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航行时,船尾区域尤其是连接螺旋桨的尾轴很容易缠绕异物,例如海草、绳索、渔网、光缆等,异物不断缠绕堆积不仅会堵塞套设在尾轴上的尾轴管的出水通道,导致无法出水冷却、润滑轴承,而且异物随尾轴转动会进入到尾轴管内,当异物接触尾轴管上的尾轴承时非常可能造成尾轴承部件的损坏,这样船舶动力会受到影响,工作效率降低,船舶需要返厂修理,产生高昂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能够克服船舶尾轴被异物缠绕造成尾轴管出水通道堵塞,且异物进入尾轴管损坏尾轴承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包括:安装底座、筒体、挡片层、通水孔;
安装底座和筒体均具有中通结构,所述筒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的一面固定连接且安装底座的中通结构和筒体的中通结构相连通;
安装底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筒体的中通结构内壁上设有至少3层挡片层,每层挡片层沿筒体的周长方向环绕固定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壁上,相邻挡片层之间留有预定间隙且形成隔挡空间结构;
所述隔挡空间结构内的所述筒体上均设有若干通水孔,每个通水孔贯穿筒体并与筒体外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方案的筒体通过最外层的挡片层能够将大部分的渔网、绳索等异物阻挡住在筒体外,少部分的异物可能会顺着尾轴进入筒体,并落入的隔挡空间结构内,但由于异物的数量减少,异物与异物也不再大量缠绕堆积,隔挡空间结构内的异物受到的向心力骤然减小,会发生膨胀放松,基本无法再次缠绕住尾轴,从而确保尾轴正常旋转;
(2)本技术方案的筒体通过挡片层和通水孔的配合,其能够确保筒体内、外排水正常,达到该有的水流润滑作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3)本技术方案的筒体通过安装底座安装在尾轴管端部能够稳定地套设在尾轴上,安装方便,操作快捷;
(4)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装置应用范围广泛,货船、渔船及军用舰船皆适用,且大大减少了船舶动力结构的故障率,经济效益显著;
(5)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装置保护方式多样,对于尾轴承的水润滑方式,本保护装置能够起保护水冷却润滑通道的作用;对于尾轴承的油润滑方式,本保护装置能够起保护尾部橡胶密封件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挡片层的厚度为4-25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挡片层的厚度,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还能够满足挡片层的强度要求。
进一步,包括4-5层所述挡片层,且各个所述挡片层相互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体中的挡片层的层数越多,隔挡空间结构数量越多,对于渔网、绳索等异物的阻挡效果就越好,而通过限定挡片层的数量能够使阻挡效果和材料成本得到较好平衡。
进一步,所述挡片层采用不锈钢或mc尼龙或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材料,使保护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例如海水、淡水。
进一步,所述筒体为圆柱状或棱柱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形状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例如采用圆柱状的筒体能够减少表面摩擦力,且安全性较高;棱柱状的筒体有助于减少渔网、绳索等异物的缠绕。
进一步,每个所述隔挡空间结构内的所述通水孔的数量为4-6个。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通水孔能够及时地将筒体内部的冷却水排出筒外,有助于保持筒体内外的冷却循环。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相邻挡片层之间的第一加强件,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挡片层的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加强件能够对挡片层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使挡片层在水底稳定的工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件为圆柱状或椭圆柱状或棱柱状。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安装底座与筒体之间的第二加强件,第二加强件的一侧边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侧边与筒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加强件能够对筒体和底座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从而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强件呈梯形体状,其第一边沿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其第二边沿与筒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为第二加强件相邻的两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梯形体状的第二加强件可以防止渔网、绳索等异物缠绕在筒体上,堵塞通水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保护装置,2、安装底座,4、筒体,6、挡片层,6-1、挡片层a,6-2、挡片层b,6-3、挡片层c,8、通水孔,10、第一加强件,12、第二加强件,14、安装孔,102、尾轴管,104、尾轴,106、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是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方式一
本方式提供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结合图1至5所示,其包括:安装底座2、筒体4、挡片层6、通水孔8;结合图1和图3所示,安装底座2和筒体4均具有中通结构,所述筒体4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2的一面固定连接且安装底座2的中通结构和筒体4的中通结构相连通;如图4所示,安装底座2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4,筒体4的中通结构内壁上设有至少3层挡片层6,每层挡片层6沿筒体4的周长方向环绕固定设置在筒体4的内侧壁上,相邻挡片层6之间留有预定间隙且形成隔挡空间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隔挡空间结构内的所述筒体4上均设有若干通水孔8,每个通水孔8贯穿筒体4并与筒体4外部连通。
本方式能够克服船舶尾轴104被异物缠绕造成尾轴管102出水通道堵塞,且异物进入尾轴管102损坏尾轴104承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本技术方案的筒体4通过最外层的挡片层6能够将大部分的渔网、绳索等异物阻挡住在筒体4外,少部分的异物可能会顺着尾轴104进入筒体4,并落入的隔挡空间结构内,但由于异物的数量减少,异物与异物也不再大量缠绕堆积,隔挡空间结构内的异物受到的向心力骤然减小,会发生膨胀放松,基本无法再次缠绕住尾轴104,从而确保尾轴104正常旋转;同时,筒体4通过挡片层6和通水孔8的配合,其能够确保筒体4内、外排水正常,达到该有的水流润滑作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尾轴104是指安装在尾轴管102内,其端部与螺旋桨106连接,用于传动的转轴;尾轴管102是一个装配部件,它由尾轴管102本体、尾轴管102衬套及尾轴管102轴承等组成,其一端固定安装在船体上,用来支承尾轴104;另外,尾轴管102轴承是指安装套设在尾轴104上的轴承,具体安装在尾轴管102内,并由尾轴管102衬套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
