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2-05  5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将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循环利用,且不用经过该烟囱来进行排放,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而适用于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或化学相关产业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或类似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导体产业或光电产业的制造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具有挥发性有机气体(voc),因此,在各厂区都会安装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voc)的处理设备,以避免挥发性有机气体(voc)直接排入空气中而造成空气污染。而目前通过该处理设备所脱附的浓缩气体大都是输送到该焚烧炉来进行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来输送到烟囱来进行排放。

    但是近年来,不管是中央政府或是各地方政府都对空气污染非常重视,也因此在烟囱的排放标准上制定了有关悬浮微粒(pm10)及细悬浮微粒(pm2.5)空气质量标准,并依据其国内健康影响研究结果,以健康影响为优先考量,将“细悬浮微粒(pm2.5)”24小时值定为35μg/m3、年平均值定为15μg/m3。且环保署初步订于2020年达成全国细悬浮微粒浓度年平均值15μg/m3的目标,同时将依国际管制趋势发展,逐期检讨其细悬浮微粒(pm2.5)空气质量标准,并朝达成who提出的空气质量标准值(24小时值定为25μg/m3、年平均值定为10μg/m3)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因此,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陷,期望能提出一种具有提升有机废气处理效率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令使用者可以轻易操作组装,是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为本申请人所欲研发的发明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主要将焚烧装置的排气能通过冷却器来进行热交换,且在进行冷却后再输送到该废气进气管路,使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循环利用,而不经过该烟囱来进行排放,让该烟囱的排放量能降低,并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通过该吸附转轮增设一高温脱附区,以用来进行在线运转(online)时,能将所残留的高沸点有机物(voc)脱出,让该吸附转轮能恢复其吸附能力,而增加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效能,并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效果,进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性。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除尘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高温脱附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高温脱附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有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有除尘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有高温脱附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有高温脱附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具有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具有除尘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具有高温脱附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具有高温脱附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一侧b、另一侧

    10、焚烧装置11、进气口

    12、出气口20、吸附转轮

    201、吸附区202、冷却区

    203、脱附区204、高温脱附区

    21、废气进气管路22、净气排放管路

    221、风机23、冷却气进气管路

    231、气体旁通管路24、冷却气输送管路

    241、冷却气控制阀门5、第一热气输送管路

    251、热气控制阀门26、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

    261、风机27、连通管路

    271、连通控制阀门28、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

    29、高温热气管路30、第一热交换器

    301、第一冷侧管路302、第一热侧管路

    40、第一加热装置50、第二热交换器

    501、第二冷侧管路502、第二热侧管路

    51、第二热气回收管路52、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

    53、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60、冷却器

    61、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2、冷却回流回收管路

    621、风机63、冷却水管路

    70、除尘设备80、烟囱

    90、第二加热装置91、第二热气输送管路

    92、第二外气进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而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最佳实施方式运用于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或化学相关产业的挥发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或类似设备,主要是将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循环利用,且不经过该烟囱来进行排放,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主要设有一焚烧装置10、一吸附转轮20、一第一加热装置40及一冷却器60,其中该冷却器60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而该焚烧装置10设有至少一进气口11及至少一出气口12,且该焚烧装置10为直燃式焚烧炉(to)、蓄热式焚烧炉(rto)或触媒炉的其中之一,使该有机废气能由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来进入燃烧,再让经过燃烧后的气体由该焚烧装置10的出气口12来排出。

    而该吸附转轮20为沸石浓缩转轮或是其他材质的浓缩转轮,且该吸附转轮20内设有吸附区201、冷却区202及脱附区203,该吸附转轮20连接有一废气进气管路21、一净气排放管路22、一冷却气进气管路23、一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一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及一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而该废气进气管路21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的一侧a,以使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能吸附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的废气,且该净气排放管路22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的另一侧b连接,让该废气经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净化后再由该净气排放管路22来输送。

