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
背景技术:
短波背负型电台主要配备的天线有鞭天线、双极天线等,其中鞭天线的体积小、结构简单,可用于较近距离(地波)或较远距离(天波)通信,如常用的单兵背负2.4米或10米鞭天线,其有效地波通信距离为10公里左右,而天波的通信距离则在一百多公里以上,从而在几十到几百多公里之间便形成了鞭天线短波通信的盲区;双极天线基本没有通讯盲区,但是其体积及重量偏大、结构不灵活,不便应用于背负型的短波电台。
现有的自动调谐短波环天线能够很好地弥补鞭天线的盲区,实现全短波频段通讯,但是由于其采用的金属辐射环是由金属芯线、绝缘层、金属丝网及防护层组成,一般为了提高辐射环的辐射效率,金属芯线都选择的比较粗且比较硬,这样会导致整个天线的结构重量和体积都较大,且无法弯折,携带极为不便利。因而急需发明一种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短波环天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短波环天线重量和体积都较大、不易弯折且携带极为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包括辐射环和嵌套在辐射环内与辐射环同平面设置的匹配环,以及连接在辐射环下端的控制与调谐单元,所述辐射环为柔性金属导线,所述柔性金属导线的两端通过控制与调节单元闭合连接,且所述柔性金属导线通过支撑骨架固定支撑。
进一步限定,所述柔性金属导线包括化纤绳、金属网层及外防护层,所述金属网层和外防护层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依次包裹在化纤绳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网层为铜网层。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上连接有支撑杆连接件,所述支撑杆连接件的中心与辐射环的环心重合,所述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通过支撑杆连接件沿着辐射环的环心径向向外延伸,对柔性金属导线进行固定支撑。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均为碳纤维杆。
进一步限定,所述辅支撑杆的末端连接有t型连接件,所述辅支撑杆通过t型连接件与柔性金属导线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与辐射环形成的连接点在辐射环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限定,所述辅支撑杆有6根,且相邻主支撑杆或辅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支撑杆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节点,所述弯折节点将主支撑杆分为多个折叠段。
进一步限定,所述匹配环通过同轴电缆与控制与调谐单元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辐射环采用柔性金属导线制成,柔性金属导线由化纤绳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裹在化纤绳上的金属网层和外防护层构成,内部不含金属芯线,且绝缘层为轻质材料,使得天线的质量变轻,同时也提高了天线的导电性;支撑骨架分为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均为碳纤维杆,进一步减轻了天线的质量,同时在主支撑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节点,将主支撑杆分为多个折叠段,这样方便天线的撤收和展开,缩小了天线携带时的体积,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天线的方向图为高仰角辐射,能很好地弥补短波通信的盲区,通信效果明显优于同类用途的鞭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辐射环,2-匹配环,3-1-主支撑杆,3-2-辅支撑杆,4-控制与调节单元,5-支撑杆连接件,6-1-第一t型连接件,6-2-第二t型连接件,6-3-第三t型连接件,6-4-第四t型连接件,6-5-第五t型连接件,6-6-第六t型连接件,7-同轴电缆,8-控制电缆,9-电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包括辐射环1、匹配环2、支撑骨架及控制与调节单元4,匹配环2嵌套在辐射环1内部且与辐射环1同平面设置,控制与调节单元4连接在辐射环1的下端,控制与调节单元4通过同轴电缆7和控制电缆8与电台9连接,并通过控制电缆8从电台9获得直流供电;支撑骨架、匹配环2和控制与调节单元4通过主支撑杆3-1固定,在主支撑杆3-1上还连接有支撑杆连接件5,支撑杆连接件5的中心与辐射环1的环心重合,主支撑杆3-1和辅支撑杆3-2通过支撑杆连接件5沿着辐射环1的环心径向向外延伸,对柔性金属导线进行固定支撑,同时匹配环2通过同轴电缆7与控制与调节单元4连接;支撑杆连接件5为多孔注塑件,其孔的数量与辅支撑杆3-2的数量一一对应,在辅支撑杆3-2的末端连接有t型连接件,辐射环1穿过t型连接件与辅支撑杆3-2连接;辅支撑杆3-2与辐射环1形成的连接点在辐射环1上均匀分布,沿着主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节点,节点将主支撑杆分为多个折叠段。
