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4-08-03  78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池,例如锂电池,其内部一般要包括有电芯和电池保护电路板,所述电池保护电路板上设置有由多个电子器件构成的电池保护电路,因而传统的带有电池的用电设备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容纳电芯和电池保护电路板,但是随着现在设备小型化的需求,设备的可用空间较小,进而限制了电芯的大小,从而造成电池容量不足,影响设备的续航能力。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因可用空间不足而影响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因可用空间不足而影响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电芯以及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用电设备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电芯的空腔以及位于所述空腔一侧的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芯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设置有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和主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在所述主电路板上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通过电连接线与所述电池电芯的正负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电池保护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电芯的正负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电池连接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侧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的长度与所述空腔的内长度和所述电池电芯的外长度相适应,所述电池壳体用于包裹所述电池电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绝缘胶纸,所述绝缘胶纸用于包裹所述电池壳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侧外接电源,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侧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给所述电池电芯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为usb接口。上述的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通过将原来设置于电池内部的电池保护电路放置于用电设备的主电路板中,从而使得用电设备中原本用于放置电池保护电路板的空间可用于增大电池电芯的体积或者用于放置主电路中体积较大的器件,从而实现在用电设备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电池容量进而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实现在用电设备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用电设备体积使得用电设备趋向小型化,解决了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因可用空间不足而影响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带电池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传统的带电池的用电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施例中的带电池的用电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简要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标号与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用电设备30主电路板20空腔31电池保护电路21电芯32主电路40电池保护电路板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本实施例中的用电设备10,用电设备10包括电池,电池包括电池电芯21以及电池保护电路31,用电设备10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电芯21的空腔20以及位于空腔20一侧的主电路板30,主电路板30与电池电芯21连接,主电路板30设置有电池保护电路31和主电路32。应理解,主电路板30可以位于空腔20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等任意一侧;电池可以为锂电池等;用电设备10可以为需要装设电池的设备以续航的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宝等设备;空腔20可以只用于容纳电池电芯;主电路32为用电设备10对应的电路,例如,当用电设备10为手机,则主电路32为手机的主电路32;当主电路32包括马达等体积较大的器件时,空腔20还可以用于容纳该器件。电池保护电路31可用于对电池进行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等保护,从而保证电池能够正常工作。对于用电设备10中的电池,一般带有用于设置电池保护电路31的电池保护电路板40,而电池保护电路31一般包括有控制ic、电阻、电容、开关管等器件。参见图2-a和图2-b,其中,图2-a为传统的用电设备10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施例中的用电设备10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在空腔20一定的情况下,传统的技术方案由于存在电池保护电路板40,从而减少电芯的可用面积,从而使得电芯无法增大,如果用电设备10还存在体积较大的器件时,则电芯的可用面积更少。参见图2-b,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保护电路31设置在主电路板30,从而不需要使用电池保护电路板40,进而释放了空腔20的可用空间,从而使得空腔20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电芯体积,进而增加电池的容量,进而增加设备的续航时间,或者可以将主电路32中体积较大的器件放置在该可用空间内,从而使得设备可以趋向小型化。本实施例中的用电设备10,通过将原来设置于电池内部的电池保护电路31放置于用电设备10的主电路板30中,从而使得用电设备10中原本用于放置电池保护电路板40的空间可用于增大电池电芯21的体积或者用于放置主电路32中体积较大的器件,从而实现在用电设备10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电池容量进而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实现在用电设备10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用电设备10体积使得用电设备10趋向小型化,解决了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因可用空间不足而影响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保护电路31在主电路板30上与主电路32的电源端连接,电池保护电路31通过电连接线与电池电芯21的正负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器,电池保护电路31通过第一连接器与电池电芯21的正负极连接。可选的,第一连接器为电池连接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第一连接器连接电池保护电路31和电池电芯21,从而实现了简化了用电设备10的装配过程,通过插拔就可以达到装配目的,且电池电芯21故障,需要更换电池电芯21时,可快速完成更换。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模块,散热模块设置于空腔20的侧壁,散热模块用于散热。应理解,设置有散热模块的空腔20的侧壁上可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可选的,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其中,散热片可以为金属散热片或者石墨散热片等;散热模块还可以包含散热器,例如散热风扇等。应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散热模块,实现了电池的对外散热,避免电池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的长度与空腔20的内长度和电池电芯21的外长度相适应,电池壳体用于包裹电池电芯21。应理解,电池壳体可以为塑胶外壳,也可以为金属外壳,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电池壳体,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电芯21的物理保护,而且通过将电池壳体的长度、空腔20的内长度以及电池电芯21的外长度设置为一样长,从而充分的利用了空腔20的空间,实现了在有限空腔20的体积内,电池电芯21的体积达到最大化,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容量,从而增强了用电设备10的续航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胶纸,绝缘胶纸用于包裹所述电池壳体。应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绝缘胶纸,避免了电池电芯21的对外误放电或者漏电的情况而损坏主电路32,同时避免了电池电芯21的对外误放电或者漏电而导致使用者触电等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第一侧外接电源,第二连接器的第二侧与电池保护电路31连接,外接电源通过第二连接器和电池保护电路31给电池电芯21充电。可选的,第二连接器为usb接口,例如普通usb接口、type-c接口或者miniusb接口等。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电芯以及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电芯的空腔以及位于所述空腔一侧的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芯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设置有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和主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在所述主电路板上与所述主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通过电连接线与所述电池电芯的正负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电池保护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电芯的正负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电池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的长度与所述空腔的内长度和所述电池电芯的外长度相适应,所述电池壳体用于包裹所述电池电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胶纸,所述绝缘胶纸用于包裹所述电池壳体。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侧外接电源,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侧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给所述电池电芯充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为usb接口。

    技术总结
    一种带电池的用电设备,通过将原来设置于电池内部的电池保护电路放置于用电设备的主电路板中,从而使得用电设备中原本用于放置电池保护电路板的空间可用于增大电池电芯的体积或者用于放置主电路中体积较大的器件,从而实现在用电设备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电池容量进而增强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实现在用电设备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用电设备体积使得用电设备趋向小型化,解决了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因可用空间不足而影响设备的续航能力或者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莫桂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8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