    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的一侧a连接,而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有两种实施例,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是供外气进入,而该外气为新鲜空气,以将该外气用来输送到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内提供降温使用,第二种实施例为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设有一气体旁通管路231,该气体旁通管路231的一端与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连接,而该气体旁通管路231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21连接,通过该气体旁通管路231来将部分的废气输送到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内提供降温使用。

    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的另一侧b连接,而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加热装置40的一端连接,以能将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内的冷却气输送到该第一加热装置40内进行加热,该第一加热装置40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的另一端连接,而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的另一侧b连接,且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的一侧a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的一端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连接,使将通过该第一加热装置40所提升的热气能通过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来传输到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来进行脱附使用,并将经过高温所脱附下来的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来传输运送到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内。该第一加热装置40为加热器或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图未示)为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图未示)为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设有一风机261,以能将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内的脱附浓缩气体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比例风门,而该比例风门设有两种实施设计,其中第一种实施设计为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一连通管路27,且该连通管路27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271,而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设有一热气控制阀门251,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热气控制阀门251来形成比例风门,第二实施设计为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一连通管路27,且该连通管路27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271,而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设有一冷却气控制阀门241,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241来形成比例风门,借此,不管是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热气控制阀门251的设计的比例风门或是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241的设计的比例风门,皆能调整控制风力的大小,让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内的温度能保持一定高温来提供给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使用。

    该冷却器60内设有冷却水管路63,以一进一出的方式来将流经该冷却器60的高温热气进行降温,且该冷却器60为壳管式冷却器、鳍管式冷却器或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器的其中之一,而该冷却器60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的一端与该冷却器60的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10的出气口12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一端与该冷却器60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21连接。此外,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上及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上可以同时各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或是只在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上来单独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或是只在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上来单独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让经过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内的气体或是经过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气体可以通过该除尘设备70进行过滤,其中该除尘设备70为袋式除尘器、电袋式复合除尘器、惯性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滤筒式脉冲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脉冲滤芯除尘器、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水膜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烟道除尘器、多层除尘器、负压反吹滤袋除尘器、低压长袋脉冲除尘器、卧式静电除尘器、无动力除尘器、荷电水雾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防爆除尘器的其中之一,且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设有一风机621,以能将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内的气体输送向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借此,将经过该焚烧装置10所燃烧后的气体能由连接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来输送到该冷却器60内与该冷却水管路63进行热回收,再通过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来输送到该除尘设备70内以进行粉尘或二氧化硅(sio2)等氧化物的分离,最后再将由该除尘设备70所输出的气体输送到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使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循环利用,而不经过该烟囱80来进行排放,让该烟囱80的排放量能降低,并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

    而该净气排放管路22的另一端连接一烟囱80,让通过该净气排放管路22所排出净化后气体能输送到烟囱80来进行排放。该净气排放管路22设有一风机221,以能将该净气排放管路22内的气体输送向该烟囱80。

    而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吸附转轮20除了设有吸附区201、冷却区202及脱附区203外,还增设有一高温脱附区204,该高温脱附区204设有一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及一高温热气管路29,以用来在线运转(online)时,能将所残留的高沸点有机物(voc)脱出,让该吸附转轮20能恢复其吸附能力,使该吸附转轮20能具有四个区域。而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一侧a连接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且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连接,以将经过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所脱附下来的高温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来输送到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内,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另一侧b与高温热气管路29的一端连接,其中该高温热气管路29有两种实施例,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该高温热气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90,该第二加热装置90设有一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的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连接,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90连接。第二种实施例为该高温热气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90,该第二加热装置90设有一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90连接,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为供新鲜空气或是外气来进入。而上述所称的第二加热装置90为加热器及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图未示)为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图未示)为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以让进入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高温热气的温度能达到一定温度(例如300℃),来供进行高温脱附使用。