辐射环1由柔性金属导线制成,柔性金属导线包括化纤绳、金属网层及外防护层,金属网层和外防护层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依次包裹在化纤绳上;柔性金属导线的两端通过与控制与调节单元4连接而形成闭环,柔性金属导线通过主支撑杆3-1和辅支撑杆3-2进行固定支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辐射环1与匹配环2的直径比为4:1,匹配环2嵌套在辐射环1的内部上方;金属网层为铜网层,辅支撑杆3-2为6根,在辅各个支撑杆3-2的末端分别对应地连接有第一t型连接件6-1,第二t型连接件6-2,第三t型连接件6-3,第四t型连接件6-4,第五t型连接件6-5及第六t型连接件6-6;支撑杆连接件5为六孔注塑件,相邻主支撑杆3-1或辅支撑杆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沿着主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4个节点,4个节点将主支撑杆3-1分为5个相等的折叠段。
使用时,通过主支撑杆3-1上的4个节点将主支撑杆3-1拼接起来,然后将辐射环1通过辅支撑杆3-2装配好进行工作;使用完毕后,将主支撑杆3-1上的4个节点拆开,将天线撤收,减小天线的携带体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辐射环1与匹配环2的直径比为4:1,匹配环2嵌套在辐射环1的内部上方;金属网层为铜网层,辅支撑杆3-2为4根,支撑杆连接件5为四孔注塑件,相邻主支撑杆3-1或辅支撑杆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沿着主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3个节点。3个节点将主支撑杆3-1分为4个折叠段。
使用时,通过主支撑杆3-1上的3个节点将主支撑杆3-1拼接起来,然后将辐射环1通过辅支撑杆3-2装配好进行工作;使用完毕后,将主支撑杆3-1上的3个节点拆开,将天线撤收,减小天线的携带体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辐射环1与匹配环2的直径比为4:1,匹配环2嵌套在辐射环1的内部下方;金属网层为银网层,辅支撑杆3-2为2根,支撑杆连接件5为两孔注塑件,相邻主支撑杆3-1或辅支撑杆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沿着主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2个节点。2个节点将主支撑杆3-1分为3个折叠段。
使用时,通过主支撑杆3-1上的2个节点将主支撑杆3-1拼接起来,然后将辐射环1通过辅支撑杆3-2装配好进行工作;使用完毕后,将主支撑杆3-1上的2个节点拆开,将天线撤收,减小天线的携带体积。
1.一种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包括辐射环(1)和嵌套在辐射环(1)内与辐射环(1)同平面设置的匹配环(2),以及连接在辐射环(1)下端的控制与调节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环(1)为柔性金属导线,所述柔性金属导线的两端通过控制与调节单元(4)闭合连接,且所述柔性金属导线通过支撑骨架固定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金属导线包括化纤绳、金属网层及外防护层,所述金属网层和外防护层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依次包裹在化纤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层为铜网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支撑杆(3-1)和辅支撑杆(3-2),所述主支撑杆(3-1)上连接有支撑杆连接件(5),所述支撑杆连接件(5)的中心与辐射环(1)的环心重合,所述主支撑杆(3-1)和辅支撑杆(3-2)通过支撑杆连接件(5)沿着辐射环(1)的环心径向向外延伸,对柔性金属导线进行固定支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3-1)和辅支撑杆(3-2)均为碳纤维杆。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杆(3-2)的末端连接有t型连接件,所述辅支撑杆(3-2)通过t型连接件与柔性金属导线连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3-1)和辅支撑杆(3-2)与辐射环(1)形成的连接点在辐射环(1)上均匀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杆(3-2)有6根,且相邻主支撑杆(3-1)或辅支撑杆(3-2)之间的夹角为45°。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3-1)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节点,所述节点将主支撑杆(3-1)分为多个折叠段。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便携式全自动混合调谐短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环(2)通过同轴电缆(7)与控制与调节单元(4)连接。
技术总结