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其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27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气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推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推杆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部分,用于将凸轮轴经过挺柱传来的推力传递给摇臂,是配气机构中最易弯曲的细长件,故障率高。目前采用的推杆由凹球头、空心杆、凸球头组成,两端球头与空心杆采用摩擦焊或者电阻焊方法连接在一起。推杆采用焊接连接,焊缝质量稳定性差,存在孔隙,导致推杆在传递推力的过程中发生两端球头与空心杆断裂。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761724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推杆,其包括杆主体、凸球头和凹球头,所述凸球头和所述凹球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主体的两个端部,所述凸球头和所述凹球头分别通过过盈配合装配至所述杆主体的一个端部。与焊接相比,采用径向过盈和端面定位连接,承压能力强,连接可靠,而且发生热变形。

    但是,推杆在工作时,如果异常受力超过限制,配气机构的其它零部件就会因异常受力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杆,作为同一种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在受力异常的情况下避免损坏配气机构的其它零部件。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安全柱,所述安全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部,所述第一连接轴部插入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部插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当所述推杆的受力超过阈值时,所述推杆受到的力克服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安全柱之间的过盈和/或克服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安全柱之间的过盈而使整个推杆的长度缩短。

    其中,所述安全柱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轴肩部。

    其中,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具有空心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杆体设置有凸球头,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凹球头。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将述任一种推杆应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

    在工作中,如果推杆因受力过大超过阈值时,该力将克服所述安全柱与第一杆体和/或第二杆体之间的过盈而使整个推杆的长度缩短,从而起到保护配气机构其他零部件的作用。

    在样机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人员在装配齿轮系时,正时标记装配错误或者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齿轮正时标记发生错位时,凹球头与摇臂、气门桥、气门等零部件接触,异常受力时,推杆长度缩短可以防止活塞与气门发生碰撞现象,避免了活塞、气门等零部件的损坏。凸球头与挺住和凸轮轴接触,异常受力时可受到保护,减少挺住和凸轮轴的磨损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实施例的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推杆在受力异常时结构发生变化后的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中:1-第一杆体,2-安全柱,21-第一连接轴部,22-轴肩部,23-第二连接轴部,3-第二杆体,4-凸球头,5-凹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分别具有空心结构,第一杆体1设置有凸球头4,第二杆体3设置有凹球头5。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3之间设置有安全柱2,安全柱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部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部23,安全柱2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轴肩部22。第一连接轴部21插入第一杆体1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第二连接轴部23插入所述第二杆体3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

    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推杆受力的方向。在工作中,如果推杆因受力过大超过阈值时,该力将克服安全柱2与第一杆体1和/或第二杆体2之间的过盈而使整个推杆的长度缩短,从而起到保护配气机构其他零部件的作用。

    在样机装配过程中,如果由于装配人员在装配齿轮系时,正时标记装配错误或者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齿轮正时标记发生错位时,凹球头5与摇臂、气门桥、气门等零部件接触,异常受力时,推杆长度缩短可以防止活塞与气门发生碰撞现象,避免了活塞、气门等零部件的损坏。凸球头4与挺住和凸轮轴接触,异常受力时可受到保护,减少挺住和凸轮轴的磨损情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结构和原理所做出的种种改进,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安全柱,所述安全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部,所述第一连接轴部插入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部插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当所述推杆的受力超过阈值时,所述推杆受到的力克服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安全柱之间的过盈和/或克服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安全柱之间的过盈而使整个推杆的长度缩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柱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轴肩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具有空心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设置有凸球头,所述第二杆体设置有凹球头。

    5.发动机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推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其推杆,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安全柱,所述安全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部,所述第一连接轴部插入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部插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孔并过盈配合连接。如果推杆因受力过大超过阈值时,该力将克服所述安全柱与第一杆体和/或第二杆体之间的过盈而使整个推杆的长度缩短,从而起到保护配气机构其他零部件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杰;陈国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