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4-08-03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轮胎的硫化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进行成型,现有的轮胎模具一般采用上模配合下模进行合模,配合硫化机进行轮胎成型,加工时,需要对硫化处理的各类轮胎进行装取并合模,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在模具使用时需要对模具进行多次定位安装。为了保证轮胎花纹的完整性,需要对其定位精度作出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轮胎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轮胎模具的取放次数较多,合模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安装定位,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偏移,影响模具的定位精度,当上下模之间的定位误差较大时,其内部纹路不对称,会对胎纹造成影响,降低轮胎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轮胎模具的定位精度较差、定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外壁上的标识部和刻度尺,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在合模调节过程中进行标识对比,提升模具的定位精度;将定位凸起放入导向插槽内部,便于上模下模进行圆心对称,同时能够便于上下模之间进行转动调节,提升模具的定位效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包括圆盘状结构的下模1和上模3,所述上模3位于所述下模1上方,所述上模3外壁下方边缘设置有环状的上定位板2,所述上定位板2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7,所述下模1外壁上方边缘安装有环状的下定位板5,所述下定位板5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定位凸起7固定的导向插槽6;

    所述上定位板2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标识部,所述下定位板外壁上沿周向上设置有第二标识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标识部8和所述第二标识部均为矩形条状结构,且端部均加工成型有用于指示刻度的尖角,所述标识部8外表面上粘结有反光条。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7为环装结构,沿所述下定位板5圆心布置,且所述定位凸起7底面加工成型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锥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插槽6同样为环状结构,且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定位凸起7导向部的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上定位板2下表面卡接固定有密封胶条11,所述密封胶条11采用橡胶材料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下定位板5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所述密封胶条11固定的密封槽10。

    作为优选,所述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5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座4。

    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外壁上的标识部和刻度尺,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在合模调节过程中进行标识对比,提升模具的定位精度;

    2、将定位凸起放入导向插槽内部,便于上模下模进行圆心对称,同时能够便于上下模之间进行转动调节,提升模具的定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模;2、上定位板;3、上模;4、安装座;5、下定位板;6、导向插槽;7、定位凸起;8、第一标识部;9、第二标识部;10、密封槽;11、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包括圆盘状结构的下模1和上模3,上模3位于下模1上方,上模3外壁下方边缘设置有环状的上定位板2,上定位板2与上模3一体成型,上定位板2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7,下模1外壁上方边缘安装有环状的下定位板5,下定位板5与下模1一体成型,下定位板5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定位凸起7固定的导向插槽6;

    上定位板2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标识部8,下定位板5外壁上沿周向上设置有第二标识部9。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标识部8和第二标识部9均为矩形条状结构,且端部均加工成型有用于指示刻度的尖角,标识部外表面上粘结有反光条,调节上模3与下模1之间位置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准第一标识部8与第二标识部9,来实现上模3与下模1之间的定位,从而使得上模3与下模1内部的纹路对称,保证轮胎的加工精度。

    定位凸起7为环装结构,沿下定位板5圆心布置,且定位凸起7底面加工成型有导向部,导向部为锥面结构,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提升定位凸起7的安装效率,能够准确插入导向插槽6进行定位安装,便于后续进行安装固定。

    导向插槽6同样为环状结构,且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配合定位凸起7导向部的斜面,导向插槽6与定位凸起7采用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定位凸起7在导向插槽6内部平稳滑动,提升上模3与下模1之间的调节效率,实用性强。

    上定位板2下表面卡接固定有密封胶条11,密封胶条11采用橡胶材料制造,能够提升密封胶条11的弹性,便于贴紧密封槽10内壁,实现对上模3和下模1之间的密封。

    下定位板5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密封胶条11固定的密封槽10,这样设置能够便于密封胶条11伸入密封槽10内部,从而保证上定位板2与下定位板5之间的密封效果。

    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5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座4,当上模3和下模1定位安装后,上定位板2与下定位板5贴合,此时操作人员将螺栓插入安装座4内部,通过螺纹配合实现上模3与下模1之间的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装置时,操作人员吊装上模3至下模1上方,调节上模3位置,通过上定位板2配合下定位板5进行对准,使得定位凸起7伸入导向插槽6内部,从而使得上模3与下模1的圆心对称,而后推动上模3在下模1上转动,调节上模3与下模1之间的配合角度,调节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5外壁上的第一标识部8和第一标识部8进行定位导向,并进行对准,使得上模3与下模1内纹路对称,从而保证轮胎模具的定位精度,提升轮胎的生产质量。

    通过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5外壁上的标识部和刻度尺,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在合模调节过程中进行标识对比,提升模具的定位精度;

    将定位凸起7放入导向插槽6内部,便于上模3下模1进行圆心对称,同时能够便于上下模1之间进行转动调节,提升模具的定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结构的下模(1)和上模(3),所述上模(3)位于所述下模(1)上方,所述上模(3)外壁下方边缘设置有环状的上定位板(2),所述上定位板(2)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7),所述下模(1)外壁上方边缘安装有环状的下定位板(5),所述下定位板(5)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定位凸起(7)固定的导向插槽(6);

    所述上定位板(2)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标识部(8),所述下定位板(5)外壁上沿周向上设置有第二标识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部(8)和所述第二标识部(9)均为矩形条状结构,且端部均加工成型有用于指示刻度的尖角,所述标识部外表面上粘结有反光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7)为环装结构,沿所述下定位板(5)圆心布置,且所述定位凸起(7)底面加工成型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锥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插槽(6)同样为环状结构,且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定位凸起(7)导向部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2)下表面卡接固定有密封胶条(11),所述密封胶条(11)采用橡胶材料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板(5)上表面开设有配合所述密封胶条(11)固定的密封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2)和下定位板(5)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座(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模具的高精度定位装置,包括圆盘状结构的下模(1)和上模(3),所述上模(3)位于所述下模(1)上方,所述上模(3)外壁下方边缘设置有环状的上定位板(2),所述下模(1)外壁上方边缘安装有环状的下定位板(5);所述上定位板(2)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标识部,所述下定位板外壁上沿周向上设置有第二标识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别设置在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外壁上的标识部和刻度尺,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在合模调节过程中进行标识对比,提升模具的定位精度;将定位凸起放入导向插槽内部,便于上模下模进行圆心对称,同时能够便于上下模之间进行转动调节,提升模具的定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滨;叶春林;刘兴丽;周兴林;李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泌阳县天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3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8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