一过滤件,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轴和/或所述第二卷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
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机体内部;
室外出风口,形成在所述机体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出风风机,用于将出风风道内的风吹向所述室外出风口,并经所述室外出风口吹出;
第二过滤件,形成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所述第二过滤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所述出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或室外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第二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卷轴和第四卷轴,所述第三卷轴和第四卷轴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两端固定,并卷绕或展开所述第二过滤件,使得第二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卷轴和/或所述第四卷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二吹气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件上的灰尘向所述机体的外部吹出,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包括:
第二气泵组件,用于输出高压气体;
第二吹气嘴,朝向所述第二过滤件,并与所述第二气泵组件气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
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机体内部;
室外出风口,形成在所述机体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出风风机,用于将出风风道内的风吹向所述室外出风口,并经所述室外出风口吹出;
所述第一过滤件从所述进风风道或所述室外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风道内或室外出风口上;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五卷轴和第六卷轴,所述第五卷轴和第六卷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固定,并卷绕或展开所述第一过滤件,使得所述第一过滤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移动,同时还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在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上设置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进风风道截面面积或室外进风口的面积,还设置第一移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过滤件至少可以在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位置处移动,从而在处于进风风道位置处或室外进风口位置处的部分第一过滤件达到饱和状态时,可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动带动第一过滤件移动,使得第一过滤件未使用部分移动到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位置处,继续过滤使用,在第一过滤件部分饱和时还可以使用第一过滤件的剩余部分,因而使得第一过滤件的使用时间变长,延长了第一过滤件的更换周期,降低了第一过滤件的拆装频率,提高了使用方便性,提高了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处理性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有:
机体100,机体100一部分位于室外,一部分位于室内,机体100室外的一侧形成室外侧,机体100室内的一侧形成室内侧。在室外侧设置有室外进风口111和室外出风口114,在室内侧设置有室内进风口113和室内出风口112。机体100内部成型有装配腔,在装配腔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芯200,用于对进入到机体100内的风进行热交换。同时,在装配腔内部还设置有隔板110,通过隔板110将装配腔分割成为四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120、第二通道130、第三通道140和第四通道150。其中,第一通道120和第三通道140沿机体100的对角线方向相对设置,第二通道130和第四通道150沿机体100的对角线方向相对设置,热交换芯200位于整个装配腔的中心位置处,也是四个通道的交汇处。
第一通道120和第三通道140连通,两者构成进风风道,室外进风口111与第一通道120连通,第三通道140与室内出风口112连通。同时,在第三通道140内还设置有进风风机910,用于将室外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11吸入到进风风道内,并从室内出风口112吹出。为实现对室外空气的净化,该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还设置有第一过滤件300,其至少部分形成在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111上,实现对从室外进风口111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过滤。
具体的,第一过滤件300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进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或室外进风口111的进风面积,即该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300包括有位于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111处的过滤部分和剩余部分,当位于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111处的过滤部分饱和时,剩余部分可继续使用。第一过滤件300的有效过滤面积指的为第一过滤件300可用于进行过滤的部分的面积,优选的,该实施例的第一过滤件300为过滤网,其面积应至少为进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或室外进风口111进风面积的2倍。该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有第一移动机构400,用于带动第一过滤件300在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111上移动。在空气净化设备正常使用时,通过位于进风风道内的或者室外进风口111位置处的第一过滤件300的过滤部分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当此处位置的过滤部分达到饱和时,可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00作用到第一过滤件300,使得第一过滤件300在进风风道内或者室外进风口111位置处移动,通过移动第一过滤件300的位置,使得第一过滤件300上未使用的部分移动到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111位置处,继续进行过滤清洁,依次不断循环,直到全部的有效过滤面积用完为止。
