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1-26  15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连接器通常使用圆形端子,其中针对大电流负载(主流设计对配尺寸φ>10mm)的产品中,安菲诺(amphenol)公司已经推出了120度的圆形端子和连接器,其它诸多厂商可能也会在近期推出自身的产品。

    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为大线径(70平方毫米及更大,载流要求310a或更高)90度的成熟产品。90度的设计在安装和维修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高压工况下,现有的小型90度圆形母端子缺乏手指保护结构,不仅性能上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安装与维修也有风险。另一方面,直接套用现有产品难以匹配大线径的接线端,连接不稳定,容易导致断流或损耗。

    cn205212051u中国公开了一种高载流直角连接端子,用以实现线缆的90度转接,该连接端子包括接触弹簧、绝缘塑壳、端子保护帽以及相互连接的转接端子和触臂端子,所述的接触弹簧设置在转接端子内部,所述的端子保护帽和触臂端子设置在绝缘塑壳内部,所述的转接端子一端插入端子保护帽中,另一端伸出绝缘塑壳,所述的转接端子与触臂端子垂直设置。该技术方案中的直角连接端子未配备手指防护件,使用时容易导致端子导电金属部分与人手接触,造成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用于高压传输线的连接,包括端子主体和圆柱连接部;所述的端子主体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压接部、过渡部和载板;所述的压接部与高压传输线连接;所述的圆柱连接部包括外防护件、冠状接触弹片和内防护件,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连接于载板上,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的轴线垂直于载板所在平面;所述的内防护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状体和固定底盘,所述的圆柱状体设于冠状接触弹片中央;所述的外防护件为圆柱管状体,外防护件罩于冠状接触弹片周围。

    进一步地,公端子的插接部可嵌入内防护件外壁和外防护件内壁之间的空隙中,并使得公端子的中的导体与冠状接触弹片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上设有沿圆柱状体轴向上的多个弹片,相邻弹片上端分离,下端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防护件与冠状接触弹片的轴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载板中部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的固定底盘上具有凸台,所述的凸台由预留孔穿出并卡入冠状接触弹片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防护件上设有卡紧件,卡紧件卡于载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防护件和内防护件均为绝缘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接部包括双翼压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翼压片的末端还具有延长压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翼压片和延长压片上设有多条平行的包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满足更高等级的手指防护需求,采用外防护件和内防护件实现了全方位的手指保护,可满足在国标要求下高压接插件的手指防护要求,保障使用安全。

    2)实现了与大线径导线的良好兼容性,本实用新型的双翼压片和延长压片构成包线阶翼设计,使产品与大线径导线采用常规压接的同时,拥有接近焊接的电气性能,无须使用超声波焊接,避免其现存的高成本大尺寸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90度圆形母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90度圆形母端子的侧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柱连接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包线的设计方式图。

    图中:1、端子主体,2、圆柱连接部,11、压接部,111、双翼压片,112、延长压片,113、包线,12、过渡部,13、载板,131、预留孔,21、外防护件,22、冠状接触弹片,23、内防护件,231、圆柱状体,232、固定底盘,23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90度圆形母端子用于高压传输线的连接,整体包括端子主体1和圆柱连接部2,参见图1。

    端子主体1部分: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压接部11、过渡部12和载板13,其中压接部11与高压传输线连接。其中压接部11包括双翼压片111,双翼压片111的末端还具有延长压片112。双翼压片111和延长压片112上设有多条平行的包线113。实现了与大线径导线的良好兼容性,双翼压片111和延长压片112构成包线阶翼设计,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不带延长压片112的设计方式,其包线的设计方式参见图4,以上两种设计方式均可使产品与大线径导线采用常规压接的同时,拥有接近焊接的电气性能,无须使用超声波焊接,避免其现存的高成本大尺寸等问题。

    圆柱连接部2部分:包括外防护件21、冠状接触弹片22和内防护件23,参见图2,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22连接于载板13上,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22的轴线垂直于载板13所在平面;所述的内防护件23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状体231和固定底盘232,所述的圆柱状体231设于冠状接触弹片22中央;所述的外防护件21为圆柱管状体,外防护件21罩于冠状接触弹片22周围。采用外防护件21和内防护件23实现了全方位的手指保护,可满足在国标要求下高压接插件的手指防护要求,保障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时,冠状接触弹片22上设有沿圆柱状体轴向上的多个弹片,相邻弹片上端分离,下端连为一体,参见图3。所述的内防护件23与冠状接触弹片22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载板13中部开设有预留孔131,所述的固定底盘232上具有凸台233,所述的凸台233由预留孔131穿出并卡入冠状接触弹片22的下端,参见图3。所述的外防护件上设有卡紧件,卡紧件卡于载板底部。所述的外防护件21和内防护件23均为绝缘体。

    具体使用时,将双翼压片111和延长压片112由两边向中间包覆于高压传输线的接线端上,之后将公端子的插接部嵌入内防护件23外壁和外防护件21内壁之间的空隙中,并使得公端子的中的导体与冠状接触弹片22接触,即可完成装配。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用于高压传输线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主体(1)和圆柱连接部(2);

    所述的端子主体(1)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压接部(11)、过渡部(12)和载板(13);

    所述的压接部(11)与高压传输线连接;

    所述的圆柱连接部(2)包括外防护件(21)、冠状接触弹片(22)和内防护件(23),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22)连接于载板(13)上,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22)的轴线垂直于载板(13)所在平面;

    所述的内防护件(23)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状体(231)和固定底盘(232),所述的圆柱状体(231)设于冠状接触弹片(22)中央;

    所述的外防护件(21)为圆柱管状体,外防护件(21)罩于冠状接触弹片(22)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公端子的插接部可嵌入内防护件(23)外壁和外防护件(21)内壁之间的空隙中,并使得公端子的中的导体与冠状接触弹片(2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22)上设有沿圆柱状体轴向上的多个弹片,相邻弹片上端分离,下端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防护件(23)与冠状接触弹片(22)的轴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板(13)中部开设有预留孔(131),所述的固定底盘(232)上具有凸台(233),所述的凸台(233)由预留孔(131)穿出并卡入冠状接触弹片(22)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防护件(21)上设有卡紧件,卡紧件卡于载板(13)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防护件(21)和内防护件(23)均为绝缘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接部(11)包括双翼压片(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翼压片(111)的末端还具有延长压片(1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翼压片(111)和延长压片(112)上设有多条平行的包线(1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90度圆形母端子,用于高压传输线的连接,包括端子主体和圆柱连接部;所述的端子主体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压接部、过渡部和载板;所述的压接部与高压传输线连接;所述的圆柱连接部包括外防护件、冠状接触弹片和内防护件,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连接于载板上,所述的冠状接触弹片的轴线垂直于载板所在平面;所述的内防护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状体和固定底盘,所述的圆柱状体设于冠状接触弹片中央;所述的外防护件为圆柱管状体,外防护件罩于冠状接触弹片周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在国标要求下高压接插件的手指防护要求,保障使用安全;产品与大线径导线采用常规压接的同时,拥有接近焊接的电气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于增亮;马兆飞;赵延;刘兆书;柏林·塞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4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