本方式的保护装置1安装时,如图2所示,筒体4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尾轴管102的另一端部边沿表面上,具体由安装孔14通过螺栓与尾轴管10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安装完毕后,筒体4内的3层挡片层6与尾轴104之间保持2-6mm的间隙,同时相邻挡片层6之间构成隔挡空间结构,挡片层6和隔挡空间结构均可以起到阻挡渔网、绳索等异物,保护通水孔8的作用。实验证明,本方式的保护装置能有效防止渔网、绳索、钢丝大量缠绕在尾轴104上后,造成出水通道堵塞。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式中的筒体4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筒体4的外形可以为圆柱状或棱柱状,通过不同形状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例如采用圆柱状的筒体4能够减少表面摩擦力,且安全性较高;而棱柱状的筒体4有助于减少渔网、绳索等异物的缠绕;筒体4采用不锈钢、金属合金、mc尼龙或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这样通过采用不同的材料,使保护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本方式提供一种可选的方式,筒体4为圆柱状,且筒体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
还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式中的挡片层6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所述挡片层6的厚度为4-25mm,这样能够满足挡片层6的强度要求;挡片层6的层数一般来说越多越好,但为了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包括4-5层所述挡片层6,且各个所述挡片层6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挡片层6采用不锈钢或mc尼龙或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这样通过采用不同的材料,使保护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例如海水、淡水。本方式提供一种可选的方式,包括3层所述挡片层6,分别是挡片层a6-1、挡片层b6-2、挡片层c6-3,且挡片层a6-1、挡片层b6-2、挡片层c6-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挡片层6的厚度为4-10mm,且挡片层6采用不锈钢制备而成。作为优选,所述挡片层6的厚度为10-25mm,且挡片层6采用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
为了保持筒体4内外的冷却循环,每个所述隔挡空间结构内的所述通水孔8的数量为4-6个,多个通水孔8能够及时地将筒体4内部的冷却水排出筒外。作为优选,多个所述通水孔8沿隔挡空间结构的周长方向均匀的分布。作为另一优选,所述通水孔8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为了使挡片层6在水底稳定的工作,如图5所示,还包括位于相邻挡片层6之间的第一加强件10,第一加强件1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挡片层6的表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件10为圆柱状或椭圆柱状或棱柱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加强件10可以为加强筋或加强块的形式。
为了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如图5所示,安装底座2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4,筒体4的中通结构内设有所述挡片层6,还包括位于安装底座2与筒体4之间的第二加强件12,第二加强件12的一侧边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侧边与筒体4外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加强件12呈梯形体状,其第一边沿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其第二边沿与筒体4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为第二加强件12相邻的两边。这样,梯形体状的第二加强件12可以防止渔网、绳索等异物缠绕在筒体4上,堵塞通水孔8。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加强件12可以为加强筋或加强块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底座(2)、筒体(4)、挡片层(6)、通水孔(8);
安装底座(2)和筒体(4)均具有中通结构,所述筒体(4)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2)的一面固定连接且安装底座(2)的中通结构和筒体(4)的中通结构相连通;
安装底座(2)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4),筒体(4)的中通结构内壁上设有至少3层挡片层(6),每层挡片层(6)沿筒体(4)的周长方向环绕固定设置在筒体(4)的内侧壁上,相邻挡片层(6)之间留有预定间隙且形成隔挡空间结构;
所述隔挡空间结构内的所述筒体(4)上均设有若干通水孔(8),每个通水孔(8)贯穿筒体(4)并与筒体(4)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层(6)的厚度为4-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4-5层所述挡片层(6),且各个所述挡片层(6)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层(6)采用不锈钢或mc尼龙或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为圆柱状或棱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挡空间结构内的所述通水孔(8)的数量为4-6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相邻挡片层(6)之间的第一加强件(10),第一加强件(1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挡片层(6)的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10)为圆柱状或椭圆柱状或棱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缠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安装底座(2)与筒体(4)之间的第二加强件(12),第二加强件(12)的一侧边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侧边与筒体(4)外侧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