    而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6至图10所示)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主要设有一焚烧装置10、一吸附转轮20、一第一加热装置40、第二热交换器50及一冷却器60,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器50设有第二冷侧管路501及第二热侧管路502,该第二热交换器50连接有一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及一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该冷却器60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而该焚烧装置10设有至少一进气口11及至少一出气口12,且该焚烧装置10为直燃式焚烧炉(to)、蓄热式焚烧炉(rto)或触媒炉的其中之一,使该有机废气能由该进气口11来进入燃烧,再让经过燃烧后的气体由该出气口12来排出。

    而该吸附转轮20为沸石浓缩转轮或是其他材质的浓缩转轮,且该吸附转轮20内设有吸附区201、冷却区202及脱附区203,该吸附转轮20连接有一废气进气管路21、一净气排放管路22、一冷却气进气管路23、一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一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及一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而该废气进气管路21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的一侧a,以使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能吸附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的废气,且该净气排放管路22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的另一侧b连接,让该废气经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净化后再由该净气排放管路22来输送。

    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的一侧a连接,而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有两种实施例,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是供外气进入,而该外气为新鲜空气,以将该外气用来输送到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内提供降温使用,第二种实施例为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设有一气体旁通管路231,该气体旁通管路231的一端与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连接,而该气体旁通管路231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21连接,通过该气体旁通管路231来将部分的废气输送到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内提供降温使用。

    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的另一侧b连接,而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加热装置40的一端连接,以能将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内的冷却气输送到该第一加热装置40内进行加热,该第一加热装置40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的另一端连接,而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的另一侧b连接,且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的一侧a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的一端连接,使将通过该第一加热装置40所提升的热气能通过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来传输到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来进行脱附使用,并将经过高温所脱附下来的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来传输运送。该第一加热装置40为加热器或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图未示)为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图未示)为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设有一风机261,以能将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内的脱附浓缩气体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比例风门,而该比例风门设有两种实施设计,其中第一种实施设计为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一连通管路27,且该连通管路27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271,而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设有一热气控制阀门251,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热气控制阀门251来形成比例风门,第二实施设计为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一连通管路27,且该连通管路27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271,而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设有一冷却气控制阀门241,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241来形成比例风门,借此,不管是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热气控制阀门251的设计的比例风门或是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241的设计的比例风门,皆能调整控制风力的大小,让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内的温度能保持一定高温来提供给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使用。

    该第二热交换器50连接有一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及一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其中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的一端连接,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10的出气口12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冷侧管路501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冷侧管路501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连接。借此,让通过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冷侧管路501所输送的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来输送到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再将经过该焚烧装置10所燃烧后的气体能由该出气口12来通过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来输送到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内进行热回收。

    该冷却器60内设有冷却水管路63,以一进一出的方式来将流经该冷却器60的高温热气进行降温,且该冷却器60为壳管式冷却器、鳍管式冷却器或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器的其中之一,而该冷却器60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的一端与该冷却器60的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一端与该冷却器60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21连接。此外,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上及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上可以同时各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或是只在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上来单独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或是只在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上来单独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让经过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内的气体或是经过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气体可以通过该除尘设备70进行过滤,其中该除尘设备70为袋式除尘器、电袋式复合除尘器、惯性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滤筒式脉冲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脉冲滤芯除尘器、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水膜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烟道除尘器、多层除尘器、负压反吹滤袋除尘器、低压长袋脉冲除尘器、卧式静电除尘器、无动力除尘器、荷电水雾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防爆除尘器的其中之一,且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设有一风机621,以能将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内的气体输送向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借此,将经过该焚烧装置10所燃烧后的气体能由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所连接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来输送到该冷却器60内与该冷却水管路63进行热回收,再通过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来输送到该除尘设备70内以进行粉尘或二氧化硅(sio2)等氧化物的分离,最后再将由该除尘设备70所输出的气体输送到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使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循环利用,而不经过该烟囱80来进行排放,让该烟囱80的排放量能降低,并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

    而该净气排放管路22的另一端连接一烟囱80,让通过该净气排放管路22所排出净化后气体能输送到烟囱80来进行排放。该净气排放管路22设有一风机221,以能将该净气排放管路22内的气体输送向该烟囱80。