本实施例中,在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11上设置有效过滤面积大于进风风道截面面积或室外进风口的面积的第一过滤件300,并通过设置第一移动机构400,带动第一过滤件300移动,使得处于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111处的第一过滤件300的过滤部分饱和后,可继续使用其剩余部分过滤室外空气,使得第一过滤件300的使用时间变长,延长了第一过滤件300的更换周期,降低了第一过滤件300的拆装频率,提高了使用方便性,提高了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处理性能。
为进一步地延长第一过滤件300拆卸更换周期,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还设置第一吹气机构600,用于将第一过滤件300上的灰尘向机体100的外部吹出。优选的,第一吹气机构600包括
第一气泵组件610,和第一吹气嘴620,第一气泵组件610输出高压气体,而第一吹气嘴620朝向第一过滤件300,并与第一气泵组件610气路连通。其中,第一气泵组件610可包括有气泵、连接管和气源供应源等,气源供应源通过连接管和气泵连接,气泵通过管路和第一吹气嘴620连接,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在空气净化设备不工作时,可通过第一气泵组件610输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第一吹气嘴620吹到第一过滤件300上,将第一过滤件300上的灰尘通过室外进风口111向机体100外部吹出,对第一过滤件300进行清洁,从而,进一步延长了第一过滤件300的使用时间,进而延长了第一过滤件300更换的时间。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移动机构400的具体实现结构如下:
第一移动机构400包括第一卷轴410和第二卷轴420,分别与第一过滤件300的两端缠绕固定,并卷设或展开第一过滤件300,使得第一过滤件300在进风风道内或室外进风口111上移动。具体的,可在第一卷轴410上缠绕第一过滤件300未使用的部分,第二卷轴420用于缠绕第一过滤件300使用过的部分。当位于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111处的部分饱和时,可通过第一卷轴410将第一过滤件300未使用的部分展开到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111处,同时,将已经饱和的部分卷绕到第二卷轴420上即可。
具体设置时,可将第一吹气机构600设置在机体100内部,使得第一吹气嘴620朝向位于进风风道的室外进风口111内的第一过滤件300部分,在空气净化设备不工作时,可通过第一气泵组件610输出高压气体,然后高压气体通过第一吹气嘴620吹到第一过滤件300上,将第一过滤件300上的灰尘吹出,对第一过滤件300进行清洁,延长第一过滤件300的使用时间。在第一过滤件300使用的部分饱和时,可先通过第一吹气机构600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继续循环使用,最终无法使用时再卷绕到第二卷轴420上即可。为实现第一卷轴410或/和第二卷轴420的自动卷绕,第一移动机构40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卷轴410和/或第二卷轴420转动。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卷轴410或第二卷轴420转动。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有:
室外出风口114,形成在所述机体100的室外侧,与第四通道150连通;
室内进风口113,形成在机体100的室内侧,与第二通道130连通,第二通道130与第四通道150连通共同形成出风风道;
出风风机920,位于第四通道150内,用于将出风风道内的风吹向所述室外出风口114,并经所述室外出风口114吹出;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在室外出风口114处设置第二过滤件500,通过第二过滤件500可防止外界的昆虫或者异物通过室外出风口114进入到室内,实现对大型异物昆虫的隔离,确保空气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由于第二过滤件500设在室外出风口114上,在空气净化设备正常工作时则可通过室外进风口111的风吹向第二过滤件500将第二过滤件500上的杂物或昆虫吹出对其进行清洁,延长了第二过滤件500的使用时间。
具体的,第二过滤件500形成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上,第二过滤件500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出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或室外出风口114的出风面积,使得第二过滤件500除去位于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111处的过滤部分外还有剩余部分。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二移动机构70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过滤件500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上移动。当第二过滤件500过滤的部分的灰尘、异物达到饱和时,可通过第二移动机构700带动其移动,将其剩余部分移动到出风风道或室外出风口114上,实现继续过滤,延长了第二过滤件500的使用时间,延长了第二过滤件500的更换周期。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700包括第三卷轴710和第四卷轴720,第三卷轴710和第四卷轴720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件500的两端固定,并卷绕或展开所述第二过滤件500,使得第二过滤件500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上移动。通过其中一个卷轴卷绕第二过滤件500过滤的饱和部分,另一个卷轴展开第二过滤件500的剩余部分,实现第二过滤件500的新旧部分的更换。
为实现第二过滤件500新旧部分的自动更换,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700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卷轴710和/或第四卷轴720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可选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其中1个或2个卷轴转动,实现自动更换。
为进一步延长第二过滤件500的使用时间,延长其更换周期,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二气泵组件810,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件500上的灰尘向所述机体100的外部吹出,所述第二吹气机构800包括:
第二气泵组件810,用于输出高压气体;
第二吹气嘴820,朝向所述第二过滤件500,并与所述第二气泵组件810气路连通。
第二吹气机构800和第一吹气机构600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
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机体100内部;
