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车是电动车的一种,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现在为了响应环保号召,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使用燃料电池车,而很多驾驶员因为操作不当汽车经常发生启停现象,以及汽车长时间运行产生抖动,导致汽车内部的固定结构不稳定容易脱落,造成汽车损坏无法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解决了驾驶不当及长时间抖动造成固定结构不稳定易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所述电池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母的内部与螺丝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大号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配合使用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大号缓冲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螺丝的顶端一侧贯穿外壳、隔热垫、大号缓冲垫和控制板且延伸至控制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螺丝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底部且位于螺丝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号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螺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壁的顶部与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限位框内壁底部的两侧、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一侧贯穿限位框且延伸至限位框的外部,所述三角板的另一侧与竖杆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限位框的顶部设置有u型板,所述卡扣的顶端贯穿u型板且延伸至u型板的外部,所述u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帽,所述卡帽与卡扣相适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螺丝逆时针旋转时会带动连接杆及连接杆上的挡板逆时针转动,限位板阻止挡板逆时针转动即阻止了螺丝逆时针转动,有效防止螺丝脱落,三角板限制了螺丝上下活动的空间,螺母进一步固定了螺丝,使螺丝更加稳固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池的主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电池,2、外壳,3、轴承,4、螺母,5、连接杆,6、螺丝,7、限位板,8、挡板,9、隔热垫,10、大号缓冲垫,11、控制板,12、螺帽,13、小号缓冲垫,14、限位框,15、竖杆,16、弹簧,17、三角板,18、u型板,19、卡帽,2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电池的主视图;图5为图1所示电池的俯视图。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1,所述电池1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外壳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3,所述外壳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母4,所述轴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6,所述螺母4的内部与螺丝6的表面螺纹连接,螺母4可固定螺丝6防止螺丝6脱落,所述外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垫9,可以阻隔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防止温度过高损坏控制板11,所述隔热垫9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大号缓冲垫10,一方面可以架高控制板11与隔热垫9之间产生间隙,使控制板11在工作中更好的散发热量,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控制板11与其他零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防止损坏控制板11。
所述外壳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连接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7配合使用的挡板8,当螺丝6松动产生旋转时,会带动与螺丝6螺纹连接的连接杆5一起转动,限位板7与连接杆5上的挡板8碰撞,阻止连接杆5转动,连接杆5内的螺纹阻止螺丝6转动,有效防止螺丝6脱落导致控制板11掉落造成车辆无法运行。
所述大号缓冲垫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1,所述螺丝6的顶端一侧贯穿外壳2、隔热垫9、大号缓冲垫10和控制板11且延伸至控制板11的顶部,螺丝6将外壳2、隔热垫9、大号缓冲垫10和控制板11固定在一起。
所述螺丝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帽12,所述螺帽12的底部且位于螺丝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号缓冲垫13,小号缓冲垫13可防止螺帽12与控制板11在运动中产生摩擦,造成控制板11损坏无法使用,小号缓冲垫13与大号缓冲垫10配合使用可以固定控制板11的位置以及更好的保护控制板11。
所述螺帽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4,所述限位框14内壁的顶部与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15,所述限位框14内壁底部的两侧、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三角板17,所述三角板17的一侧贯穿限位框14且延伸至限位框14的外部,所述三角板17的另一侧与竖杆15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6,三角板17通过弹簧16进出限位框14的内部,没有外力按压三角板17时,三角板17处于限位框14的外部,当外力挤压三角板17时,三角板17收缩至限位框14的内部,三角板17可限定螺丝6上下活动的空间,防止螺丝6脱落。
所述限位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扣20,所述限位框14的顶部设置有u型板18,所述卡扣20的顶端贯穿u型板18且延伸至u型板18的外部,所述u型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帽19,所述卡帽19与卡扣20相适配,u型板18架于限位框14的顶部可防止大型物体掉落砸坏控制板11,u型板18顶部的卡帽19与限位框顶部的卡扣20卡紧以固定u型板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隔热垫9置于外壳2的顶部,螺丝6依次贯穿大号缓冲垫10、隔热垫9、螺母4和连接杆5螺纹连接,与螺母4和连接杆5顺时针拧紧,此时挡板8与限位板7相互接触,阻止螺丝6逆时针旋转导致脱落,将u型板18贯穿进卡扣20的表面,盖上卡帽19,将卡扣20与卡帽19卡紧,固定u型板18。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螺丝6逆时针旋转时会带动连接杆5及连接杆5上的挡板8逆时针转动,限位板7阻止挡板8逆时针转动即阻止了螺丝6逆时针转动,有效防止螺丝6脱落,与三角板17限制了螺丝6上下活动的空间,螺母4进一步固定了螺丝6,使螺丝6更加稳固不易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外壳(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3),所述外壳(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母(4),所述轴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6),所述螺母(4)的内部与螺丝(6)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外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垫(9),所述隔热垫(9)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大号缓冲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连接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板(7)配合使用的挡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号缓冲垫(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1),所述螺丝(6)的顶端一侧贯穿外壳(2)、隔热垫(9)、大号缓冲垫(10)和控制板(11)且延伸至控制板(1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帽(12),所述螺帽(12)的底部且位于螺丝(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号缓冲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4),所述限位框(14)内壁的顶部与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15),所述限位框(14)内壁底部的两侧、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三角板(17),所述三角板(17)的一侧贯穿限位框(14)且延伸至限位框(14)的外部,所述三角板(17)的另一侧与竖杆(15)的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级燃料电池控制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扣(20),所述限位框(14)的顶部设置有u型板(18),所述卡扣(20)的顶端贯穿u型板(18)且延伸至u型板(18)的外部,所述u型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帽(19),所述卡帽(19)与卡扣(20)相适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