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1-25  118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塑料制品几乎已经遍及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包装更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比如,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塑料包装不仅外观讨人喜欢,也更方便携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很少想到,这些塑料包装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现有的加工工艺里又有哪些不足?

    以塑料包装袋为例,其原料大多为卷筒状的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熔融、挤出成型、冷却、收卷等多个步骤。传统的冷却方式为依靠室温自然冷却,但是冷却效果不佳,相关设计人员将制冷器与收卷滚筒相结合,使收卷滚筒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以对塑料薄膜进行冷却,专利号为201510950635.2的中国发明专利就介绍了这样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加工的冷却装置。应当注意的是,在收卷过程中,不与收卷滚筒直接接触的塑料薄膜,冷却效果将无法得到保证,距离收卷滚筒外壁越远,冷却效果越差。因此,提供一种冷却效果更好的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对相关领域的生产厂家来说,显得越发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

    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进料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进料口相对一侧设置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远进料口一侧上部通过转轴设置滚轮,所述壳体内部远出料口一侧下部通过转轴设置同型号的滚轮,所述滚轮一端设置循环水箱,所述滚轮内部设置第一冷水隔层,所述循环水箱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通过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水隔层内侧设置第二冷水隔层,所述第二冷水隔层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通过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水隔层内侧设置恒定低温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水隔层远循环水箱一端设置第一微型水泵,所述第二冷水隔层远循环水箱一端设置第二微型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微型水泵内部水的流向为第一出水管流向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微型水泵内部水的流向为第二进水管流向第二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两层冷水隔层,通过循环水箱保证第一冷水隔层内部的水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以对通过滚轮表面的塑料薄膜进行降温,通过第二进水管将未能完全迅速进入循环水箱的水导入第二冷水隔层,通过恒定低温轴心保证第二冷水隔层内部的水始终处于低温状态,并通过第二进水管导入第一冷水隔层,有效的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冷却效率;

    2、第一微型水泵、第二微型水泵分别加快了第一冷水隔层、第二冷水隔层内部水循环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口,2-滚轮,3-壳体,4-出料口,5-牵引轮,6-循环水箱,7-第一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9-第一冷水隔层,10-第二冷水隔层,11-恒定低温轴心,12-第二微型水泵,13-第一微型水泵,14-转轴,15-第二出水管,16-第一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说明更加清楚,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一侧设置进料口1,所述壳体3与所述进料口1相对一侧设置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部远进料口1一侧上部通过转轴14设置滚轮2,所述壳体3内部远出料口4一侧下部通过转轴14设置同型号的滚轮2,所述滚轮2一端设置循环水箱6,所述滚轮2内部设置第一冷水隔层9,所述循环水箱6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通过第一进水管7、第一出水管1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内侧设置第二冷水隔层10,所述第二冷水隔层10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通过第二进水管8、第二出水管1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水隔层10内侧设置恒定低温轴心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远循环水箱6一端设置第一微型水泵13,所述第二冷水隔层10远循环水箱6一端设置第二微型水泵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微型水泵13内部水的流向为第一出水管16流向第一进水管7,所述第二微型水泵12内部水的流向为第二进水管8流向第二出水管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开启本冷却装置,循环水箱6工作,通过第一出水管16向第一冷水隔层9导入冷水,经牵引轮5牵引,塑料薄膜依次经过两个滚轮2,第一冷水隔层9内的冷水对塑料薄膜进行降温,第一微型水泵13将第一冷水隔层9内部的水吸入、压出,已携带有塑料薄膜表面温度的水经第一进水管7进入循环水箱6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通过第一出水管16导入第一冷水隔层9,进行上述循环;部分未能完全迅速进入循环水箱6的水,通过第二微型水泵12的作用力,通过第二进水管8进入第二冷水隔层10,恒定低温轴心11保持第二冷水隔层10内部的水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第二微型水泵12将第二冷水隔层10内部的水吸入、压出,通过第二出水管15进入第一冷水隔层9,继续参与第一冷水隔层9内部的水循环,实现对经过滚轮2表面的塑料薄膜的持续降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一侧设置进料口(1),所述壳体(3)与所述进料口(1)相对一侧设置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部远进料口(1)一侧上部通过转轴(14)设置滚轮(2),所述壳体(3)内部远出料口(4)一侧下部通过转轴(14)设置同型号的滚轮(2),所述滚轮(2)一端设置循环水箱(6),所述滚轮(2)内部设置第一冷水隔层(9),所述循环水箱(6)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通过第一进水管(7)、第一出水管(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内侧设置第二冷水隔层(10),所述第二冷水隔层(10)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通过第二进水管(8)、第二出水管(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水隔层(10)内侧设置恒定低温轴心(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9)远循环水箱(6)一端设置第一微型水泵(13),所述第二冷水隔层(10)远循环水箱(6)一端设置第二微型水泵(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型水泵(13)内部水的流向为第一出水管(16)流向第一进水管(7),所述第二微型水泵(12)内部水的流向为第二进水管(8)流向第二出水管(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属于塑料薄膜生产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进料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进料口相对一侧设置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远进料口一侧上部设置滚轮,所述壳体内部远出料口一侧下部设置同型号的滚轮,所述滚轮一端设置循环水箱,所述滚轮内部设置第一冷水隔层,所述循环水箱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通过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冷水隔层内侧设置第二冷水隔层,所述第二冷水隔层与所述第一冷水隔层通过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隔层内侧设置恒定低温轴心,相较于传统的塑料薄膜的冷却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料薄膜冷却装置有效的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冷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富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长青包装塑料制品厂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4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