    而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吸附转轮20除了设有吸附区201、冷却区202及脱附区203外,还增设有一高温脱附区204,该高温脱附区204设有一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及一高温热气管路29,以用来在线运转(online)时,能将所残留的高沸点有机物(voc)脱出,让该吸附转轮20能恢复其吸附能力,使该吸附转轮20能具有四个区域。而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一侧a连接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且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连接,以将经过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所脱附下来的高温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来输送到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内,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另一侧b与高温热气管路29的一端连接,其中该高温热气管路29有两种实施例,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该高温热气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90,该第二加热装置90设有一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的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连接,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90连接。第二种实施例为该高温热气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90,该第二加热装置90设有一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90连接,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为供新鲜空气或是外气来进入。而上述所称的第二加热装置90为加热器及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图未示)为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图未示)为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以让进入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高温热气的温度能达到一定温度(例如300℃),来供进行高温脱附使用。

    而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11至图15所示)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主要设有一焚烧装置10、一吸附转轮20、一第一热交换器30、第二热交换器50及一冷却器60,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器30设有第一冷侧管路301及第一热侧管路302,该第二热交换器50设有第二冷侧管路501及第二热侧管路502,该第二热交换器50连接有一第二热气回收管路51、一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及一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该冷却器60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而该焚烧装置10设有至少一进气口11及至少一出气口12,且该焚烧装置10为直燃式焚烧炉(to)、蓄热式焚烧炉(rto)或触媒炉的其中之一,使该有机废气能由该进气口11来进入燃烧,再让经过燃烧后的气体由该出气口12来排出。

    而该吸附转轮20为沸石浓缩转轮或是其他材质的浓缩转轮,且该吸附转轮20内设有吸附区201、冷却区202及脱附区203,该吸附转轮20连接有一废气进气管路21、一净气排放管路22、一冷却气进气管路23、一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一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及一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而该废气进气管路21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的一侧a,以使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能吸附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的废气,且该净气排放管路22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的另一侧b连接,让该废气经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净化后再由该净气排放管路22来输送。

    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的一侧a连接,而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有两种实施例,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是供外气进入,而该外气为新鲜空气,以将该外气用来输送到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内提供降温使用,第二种实施例为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设有一气体旁通管路231,该气体旁通管路231的一端与该冷却气进气管路23连接,而该气体旁通管路231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21连接,通过该气体旁通管路231来将部分的废气输送到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内提供降温使用。

    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冷却区202的另一侧b连接,而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交换器30的第一冷侧管路301的一端连接,以能将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内的冷却气输送到该第一热交换器30内进行热交换,该第一热交换器30的第一冷侧管路301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的另一端连接,而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的另一侧b连接,且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的一侧a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的一端连接,使将通过该第一热交换器30所提升的热气能通过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来传输到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来进行脱附使用,并将经过高温所脱附下来的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来传输运送。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设有一风机261,以能将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内的脱附浓缩气体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比例风门,而该比例风门设有两种实施设计,其中第一种实施设计乃为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一连通管路27,且该连通管路27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271,而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设有一热气控制阀门251,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热气控制阀门251来形成比例风门,第二实施设计为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之间设有一连通管路27,且该连通管路27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271,而该冷却气输送管路24设有一冷却气控制阀门241,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241来形成比例风门,借此,不管是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热气控制阀门251的设计的比例风门或是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271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241的设计的比例风门,皆能调整控制风力的大小,让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内的温度能保持一定高温来提供给该吸附转轮20的脱附区203使用。

    该第二热交换器50连接有一第二热气回收管路51、一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及一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其中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的一端连接,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10的出气口12连接,该第二热气回收管路51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热气回收管路51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交换器30的第一热侧管路302的一端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冷侧管路501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冷侧管路501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连接。借此,让通过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冷侧管路501所输送的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53来输送到该焚烧装置10的进气口11,再将经过该焚烧装置10所燃烧后的气体能由该出气口12来通过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52来输送到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内进行热回收,并通过该第二热气回收管路51来输送到该第一热交换器30的第一热侧管路302内进行热回收。

