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炼挤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及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及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气设备,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电器元件。这些电器元件会产生电磁辐射。由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材质一般是塑料,因此电磁波可以自由通过,从而造成电磁污染。为了减弱设备的电磁辐射及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需要对塑料壳体进行金属化或者导电化。研究和开发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屏蔽材料,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在高分子屏蔽材料的生产中,需要将各种原材料投入混炼往复机,主进料口由两台粒料失重秤、一台炭黑失重秤和一台助剂失重秤同时下料,次进料口由一台炭黑失重秤进行喂料,由于炭黑和助剂都是粉状料,流动性差,容易在下料管的内壁粘结,长时间使用后粉料在下料管管道内壁堆积至一定厚度,导致下料管下料不畅甚至堵塞,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关停设备维修将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不锈钢的下料管上安装气动振动器,但是硬质的不锈钢管即使有很强的振动或敲击,对于纳米级的炭黑粉料来说仍然容易粘结,收效甚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保证下料通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包括喂料斗,所述喂料斗的顶面设有第一喂料孔,所述喂料斗内设有搅拌轴,所述第一喂料孔上连接有第一粉料下料管,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上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一粒料支管,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顶端与第一粉料失重秤连接,所述第一粒料支管的顶端与第一粒料失重秤连接。
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所述喂料斗的顶面上还设有第二喂料孔,所述第二喂料孔上连接有第二粉料下料管,所述第二粉料下料管的上部连通有第二粒料支管,所述第二粉料下料管的顶端与第二粉料失重秤连接,所述第二粒料支管的顶端与第二粒料失重秤连接。
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所述喂料斗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顶端还与第二粉料失重秤连接,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上部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粒料支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粒料和粉料结合下料的方式,利用粒料良好的流动性,带动粉料流动,利用粒料不断冲刷粘结在管壁的粉料,保证下料通畅,解决了粉料下料时粘结、堵料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维修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喂料斗1、第一喂料孔1.1、第二喂料孔1.2、透气孔1.3、搅拌轴1.4、炭黑下料管2、助剂下料管3、第一粒料支管4、第二粒料支管5、第一炭黑失重秤6、助剂失重秤7、第一粒料失重秤8、第二粒料失重秤9、失重秤平台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阅图1,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它包括喂料斗1,所述喂料斗1的顶面设有第一喂料孔1.1、第二喂料孔1.2以及多个透气孔1.3,所述喂料斗1内设有搅拌轴1.4,所述搅拌轴1.4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
所述第一喂料孔1.1上连接有炭黑下料管2,所述炭黑下料管2的上部连通有第一粒料支管4,所述第二喂料孔1.2上连接有助剂下料管3,所述助剂下料管3的上部连通有第二粒料支管5,所述炭黑下料管2的顶端与第一炭黑失重秤6连接,所述助剂下料管3的顶端与助剂失重秤7连接,所述第一粒料支管4的顶端与第一粒料失重秤8连接,所述第二粒料支管5的顶端与第二粒料失重秤9连接。
所述第一炭黑失重秤6、助剂失重秤7、第一粒料失重秤8和第二粒料失重秤9均设置在失重秤平台10上。
工作原理:
炭黑物料通过第一炭黑失重秤进入炭黑下料管,一部分粒料通过第一粒料失重秤进入第一粒料支管,然后进入炭黑下料管,这部分粒料与炭黑物料同时下料,利用粒料的流动性带动炭黑物料顺畅下落,进入第一喂料孔;助剂物料以同样的方式与粒料同时下料。
实施例2:
参阅图2,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将炭黑下料管2和助剂下料管3两种粉状物料下料管合并为粉料下料管,粉料下料管顶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炭黑失重秤6和助剂失重秤7连接,所述粉料下料管上部的一侧与第一粒料支管4连通,另一侧与第二粒料支管5连通。
工作原理:
炭黑物料和助剂物料分别通过各自的失重秤同时进入粉料下料管,粒料通过粉料下料管两侧的粒料支管进入粉料下料管,与粉状物料同时下料,利用粒料的流动性带动炭黑物料顺畅下落,进入喂料斗。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它包括喂料斗(1),所述喂料斗(1)的顶面设有第一喂料孔(1.1),所述喂料斗(1)内设有搅拌轴(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喂料孔(1.1)上连接有第一粉料下料管,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上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一粒料支管(4),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顶端与第一粉料失重秤连接,所述第一粒料支管(4)的顶端与第一粒料失重秤(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斗(1)的顶面上还设有第二喂料孔(1.2),所述第二喂料孔(1.2)上连接有第二粉料下料管,所述第二粉料下料管的上部连通有第二粒料支管(5),所述第二粉料下料管的顶端与第二粉料失重秤连接,所述第二粒料支管(5)的顶端与第二粒料失重秤(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斗(1)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结合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顶端还与第二粉料失重秤连接,所述第一粉料下料管的上部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粒料支管(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