室外出风口114,形成在所述机体100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出风风机920,用于将出风风道内的风吹向所述室外出风口114,并经所述室外出风口114吹出;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过滤件300从所述进风风道或所述室外进风口111延伸至所述出风风道内或室外出风口114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400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过滤件300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上移动。优选的,室外进风口111和室外出风口114均在机体100的室外侧且沿机体100高度方向呈上下布置,第一过滤件300可同时在进风风道/室外进风口111与出风风道/室外出风口114上移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机构400包括第五卷轴430和第六卷轴440,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件300的两端固定,并卷绕或展开所述第一过滤件300,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300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111上移动,同时还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300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上移动。具体使用时,可将其中一个卷轴用于卷绕第一过滤件300用于过滤的饱和部分,另一个卷轴上卷绕有第一过滤件300未使用部分;本实施例中以第五卷轴430上卷绕第一过滤件300饱和部分、第六卷轴440上卷绕第一过滤件300未使用部分为例进行说明,位于室外进风口111处或进风风道内的第一过滤件300部分达到饱和时,可通过第五卷轴430进行卷绕,使得处于室外进风口111的过滤的饱和部分移动到室外出风口114处,同时,卷绕在第六卷轴440上的未使用的第一过滤件300部分被展开在进风风道或室外进风口111位置处,此时,移动到室外出风口114位置处的第一过滤件300的饱和部分,可通过室外出风口114出风对第一过滤件300的饱和部分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通过第五卷轴430进行卷绕收纳,依次不断循环,待卷绕在第六卷轴440上的第一过滤件300被完全使用完毕后,反向转动第六卷轴440,将清洁后卷绕在第五卷轴430上的第一过滤件300移动到室外进风口111处进行使用,不断反复循环,直至第一过滤件300无法使用为止,本实施例通过利用室外出风口114对第一过滤件300进行清洁,延长了第一过滤件300的使用时间,缩短了第一过滤件300的更换时间。
同时,为实现自动卷绕或展开第一过滤件300,本实施例还可设置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五卷轴430和/或第六卷轴440自动动作。为进一步延长第一过滤件300的使用时间,本实施例还可通过第一吹气机构600将第一过滤件300上的灰尘吹出,具体的,第一吹气机构600可设在靠近室外出风口114位置处,向室外出风口114出吹风,与室外出风口114吹出的风一起对第一过滤件300进行清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有内部形成进风风道的机体,在所述机体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有:
第一过滤件,至少部分形成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所述第一过滤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所述进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或所述室外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第一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过滤件至少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一吹气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滤件上的灰尘向所述机体的外部吹出,所述第一吹气机构包括:
第一气泵组件,用于输出高压气体;
第一吹气嘴,朝向所述第一过滤件,并与所述第一气泵组件气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固定,并卷设或展开所述第一过滤件,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轴和/或所述第二卷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
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机体内部;
室外出风口,形成在所述机体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出风风机,用于将所述出风风道内的风吹向所述室外出风口,并经所述室外出风口吹出;
第二过滤件,形成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所述第二过滤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大于所述出风风道的截面面积或所述室外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第二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卷轴和第四卷轴,所述第三卷轴和所述第四卷轴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两端固定,并卷绕或展开所述第二过滤件,使得所述第二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卷轴和/或所述第四卷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第二吹气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滤件上的灰尘向所述机体的外部吹出,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包括:
第二气泵组件,用于输出高压气体;
第二吹气嘴,朝向所述第二过滤件,并与所述第二气泵组件气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
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机体内部;
室外出风口,形成在所述机体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出风风机,用于将所述出风风道内的风吹向所述室外出风口,并经所述室外出风口吹出;
所述第一过滤件从所述进风风道或所述室外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五卷轴和第六卷轴,所述第五卷轴和所述第六卷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固定,并卷绕或展开所述第一过滤件,使得所述第一过滤在所述进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进风口上移动,同时还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或所述室外出风口上移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