    该冷却器60内设有冷却水管路63,以一进一出的方式来将流经该冷却器60的高温热气进行降温,且该冷却器60为壳管式冷却器、鳍管式冷却器或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器的其中之一,而该冷却器60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的一端与该冷却器60的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交换器30的第一热侧管路302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一端与该冷却器60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21连接。此外,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上及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上可以同时各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或是只在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上来单独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或是只在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上来单独设有一除尘设备70来使用,让经过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内的气体或是经过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的气体可以通过该除尘设备70进行过滤,其中该除尘设备70为袋式除尘器、电袋式复合除尘器、惯性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滤筒式脉冲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脉冲滤芯除尘器、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水膜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烟道除尘器、多层除尘器、负压反吹滤袋除尘器、低压长袋脉冲除尘器、卧式静电除尘器、无动力除尘器、荷电水雾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防爆除尘器的其中之一,且该冷却器60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设有一风机621,以能将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内的气体输送向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借此,将经过该直焚烧装置10所燃烧后的气体能由该第二热交换器50的第二热侧管路502来传递到该第一热交换器30的第一热侧管路302内,再通过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61来输送到该冷却器60内与该冷却水管路63进行热回收,再通过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62来输送到该除尘设备70内以进行粉尘或二氧化硅(sio2)等氧化物的分离,最后再将由该除尘设备70所输出的气体输送到该废气进气管路21内,使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20的吸附区201循环利用,而不经过该烟囱80来进行排放,让该烟囱80的排放量能降低,并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

    而该净气排放管路22的另一端连接一烟囱80,让通过该净气排放管路22所排出净化后气体能输送到烟囱80来进行排放。该净气排放管路22设有一风机221,以能将该净气排放管路22内的气体输送向该烟囱80。

    而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吸附转轮20除了设有吸附区201、冷却区202及脱附区203外,还增设有一高温脱附区204,该高温脱附区204设有一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及一高温热气管路29,以用来在线运转(online)时,能将所残留的高沸点有机物(voc)脱出,让该吸附转轮20能恢复其吸附能力,使该吸附转轮20能具有四个区域。而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一侧a连接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且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连接,以将经过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所脱附下来的高温脱附浓缩气体能通过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8来输送到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26内,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另一侧b与高温热气管路29的一端连接,其中该高温热气管路29有两种实施例,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该高温热气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90,该第二加热装置90设有一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的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25连接,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91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90连接。第二种实施例为该高温热气管路29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90,该第二加热装置90设有一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90连接,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92为供新鲜空气或是外气来进入。而上述所称的第二加热装置90为加热器及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图未示)为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图未示)为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以让进入该吸附转轮20的高温脱附区204的高温热气的温度能达到一定温度(例如300℃),来供进行高温脱附使用。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提出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因此,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焚烧装置,该焚烧装置设有至少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

    一吸附转轮,该吸附转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及脱附区,该吸附转轮连接有一废气进气管路、一净气排放管路、一冷却气进气管路、一冷却气输送管路、一第一热气输送管路及一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该废气进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的一侧,该净气排放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的另一侧连接,该冷却气进气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的一侧连接,该冷却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的另一侧连接,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脱附区的另一侧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脱附区的一侧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的进气口连接;

    一第一加热装置,该第一加热装置与该冷却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一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一冷却器,该冷却器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器的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器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连接。

    2.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焚烧装置,该焚烧装置设有至少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

    一吸附转轮,该吸附转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及脱附区,该吸附转轮连接有一废气进气管路、一净气排放管路、一冷却气进气管路、一冷却气输送管路、一第一热气输送管路及一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该废气进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的一侧,该净气排放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的另一侧连接,该冷却气进气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的一侧连接,该冷却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的另一侧连接,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脱附区的另一侧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脱附区的一侧连接;

    一第一加热装置,该第一加热装置与该冷却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一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

