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旗形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4-08-09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旗形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旗形端子作为一种电连接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领域,如镇流器、变压器、开关电源、仪器仪表、报警装置、照明设备、家用电器等。

    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旗形端子,如图4所示,包括接线端01以及垂直连接在接线端子一侧的插接端02,并在接线端01与插接端02之间延伸成型有一小段连接臂03,这种旗形端子受到成型工艺限制大致都呈l形结构一体成型的,接线端上设有接线槽。在现今市场上,随着电子电气产品向着体积小、轻薄化的趋势发展,但从现有旗形端子的结构可以看出它的安装占用空间较大,对于小型化的电子电气产品而言,这种旗形端子已不能满足较小空间的安装使用,也就不能较好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旗形端子的安装占用空间较大,不能满足小型化电子电气产品的安装使用,也就不能较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稳定性好,能较好满足小型化电气产品安装使用需求的旗形端子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包括:

    接线端部,包括接线槽和连接在所述接线槽一端的安装板面;

    连接端部,由所述安装板面的一侧侧边折弯成型并叠靠于所述安装板面上,所述连接端部的两侧具有向内弯曲成型的两个翻边结构,所述接线槽一端与所述翻边结构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端部上设置有紧固抵压所述连接端部的压板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板结构为一体折弯成型在所述安装板面的另一侧侧边上的u型压板,所述u型压板抵压在所述连接端部的端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端部的底面贴合在所述安装板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边结构呈半卷筒状,并在两所述翻边结构之间形成有插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延伸方向与所述接线槽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接线槽具有呈u形状的压线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面与所述接线槽的相连处设有相对的两个弧形过渡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旗形端子结构中,连接端部是由安装板面的一侧侧边一体折弯成型的,并叠靠于所述安装板面上,这样设计的好处在,既满足了接线端部与连接端部之间一体结构成型要求,保证了产品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大大缩小了接线端部与连接端部之间的连接距离,并使得接线槽一端与翻边结构相对设置,因此,根据连接端部采用折叠成型方式有效减少了占用空间,缩小了旗形端子体积,从而使旗形端子能够较好满足市面上小型化电气产品的安装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旗形端子结构中,所述u型压板成型在安装板面的另一侧侧边上,并抵压在连接端部的端部,这种结构设置,通过u型压板将连接端部牢牢紧固在安装面板上,从而可以避免连接端部在插接时相对于接线端部发生晃动及翘起现象,增强连接端部与接线端部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再加上连接端部与安装面板相互叠置,有利于增加旗形端子的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旗形端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结构与连接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旗形端子结构底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旗形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接线端部,11-接线槽,12-安装板面,13-弧形过渡边,14-压线端口,2-连接端部,21-翻边结构,22-插槽,3-压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3所示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包括:

    接线端部1,包括接线槽11和连接在所述接线槽11一端的安装板面12;

    连接端部2,由所述安装板面12的一侧侧边折弯成型并叠靠于所述安装板面上,所述连接端部2的两侧具有向内弯曲成型的两个翻边结构21,所述接线槽11一端与所述翻边结构21相对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连接端部2采用折叠成型的方式叠靠于所述安装板面12上,这样设计的好处在,既满足了接线端部1与连接端部2之间一体结构成型要求,保证了产品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大大缩小了接线端部1与连接端部2之间的连接距离,使得接线槽一端与翻边结构相对设置,大致呈宽度较小的t型状结构,有效减少了占用空间,缩小了旗形端子体积,从而使旗形端子能够较好满足市面上小型化电子电气产品的安装使用需求。

    为了保证所述连接端部在所述安装板面12上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接线端部1上设置有紧固抵压所述连接端部的压板结构3,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压板结构3为一体折弯成型在所述安装板面12的另一侧侧边上的u型压板,所述u型压板抵压在所述连接端部2的端部,这种结构设置,通过u型压板将所述连接端部2牢牢紧固在安装面板上,从而可以避免所述连接端部2在插接时相对于接线端部1发生晃动及翘起现象,增强所述连接端部2与所述接线端部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再加上所述连接端部2与所述安装面板12相互叠置,有利于增加旗形端子的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更好。

    下面结合图1-3对连接端部和所述接线端部的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所述连接端部2呈凹型结构,其底面贴合在所述安装板面12上,这样设置的安装接触面大,配合连接稳定可靠,其中,所述翻边结构21呈半卷筒状,以使所述翻边结构21的弯曲端不会接触到连接端部2内底面,从而在两所述翻边结构21之间形成有插槽22,所述插槽22适合外部接插件的插入,从而通过两个翻边结构21可以夹持住穿入所述插槽22内的接插件,接触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槽22延伸方向与所述接线槽11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接线槽21具有呈u形状的压线端口14,开口范围大,便于接线,使导线经所述压线端口14穿入到接线槽21中,然后,所述接线端部1通过所述压线端口来压接导线,实现导线在接线端部上的安装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板面12与所述接线槽11的相连处设有相对的两个弧形过渡边13,这种结构设置,通过设置所述弧形过渡边13可以在成型时以此分散应力,使二者间弯角侧边位置不至于产生变形及裂口,结构稳定性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端部(1),包括接线槽(11)和连接在所述接线槽(11)一端的安装板面(12);

    连接端部(2),由所述安装板面(12)的一侧侧边折弯成型并叠靠于所述安装板面上,所述连接端部(2)的两侧具有向内弯曲成型的两个翻边结构(21),所述接线槽(11)一端与所述翻边结构(21)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部(1)上设置有紧固抵压所述连接端部的压板结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结构(3)为一体折弯成型在所述安装板面(12)的另一侧侧边上的u型压板,所述u型压板抵压在所述连接端部(2)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部(2)的底面贴合在所述安装板面(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21)呈半卷筒状,并在两所述翻边结构(21)之间形成有插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延伸方向与所述接线槽(11)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接线槽(11)具有呈u形状的压线端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面(12)与所述接线槽(11)的相连处设有相对的两个弧形过渡边(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旗形端子结构,包括接线端部和连接端部,所述接线端部包括相连设置的接线槽和安装板面,所述连接端部由安装板面的一侧侧边折弯成型并叠靠于所述安装板面上,接线槽一端与连接端部的翻边结构相对设置,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端部采用折叠成型的方式叠靠于安装板面上,既满足了接线端部与连接端部之间一体结构成型要求,保证产品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缩小了接线端部与连接端部之间的连接距离,缩小了旗形端子体积,从而使旗形端子能够较好满足市面上小型化电子电气产品的安装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方;王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合兴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9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