    一第二热交换器,该第二热交换器设有第二冷侧管路及第二热侧管路,该第二热交换器连接有一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及一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侧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冷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冷侧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的进气口连接;以及

    一冷却器,该冷却器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器的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器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连接。

    3.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焚烧装置,该焚烧装置设有至少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

    一吸附转轮,该吸附转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及脱附区,该吸附转轮连接有一废气进气管路、一净气排放管路、一冷却气进气管路、一冷却气输送管路、一第一热气输送管路及一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该废气进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的一侧,该净气排放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的另一侧连接,该冷却气进气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的一侧连接,该冷却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的另一侧连接,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脱附区的另一侧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脱附区的一侧连接;

    一第一热交换器,该第一热交换器设有第一冷侧管路及第一热侧管路,该第一冷侧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一冷侧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

    一第二热交换器,该第二热交换器设有第二冷侧管路及第二热侧管路,该第二热交换器连接有一第二热气回收管路、一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及一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侧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第二焚烧热气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该第二热气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热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热气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热侧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冷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二冷侧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脱附浓缩气体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焚烧装置的进气口连接;以及

    一冷却器,该冷却器连接有一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及一冷却回流回收管路,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器的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热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器的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回流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吸附转轮进一步增设一高温脱附区,该高温脱附区设有一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及一高温热气管路,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高温脱附区的一侧连接,该高温脱附浓缩气体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脱附浓缩气体管路连接,该高温热气管路的一端与该吸附转轮的高温脱附区的另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高温热气管路的另一端进一步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该第二加热装置设有一第二热气输送管路,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的一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连接,该第二热气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高温热气管路的另一端进一步连接一第二加热装置,该第二加热装置设有一第二外气进气管路,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加热装置连接,该第二外气进气管路进一步为供新鲜空气或是外气来进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装置为加热器或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采用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装置为加热器或管道加热器的其中之一,该加热器采用电热丝、电热管或电热片的其中之一,该管道加热器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焚烧装置进一步为直燃式焚烧炉、蓄热式焚烧炉或触媒炉的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另一端进一步连接一烟囱。

    11.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进一步为壳管式冷却器、鳍管式冷却器或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器的其中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气输送管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连通管路,该连通管路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设有一第一热气控制阀门,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及该第一热气控制阀门来形成比例风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气输送管路与该第一热气输送管路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连通管路,该连通管路设有一连通控制阀门,该冷却气输送管路设有一冷却气控制阀门,并通过该连通控制阀门及该冷却气控制阀门来形成比例风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的冷却回流热气回收管路进一步设有一除尘设备,该除尘设备进一步为袋式除尘器、电袋式复合除尘器、惯性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滤筒式脉冲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脉冲滤芯除尘器、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水膜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烟道除尘器、多层除尘器、负压反吹滤袋除尘器、低压长袋脉冲除尘器、卧式静电除尘器、无动力除尘器、荷电水雾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防爆除尘器的其中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进一步设有一除尘设备,该除尘设备进一步为袋式除尘器、电袋式复合除尘器、惯性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滤筒式脉冲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脉冲滤芯除尘器、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水膜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旋风分离器、烟道除尘器、多层除尘器、负压反吹滤袋除尘器、低压长袋脉冲除尘器、卧式静电除尘器、无动力除尘器、荷电水雾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防爆除尘器的其中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的冷却回流回收管路进一步设有一风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气进气管路进一步输送外气至该吸附转轮的冷却区,且该外气为新鲜空气。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气进气管路进一步设有一气体旁通管路,该气体旁通管路的一端与该冷却气进气管路连接,该气体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进一步设有一风机。

    技术总结
    一种回流热回收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主要将焚烧装置的排气能通过冷却器来进行热交换,且在进行冷却后再输送到该废气进气管路,使燃烧后的气体能进入该吸附转轮的吸附区循环利用,而不经过该烟囱来进行排放,让该烟囱的排放量能降低,并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能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治;扶亚民;陈伦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懋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6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